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84|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顏真卿【多寶塔碑】中最美的字。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5-1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此碑(多寶塔)書法腴勁,最有態度。』

——清 · 王澍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文】,是唐代的書法家顏真卿在天寶十一年(752)寫的,反映 ...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文】,是唐代的書法家顏真卿在天寶十一年(752)寫的,反映  ...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文】,是唐代的書法家顏真卿在天寶十一年(752)寫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書法風貌,字體工整細緻,結構規範嚴密,用筆一絲不苟,因而這方碑石也是後人初學楷書最通行的範本。

【多寶塔碑】最美的20個字

01

左右結構,布局規整,納古法於新意之中。

妙 左右結構,布局規整,納古法於新意之中。

妙  左右結構,布局規整,納古法於新意之中。

02

有篆隸和北魏筆意,書風雄健、寬博。

蓮 有篆隸和北魏筆意,書風雄健、寬博。

蓮  有篆隸和北魏筆意,書風雄健、寬博。

03

以渾勁吐風神,芳華盡現。

華 以渾勁吐風神,芳華盡現。

華  以渾勁吐風神,芳華盡現。

04

筆畫巨細靡遺,頗有飄然欲仙的風骨。

佛 筆畫巨細靡遺,頗有飄然欲仙的風骨。

佛  筆畫巨細靡遺,頗有飄然欲仙的風骨。

05

點如墜石,縱橫有象。

秘 點如墜石,縱橫有象。

秘  點如墜石,縱橫有象。

06

簡單的三筆,大家風範盡顯。

也 簡單的三筆,大家風範盡顯。

也  簡單的三筆,大家風範盡顯。

07

上下結構,傾斜中得平正。

多 上下結構,傾斜中得平正。

多  上下結構,傾斜中得平正。

08

於統一中見變化,寶蓋頭呈覆蓋之勢,體現顏體的包羅萬象。

寶 於統一中見變化,寶蓋頭呈覆蓋之勢,體現顏體的包羅萬象。

寶  於統一中見變化,寶蓋頭呈覆蓋之勢,體現顏體的包羅萬象。

09

左右兼顧平穩,長短合度。

經 左右兼顧平穩,長短合度。

經  左右兼顧平穩,長短合度。

10

分四筆,筆筆斷開卻韻意相連。

之 分四筆,筆筆斷開卻韻意相連。

之  分四筆,筆筆斷開卻韻意相連。

11

在用筆上,粗細有變,遊刃有餘。

踴 在用筆上,粗細有變,遊刃有餘。

踴  在用筆上,粗細有變,遊刃有餘。

12

各部件之間穿插避讓,重心平穩。

發 各部件之間穿插避讓,重心平穩。

發  各部件之間穿插避讓,重心平穩。

13

左右結構,字體端莊淳厚,如顏真卿其人,令人肅然起敬。

釋 左右結構,字體端莊淳厚,如顏真卿其人,令人肅然起敬。

釋  左右結構,字體端莊淳厚,如顏真卿其人,令人肅然起敬。

14

左部偏小,右部稍偏大,鉤畫稜角分明,字形方正,有立體感。

門 左部偏小,右部稍偏大,鉤畫稜角分明,字形方正,有立體感。

門  左部偏小,右部稍偏大,鉤畫稜角分明,字形方正,有立體感。

15

半包圍結構,撇較捺輕,點捺較重,內緊外松,疏朗寬博。

慶 半包圍結構,撇較捺輕,點捺較重,內緊外松,疏朗寬博。

慶  半包圍結構,撇較捺輕,點捺較重,內緊外松,疏朗寬博。

16

獨立結構,兩點變化豐富,端嚴莊重。

母 獨立結構,兩點變化豐富,端嚴莊重。

母  獨立結構,兩點變化豐富,端嚴莊重。

17

茂密聚攏,字裡行間涌動著清雄之氣。

無 茂密聚攏,字裡行間涌動著清雄之氣。

無  茂密聚攏,字裡行間涌動著清雄之氣。

18

布局勻稱,開張合度。

覺 布局勻稱,開張合度。

覺  布局勻稱,開張合度。

19

規整鋪排,豪邁雄壯,手法簡明,極富感染力和震撼力。

象 規整鋪排,豪邁雄壯,手法簡明,極富感染力和震撼力。

象  規整鋪排,豪邁雄壯,手法簡明,極富感染力和震撼力。

20

筆筆藏鋒,更接近一般流行書體。

藏 筆筆藏鋒,更接近一般流行書體。

藏  筆筆藏鋒,更接近一般流行書體。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4-10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多寶塔碑】中的"法相莊嚴"與"字外風神"

王澍評【多寶塔碑】"書法腴勁,最有態度",此語道出了顏魯公早期楷書的精髓。觀此碑中二十字,非徒以形貌取勝,實乃"法相莊嚴"與"字外風神"的完美統一。顏書之妙,正在於將嚴謹法度與生命氣韻熔鑄爲一。

【多寶塔碑】中的單字結構,堪稱唐代"尚法"精神的典範。"妙"字左右揖讓如賓主相對;"寶"字覆蓋之勢似穹廬籠蓋;"門"字鉤畫稜角若殿堂楹柱。這些字形皆暗合【九勢】所言"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的構造原則。尤其"多"字上下錯落卻重心穩固,"慶"字內緊外松而氣勢開張,展現出顏真卿對歐陽詢"三十六法"的創造性發展。這種結構意識,實源於秦漢以來"正體"書寫的深厚傳統。

細察其用筆,可見"篆籀氣骨"的滲透。"蓮"字捺畫如刀劈斧削,猶存北碑遺意;"佛"字垂露收筆含而不露,暗合"屋漏痕"之妙;"藏"字筆筆藏鋒,得"錐畫沙"之趣。顏魯公將張旭所授"折釵股""印印泥"等筆法要訣,轉化爲平實中的奇崛。尤其"無"字茂密處見疏朗,"象"字規整中含變化,正是"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的生動體現。

這些單字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仍令人震撼,更在於其承載的"書如其人"的精神氣象。"釋"字端莊淳厚,恰似魯公凜然正氣;"母"字兩點變化間可見孝悌之心;"發"字穿插避讓中暗含禮法規矩。蘇軾評顏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正是對此種人格化書風的精準把握。每個字都是顏真卿"立朝正色、剛而有禮"的性情投射。

【多寶塔碑】中的單字美學,實爲唐人"尚法"書風的典型代表。它們不僅是初學者登堂入室的階梯,更是理解"顏體"變法創新的密鑰。在這些字形中,我們看到的是規矩與自由、傳統與創新的完美平衡。正如米芾所言"顏真卿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特立",這種剛健雄渾的美學品格,正是盛唐氣象在書法藝術中的集中體現。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