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五微,聲對色,飽對飢
朗誦者:燕敏,燕趙女子,小學教師,喜歡文學創作,猶喜古詩詞。作品散見於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聲律啟蒙 五微(二)聲對色,飽對飢①,虎節對龍旗②。 楊花對桂葉,白簡對朱衣③。 尨也吠,燕於飛④,蕩蕩對巍巍⑤。 春暄資日氣,秋冷借霜威⑥。 出使振威馮奉世,治民異等尹翁歸⑦。 燕我弟兄,載詠『棣棠韡韡』; 命伊將帥,為歌『楊柳依依』⑧。
【注釋】 ①聲:特指音樂。色:特指女色,此處指歌女、舞伎等。 ②虎節:即兵符,古代軍隊中調兵遣將的憑證。一般為銅鑄,虎形,上有相應的銘文,分左右兩半,右半留在中央,左半歸統兵者掌管。調兵時由使者持右半虎節與統兵者驗合,方能發兵。節:符節。龍旗:上面繡有龍的旗子。 ③白簡:古代御史諫官彈劾的奏章稱白簡,也可用來代指御史等主管監察的官員。朱衣:官員所穿的一種紅色的官服,也可代指有資格穿此類服裝的官員。漢代祭宮、唐宋四品五品的官員都穿朱衣。 ④(máng)尨也句出白【詩經•國風】。 上聯出自【召南•野有死靡】,原文為:『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不要揭動我的圍裙呀,不要讓你的獵狗叫起來。)尨:多毛狗。 下聯出自【邶風•燕燕】,原文為:『燕燕於飛,差池其羽。』(燕子在飛翔,羽毛參差不齊。)於飛:飛翔;於:詞頭,無義。 ⑤蕩蕩:很寬廣的樣子。 ⑥(xuān)暄:溫暖。資:藉助。藉:藉助、依靠。 ⑦這是兩個典故,均出自【漢書】。 上聯出自【馮奉世傳】。馮奉世為西漢武帝宣帝時人,奉命出使西域大宛國時,遇上莎車國殺了漢朝使者,他便勸說西域諸國,發兵大破莎車,殺莎車王,威名遠揚,得到西域各國敬重。 下聯出自【尹翁歸傳】。尹翁歸為西漢宣帝時人。曾任東海郡太守,因為政績卓著而調遷右扶風(官名),為官清廉嚴正,死後家無(yú)餘財。異等,與一般人不一樣、超出別人一等。 ⑧此聯兩句均出自【詩經•小雅】。 上聯出自【常(棠)棣】,原文為:『常(dì)棣之華,(è)鄂不(wěi)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棠棣樹開的花呀,外觀不是明艷照人嗎?所有現在的人呀,沒有人能趕上親兄弟。)據說這是周公為宴飲兄弟而作的詩。燕:通『宴』。載:發語詞,無義。棣棠:樹木名,即郁李,也寫作棠棣、唐棣。文中將『棠棣』寫成『棣棠』,是因為服從對仗平仄的要求而改的。韡韡:光艷茂盛的樣子。 下聯出自【採薇】,據說周天子派軍隊征伐入侵的西方少數民族(xiǎn yǔn)獫狁,戍卒們在征途中作此詩。參見前注。伊:代詞,你、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