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 常有不幸的成年。 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 要让孩子真正扛住世界, 就要让他学会独立面对生活。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 但却以“爱”的发心, 最后干出了“害”孩子的事儿! 如同养小猫小狗也是一种爱, 但宠溺它的过程, 实则满足的是主人的操控感和全能感。 替孩子扛住一切的父母们, 是否反思过自己爱孩子的方式? 托尔斯泰说: “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 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反之亦然。 可是现在有多少父母真的懂得怎样做才是真的爱孩子? 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什么才是支撑孩子一生屹立于这个世界的必备品质? 溺爱和娇惯是败坏孩子意志的毒料 宁波某小学曾经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 半数孩子在吃饭的时候, 面对虾却傻眼了, 有的拿起来闻一闻, 有的拿起来舔一舔, 然后忍痛割爱, 望“虾”兴叹。 老师问及原因: “原来是不!会!剥!虾!” 这样的新闻一出, 其实大家早已见怪不怪, 因为每年一到开学前后, 都会有诸如此类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很多老师也早已习以为常。 孩子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 自理能力差,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很多人的评论一致指向: 都是家长惯的。 可为什么一面是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指责, 一面是这样的新闻还是铺天盖地刷屏? 很重要的一点, 可能是父母认为, “这些琐碎的小事, 等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的就会了”。 至少神童魏永康的母亲是这么认为的。 神童成绩有多好, 可以概括为: 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 四岁学完了初中课程; 八岁进入重点高中; 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 这样的学习成绩, 让人叹为观止, 可神童却仅仅因自理能力差, 被学校劝退, 连研究生学历都未取得。 和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 魏永康的母亲认为, 只要孩子成绩好, 其他皆是草; 只有专心读书, 将来才有出息。 除了学习, 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 每天早晨, 他的母亲连牙膏都给他挤好, 接着给他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 甚至为了让他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 读高中的时候, 他的母亲还亲自喂他吃饭。 可以说, 从小学到大学, 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母亲一手包办的。 对于儿子的自理能力差, 她称 “他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 可是, 一则新闻报道有力证明了母亲的想法是错的: ▼ 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 魏永康“失控”了。 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热了不知道脱衣服, 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 穿着单衣、拖鞋就往外跑; 房间不打扫, 屋子里臭烘烘的, 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 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看书, 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 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 而没写毕业论文 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父母正在像养大熊猫一样抚养孩子, 为什么不能明白, “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 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 所以非自立不可。” 标准的“专业的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儿”, 只顾学习的他, 不会与人相处, 辗转多地才在深圳找到了一份 “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 苦难和挫折是成就孩子坚毅品质的养料, 溺爱和娇惯是败坏孩子意志的毒料。 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 等待他的将是在外面四处碰壁。 魏永康的母亲后来总算明白, 她为自己对孩子的伤害表示深深的忏悔。 中国式父母应该引以为戒。 教会孩子怎么劳动和如何去爱, 家长不能越位, 也不能错失良机。 因为从穿衣服刷牙, 到刷碗洗衣, 人是需要在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 慢慢学会各种技能。 家长取而代之的结果就是, 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以及丧失了生活的兴趣, 更重要的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富养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闻之所以层出不穷, 另一个原因是,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富养”的误读。 他们认为, 穷人家的孩子才早当家, 父母让孩子学着自理, 学着做家务, 就无形中透露着自己的穷, 揭露了自己的短。 所以, 孩子一定要按照小王子、 小公主的标准来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十指不沾阳春水, 像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贵族”气质。 ▼ 对于独立的孩子, 他们投向的不是敬畏, 而是同情。 显然, 这些父母不知道, 其实对孩子的真正富养, 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 要说家庭富裕, 很少有人能堪比李嘉诚, 但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 从来不是让孩子享尽荣华富贵, 理所应当做“富二代”。 图丨李嘉诚一家 他从小就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现在的孩子上学, 家长都是车来车送, 甚至连书包都替孩子背, 而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孩子上学, 让孩子们自己坐电车、巴士, 更别提拎书包了。 现在的孩子回到家里, 什么都不用干, 最大的劳动怕是用手指滑滑手机, 开开电视遥控器, 而李嘉诚则要求自己的两个孩子 从小就开始做杂工、做侍应生, 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 ▼ 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 拥有独立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 独立之人格,竞争之根本。 中国式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 包办孩子的一切, 其实是为孩子的未来埋设了定时炸弹。 父母在儿时替孩子包办了一切, 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最复杂的矛盾综合体, 没错, 就是中国式父母, 他们一面地认为孩子脆弱, 一面地却又让孩子变得脆弱。 ▼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孩子想自己系鞋带、自己吃饭, 家长觉得太慢,索性包办; 孩子想做些家务, 家长觉得孩子是捣乱, 对孩子嚷嚷“去,去,一边写作业去”。 孩子不想上补习班, 家长冠以“我都是为你好”, 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其失去思考能力。 就算孩子没有走向极端, 面对工作生活的一地鸡毛, 也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龙应台的 《目送》中有一段话, 概括当今中国父母的教育言行, 特别贴切: ▼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冲刺一百米, 但是没有人教会我们: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 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你痛的无法忍受时, 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 你一头栽下时, 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 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 怎么收拾? 温室中培养不出参天大树, 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 才能让孩子真正扛住世界。 培养孩子成为超级领袖的4个特质哲学教导人们要抓主要矛盾, 哪个是成长的主要矛盾呢? 珍贵的品质。 可是我们主要矛盾没抓好, 让孩子做作业答题的本事倒是很强。 我们总是喜欢抓成绩, 抓分数,抓学校, 可很多人不是名校毕业, 但现在却是某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生命中那些珍贵的品质。 培养孩子身上珍贵的品质, 孩子就绝对会成功, 人的价值是因为品质才变得珍贵。 有的人念了三个博士学位, 人们也只是对他的学位敬佩, 如果他身上没有珍贵的品质, 别人只把他当机器使用, 从来不会觉得他很尊贵。 ▼ 所以, 培养孩子具有珍贵的品质很重要。 具体来讲,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四大品质, 这四大品质也可以称为超级领袖的四大特质。 成为超级领袖的第一大特质: 拥有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 马云如果没有梦想, 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梦想是生命的基因, 是命运的种子, 是孩子珍贵的品质。 梦想是来自宇宙的礼物, 而且还是免费的礼物, 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获得它, 没有使用它。 一个人一生有没有成就是由他的梦想决定的, 所以父母在帮助孩子把成绩搞好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帮助他建立一个梦想, 并且我们自己也要有梦想。 为什么要建立伟大,美好, 无私的梦想呢? 因为这三个是宇宙的特性, 宇宙的特性就是伟大,美好,无私。 当我们的梦想也是伟大, 美好,无私的时候, 就会跟宇宙的强大力量相连通, 就会得到整个宇宙的帮助, 所以梦想是很容易实现的, 为多少人服务, 就会得到多少人帮助。 成为超级领袖的第二大特质:奉献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奉献精神。 今天有一个人号称中国第一狂人, 名叫严介和, 他现在的产值应该在4000亿到5000亿之间。 他是2005年胡润富豪榜上的中国第二富豪。 大多数人认为要获得成就的关键是拼, 机遇等等。 但他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孝道, 另一个原因就是奉献。 严介和小时候, 他的妈妈对他说过一句话: “孩子,你以后见到所有人都要问自己, 我能帮他做点什么?” 这就是奉献。 但我们有一些父母是这样教孩子的 ——“孩子,你看别人, 看能在他身上能得到什么?”这就错了。 成为超级领袖的第三大特质:远见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智慧, 就要培养孩子的远见, 因为远见是智慧的一个表现。 没有远见怎么会有未来呢? 那些发财的人, 并不是看到钱去拿钱, 而是看见了不存在的钱, 这确实需要远见和智慧。 真正能成就大业, 能致富的, 不是有钱他去抓, 是他没钱, 但他看见了,所以他得到。 远见对于成为领袖很重要。 那远见在哪里呢? 远见在智慧里, 又表现为智慧。 那智慧在哪里呢? 智慧在圣贤那里。 在这个世界上, 最智慧的人都成圣成贤了, 所以智慧就在儒释道三家的文化里面。 成为超级领袖的第四大特质:是勇敢 勇敢非常重要。 任何人, 只要敢扛着大旗勇敢地走出来, 就会有人跟随你。 比如,你看见厕所脏了, 号召大家打扫厕所, 马上就能找到几个人跟着你一起打扫; 你看到路上有垃圾, 号召大家捡垃圾, 马上就会有几个人跟着你捡垃圾。 如果你不提, 他们都不会跟随你, 跟着你干啥呢? 所以勇敢太重要了。 因为这个世界上85%的人愿意被领导, 只有15%的人会勇敢地站出来, 去领导别人。 ▼ 为什么? 大家都怯懦胆小, 所以都不敢表达不敢站出来。 包括我们总怕讲错话, 所以不敢上台表达自己, 可是如果不上台, 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在大众面前讲话? 只能是永远不会讲话。 所以不管讲的好不好, 先鼓励孩子勇敢地站出来。 做领袖太简单了, 只要你敢第一个走, 后面一定有人跟着走, 因为更多的人是愿意跟随, 愿意被带领的。 就像非洲的角马, 我们发现角马走的路线是弯来弯去的, 我们以为有路, 过去一看,发现没有路。 可是为什么整个角马群都这样走? 因为带头的角马就这样走, 所以后面的也跟着这样走。 ▼ 当下, 我们就悟到: 在这个世界上, 你的部下都为你准备好了, 85%的人都准备着做你的部下, 但是你没有站出来, 这85%的人就不起作用。 如果你勇敢地站出来说: “走,这样走!” 他们就会跟随你走。 这,就是勇敢! 中国父母, 因为对孩子过度的担忧与呵护, 帮助孩子承担本属于孩子需要承担的一切, 反而让孩子失去更多成长的机会, 这无异于另外一种伤害。 只有让孩子学会这四种品质, 才有可能让孩子更好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 我们希望未来的孩子真的像花一样, 不论花大花小, 不论野花家花, 不论是放在著名的国际舞台还是长在不知名的野外, 孩子们的生命都是自然的、自由的、绽放的, 是一个活泼的生命, 是一个洋溢着生机的生命, 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 有些阵痛和转变,是必须他们自己去经历的, 谁都不能代替他们去感受这些, 试问没有经历,哪来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