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21|回覆: 0

[詩詞講座] 莫不靜好:瀟瀟暮雨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4-29 03: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趙家珍彈奏古琴曲【暮雨瀟瀟】 琴瑟在御


浣溪沙 · 游蘄水清泉寺

朝代:宋
作者: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25-3-28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雅鑒】琴韻詞心解"暮雨瀟瀟"之三重境

觀趙家珍先生撫【暮雨瀟瀟】琴曲,恰似見東坡居士【浣溪沙】詞意化七弦。此中妙諦,當以"天籟""人境""道心"三境解之。

一境在天籟交感。琴家指下"瀟瀟"雨聲,實取法自然"子規啼"與"溪水西流"之和鳴。古琴二十四況"脆滑"二訣,恰可狀暮雨擊葉之清響;而"松間沙路淨無泥"的澄明,又暗合"清麗"琴德。此乃【溪山琴況】所謂"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之妙。

二境在人文寄託。東坡見西流溪水而悟"人生再少",琴曲中"注""猱"技法之迴環往復,恰似流水折轉之象。琴人左手指法"吟猱綽注",正演繹着詞中"休將白髮唱黃雞"的生命張力。此非【樂記】"樂者,天地之和"的生動詮釋?

三境在道心朗現。琴曲收束處"泛音"如雨霽雲開,暗合詞末超然之境。趙先生運指"輕而不浮,重而不煞",恰是東坡"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禪意寫照。此中深意,可謂【谿山琴況】"淡而會心"之至高境界。

琴道與詞心,一弦一字皆見古人"格物致知"功夫。今人賞此曲此詞,當思"藝進於道"之理,方不負先賢寄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