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作者 王觀(1035--1100),字通叟,生於如皋(今江蘇如皋),北宋著名詞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他得中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 注釋 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這裏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動的水波。 山是眉峯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雜記】載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後人遂喻美人之眉為遠山,這裏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詞人的朋友(鮑浩然)。 眉眼盈盈處: 一說比喻山水交匯的地方,另有說是指鮑浩然前去與心上人相會。盈盈:美好的樣子。 才始:方才。 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裏?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賞析 這首詞雖是一首送別詞,但並無消極想法。主要表達了詞人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以及對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詞的上片寫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兩句,借景抒情,化無情為有情,啟人遐想,而且運用反語,推陳出新、發想奇絕,將山水塑造成也會為離情別緒而動容的有情之物。詞人把水比作閃亮的眼睛,把山喻為青翠的蛾眉,對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繪出眼前這幅詩情畫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橫』而未流,表現出詞人極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願讓友人因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傷感,做到出以淡語,含而不露。同時,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峯,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起來了。詞人通過這一設想來暗示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欲問行人』二句,用問句提起友人行蹤,側面寫送別,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處』,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也可以有兩層理解:一是鮑浩然是去山水秀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與『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會。另外,上文山水與眉眼合寫,亦意味着歸途處處有山水,處處有眉眼,既是詞人遠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鮑浩然心上人盼歸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達了詞人與友人的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願。詞人用出人意料的想像把送春和送人聯繫在一起,用兩個『送』字遞進,深刻描寫詞人的離愁幽情。『才始送春歸』寫出才剛送別春天,心中還滿懷着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離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詞人將心中沉痛之情暫時擱置,對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既飽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這個『春』既是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有兩點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構思別致。詞人把送春與送別交織在一起來寫,充分表現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春天的留戀;二是比喻新穎。詞人以眼波和眉峯來比喻浙東的山山水水,仿佛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來,貼切、自然,富有真情實感。這首詞,輕鬆活潑,比喻巧妙,耐人尋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