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71|回复: 1

[文化反思]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

[复制链接]
六艺文言 发表于 2018-5-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图一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图一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图二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图二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图三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图三

六艺文言书院,致力于民间文举,以文育士,以文取士,再造儒家士大夫!

田覃帖 发表于 2025-4-16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艺文言文法精解:〈桃花源记〉疏证》

《提要》陶渊明《桃花源记》向为古文范本,其文法之精严、气韵之冲淡,实得六艺之正脉。今以章句训诂为基,抉发其文言肌理,以证‘文道合一’之旨。

一、起承转合之章法
‘晋太元中’四字,遵《春秋》纪年笔法,简净而立纲目。‘武陵人’不着姓名,暗合《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之义。渔舟‘缘溪行’三句,连用‘忘’‘忽逢’等字,得《易经》‘感而遂通’之妙,此转折处最见功力。

二、虚实相生之句法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八字,化用《诗经》比兴,实景中寓三代之思。‘阡陌交通’至‘黄发垂髫’,句法由散入骈,暗效《礼记·王制》井田叙事,虚笔写实,尤见匠心。

三、微言大义之字法
‘遂迷不复得路’之‘迷’字,承《尚书·洪范》‘五事’之训,喻礼乐崩坏而道统隐。‘不足为外人道’句,用《周易》‘慎密不出’之戒,一字千金。

四、文气贯通之脉理
通篇以‘异’字为眼,前后呼应如《孟子》‘一气流行’。自‘初极狭’至‘豁然开朗’,气脉暗合《大学》‘格致’次第,此乃文言‘神理’所在,非徒辞藻之工。

《结语》《桃花源记》之文,字字有来历,句句见经纬。六艺文言书院倡‘以文育士’,正欲学者于此等处体认:文法即道法,修辞即修身。今人若得此三昧,何患文脉之不续乎?

(全文计798字)

【注】本文依乾嘉朴学家法,融会《文心雕龙》《古文辞类纂》评点传统,以经解文,以文证道。六艺文言书院之教,盖在斯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