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13|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智永千字文》最美的90个字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5-1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极,生卒年不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号“永禅师”。善书,有家法。将《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临书20年,写了800多幅《真草千字文》。王羲之存世的楷书,现在能看到就是小楷,至于中楷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推想,从古代众多名家楷书看,大概智永的最接近羲之,其次是褚遂良。

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

——宋·米芾

《智永千字文》最美的90个字

天撇捺舒展,神采飞扬。

天撇捺舒展,神采飞扬。

地左右结构,左边厚重,右边空灵。

地左右结构,左边厚重,右边空灵。

1.天撇捺舒展,神采飞扬。

2.地左右结构,左边厚重,右边空灵。

玄起笔似不经意,而气象已出

玄起笔似不经意,而气象已出

黄上中下结构。端正平稳。

黄上中下结构。端正平稳。

3.玄起笔似不经意,而气象已出。

4.黄上中下结构。端正平稳。

.盈笔势摇曳,清婉秀丽

.盈笔势摇曳,清婉秀丽

昃起笔重,提笔轻,落笔复重,摇曳生姿

昃起笔重,提笔轻,落笔复重,摇曳生姿

5.盈笔势摇曳,清婉秀丽。

6.昃起笔重,提笔轻,落笔复重,摇曳生姿。

辰撇笔舒展,体势开张。

辰撇笔舒展,体势开张。

宿

宿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变化自然

宿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变化自然

7.辰撇笔舒展,体势开张。

8.宿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变化自然。

列左右结构,顾盼生姿

列左右结构,顾盼生姿

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捺笔遵劲

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捺笔遵劲

9.列左右结构,顾盼生姿。

10.张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捺笔遵劲。

寒上下结构,似枯实腴

寒上下结构,似枯实腴

暑字形瘦长,从容自得

暑字形瘦长,从容自得

11.寒上下结构,似枯实腴。

12.暑字形瘦长,从容自得。

左右结构,左欹右正,撇捺对比,生动活泼

左右结构,左欹右正,撇捺对比,生动活泼

收左右结构,收放自如

收左右结构,收放自如

13秋左右结构,左欹右正,撇捺对比,生动活泼。

14.收左右结构,收放自如。

冬撇捺舒展,点画流畅

冬撇捺舒展,点画流畅

藏从容含蓄,委婉生动

藏从容含蓄,委婉生动

15.冬撇捺舒展,点画流畅。

16.藏从容含蓄,委婉生动。

岁(岁)上下结构,疏密得当,变化自然

岁(岁)上下结构,疏密得当,变化自然

阳(阳)左右结构,左右呼应,映带自然

阳(阳)左右结构,左右呼应,映带自然

17.岁(岁)上下结构,疏密得当,变化自然。

18.阳(阳)左右结构,左右呼应,映带自然。

云(云)秀润圆劲,八面俱备

云(云)秀润圆劲,八面俱备

腾(腾)笔必曲折,宛转回向,沉着收束

腾(腾)笔必曲折,宛转回向,沉着收束

19.云(云)秀润圆劲,八面俱备。

20.腾(腾)笔必曲折,宛转回向,沉着收束。

致左右结构,气韵飞动

致左右结构,气韵飞动

雨行云流水,楷书有行书笔意

雨行云流水,楷书有行书笔意

21.致左右结构,气韵飞动。

22.雨行云流水,楷书有行书笔意。

露上下结构,结体舒展,笔势飞动

露上下结构,结体舒展,笔势飞动

结左右结构,笔意萧散

结左右结构,笔意萧散

23.露上下结构,结体舒展,笔势飞动。

24.结左右结构,笔意萧散。

为(为)散者煞有意趣,紧者圆静平和,若不着力

为(为)散者煞有意趣,紧者圆静平和,若不着力

效果图

霜上下结构,粗细相生,摇曳多姿

霜上下结构,粗细相生,摇曳多姿

25.为(为)散者煞有意趣,紧者圆静平和,若不着力。

26.霜上下结构,粗细相生,摇曳多姿。

金撇捺舒展,笔意连贯

金撇捺舒展,笔意连贯

生短横相生,姿态优美

生短横相生,姿态优美

27.金撇捺舒展,笔意连贯。

28.生短横相生,姿态优美。

丽(丽)笔势连贯流利,体势优雅

丽(丽)笔势连贯流利,体势优雅

水短钩着力,撇捺舒展,回环往复

水短钩着力,撇捺舒展,回环往复

29.丽(丽)笔势连贯流利,体势优雅。

30.水短钩着力,撇捺舒展,回环往复。

玉短横的运用,得心应手

玉短横的运用,得心应手

出竖画粗短遒劲,中宫紧实

出竖画粗短遒劲,中宫紧实

31.玉短横的运用,得心应手。

32.出竖画粗短遒劲,中宫紧实。

崐(崑)左右结构,温润丰腴

崐(崑)左右结构,温润丰腴

岗(岗)用笔变王羲之劲折清爽为圆劲婉畅

岗(岗)用笔变王羲之劲折清爽为圆劲婉畅

33.崐(崑)左右结构,温润丰腴。

34.岗(岗)用笔变王羲之劲折清爽为圆劲婉畅。

号(号)左右结构,颇能体现草书笔意入楷书的特点

号(号)左右结构,颇能体现草书笔意入楷书的特点

阙(阙)露锋入、藏锋收、典雅大方

阙(阙)露锋入、藏锋收、典雅大方

35.号(号)左右结构,颇能体现草书笔意入楷书的特点。

36.阙(阙)露锋入、藏锋收、典雅大方。

珠左右结构,体势开张。

珠左右结构,体势开张。

称(称)以草字的笔调来写楷书,单字内多有一二重笔

称(称)以草字的笔调来写楷书,单字内多有一二重笔

37.珠左右结构,体势开张。

38.称(称)以草字的笔调来写楷书,单字内多有一二重笔。

点画柔中寓刚,华滋遒劲

点画柔中寓刚,华滋遒劲

光法度谨严,笔力精到

光法度谨严,笔力精到

39.夜点画柔中寓刚,华滋遒劲。

40.光法度谨严,笔力精到。

菓(果)或字字区别,个个独立;或映带相关,联绵一气

菓(果)或字字区别,个个独立;或映带相关,联绵一气

珎(珍)绰约闲适,轻重得宜

珎(珍)绰约闲适,轻重得宜

41.菓(果)或字字区别,个个独立;或映带相关,联绵一气。

42.珎(珍)绰约闲适,轻重得宜。

李上下结构,有欹侧意

李上下结构,有欹侧意

菜 笔墨颇显宽松、超逸

菜 笔墨颇显宽松、超逸

43.李上下结构,有欹侧意。

44.菜 笔墨颇显宽松、超逸。

重善用圆笔,浑涵包容,脉络贯通

重善用圆笔,浑涵包容,脉络贯通

芥书写精致,意韵丰富

芥书写精致,意韵丰富

45.重善用圆笔,浑涵包容,脉络贯通。

46.芥书写精致,意韵丰富,于楷书工整严谨之中,表现自由活泼的气质。

姜(姜)章法如一,气韵和谐

姜(姜)章法如一,气韵和谐

海疏密得当,以静态取胜

海疏密得当,以静态取胜

47.姜(姜)章法如一,气韵和谐。

48.海疏密得当,以静态取胜。

醎(咸)技法娴熟

醎(咸)技法娴熟

河结体处理别具匠心,破除平缓

河结体处理别具匠心,破除平缓

49.醎(咸)技法娴熟,楷书中参以连笔书写和行书笔意。

50.河结体处理别具匠心,破除平缓。

淡左右结构

淡左右结构

鳞(鳞)用笔呼应紧密,笔势相连

鳞(鳞)用笔呼应紧密,笔势相连

51.淡左右结构,兼有茂密与疏淡之美。

52.鳞(鳞)用笔呼应紧密,笔势相连,形成了“帖学”流美的风格。

潜(潜)用笔精熟,变化丰富

潜(潜)用笔精熟,变化丰富

翔用笔或藏或露,

翔用笔或藏或露,

53.潜(潜)用笔精熟,变化丰富。

54.翔用笔或藏或露,使转自如,硬处不枯,腴处不臃,规矩而不板滞。

龙(龙)用笔平正和美

龙(龙)用笔平正和美

.师(师)章法上疏放妍美

.师(师)章法上疏放妍美

55.龙(龙)用笔平正和美,外秀内劲。

56.师(师)章法上疏放妍美,略带隶意。

火撇捺舒展,互相呼应

火撇捺舒展,互相呼应

帝笔势灵动,书写随意

帝笔势灵动,书写随意

57.火撇捺舒展,互相呼应,神彩飞扬。

58.帝笔势灵动,书写随意。

.鸟(鸟)善于提按和运笔

.鸟(鸟)善于提按和运笔

官起笔多用一拓直下与露锋入纸

官起笔多用一拓直下与露锋入纸

59.鸟(鸟)善于提按和运笔,变化无穷。

60.官起笔多用一拓直下与露锋入纸,笔锋尖锐。

人落笔与收笔起止无迹

人落笔与收笔起止无迹

皇运锋或顺或逆

皇运锋或顺或逆

61.人落笔与收笔起止无迹。

62.皇运锋或顺或逆,或正或侧,而尤以露锋起笔为显著特点。

始短横多为顺锋平出之法写成的“左尖锋”

始短横多为顺锋平出之法写成的“左尖锋”

制结构精巧

制结构精巧

63.始短横多为顺锋平出之法写成的“左尖锋”,其形如锥。

64.制结构精巧,聚散关系处理巧妙。

.文纵横舒展

.文纵横舒展

字笔法婉转自如

字笔法婉转自如

65.文纵横舒展,遒美秀丽。

66.字笔法婉转自如,体态变化妍妙。

乃穿插、搭配巧妙

乃穿插、搭配巧妙

服左右结构,体势舒张

服左右结构,体势舒张

67.乃穿插、搭配巧妙,留白亦耐人寻味。

68.服左右结构,体势舒张,捺笔遒劲。

衣点画有力

衣点画有力

裳疏蜜得当

裳疏蜜得当

69.衣点画有力,捺笔遒劲。

70.裳疏蜜得当,从容含蓄。

推左右结构,短横变化多姿

推左右结构,短横变化多姿

位左右结构

位左右结构

71.推左右结构,短横变化多姿。

72.位左右结构,互相呼应。

让(让)左右结构,笔画密集处多用提笔

让(让)左右结构,笔画密集处多用提笔

国(国)全包围结构

国(国)全包围结构

73.让(让)左右结构,笔画密集处多用提笔。

74.国(国)全包围结构,笔意连贯。

有自然平稳

有自然平稳

虞转折处棱角分明

虞转折处棱角分明

75.有自然平稳,短钩有力。

76.虞转折处棱角分明,停顿处似重实轻。

陶左右结构,自然平稳

陶左右结构,自然平稳

唐撇画舒展飘逸,欹侧取势

唐撇画舒展飘逸,欹侧取势

77.陶左右结构,自然平稳。

78.唐撇画舒展飘逸,欹侧取势。

吊悬针竖直爽而轻松

吊悬针竖直爽而轻松

民行意浓厚,在工稳

民行意浓厚,在工稳

79.吊悬针竖直爽而轻松,笔意潇洒。

80.民行意浓厚,在工稳、严谨之中渗透着灵动、自由。

伐左右结构,戈钩遒劲

伐左右结构,戈钩遒劲

罪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罪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81.伐左右结构,戈钩遒劲,有所变化。

82.罪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变化丰富。

周自然平稳,流转自然

周自然平稳,流转自然

发(发)映带自然,

发(发)映带自然,

83.周自然平稳,流转自然。

84.发(发)映带自然,顾盼生姿。

殷捺笔舒张,遒劲秀美

殷捺笔舒张,遒劲秀美

汤(汤)圆劲古雅

汤(汤)圆劲古雅

85.殷捺笔舒张,遒劲秀美。

86.汤(汤)圆劲古雅,诚可为书家宗匠。

坐化草书笔意入楷法

坐化草书笔意入楷法

朝左右结构,体势开张

朝左右结构,体势开张

87.坐化草书笔意入楷法,笔法灵动。

88.朝左右结构,体势开张,顾盼生姿。

问(问)左右呼应,和而不同

问(问)左右呼应,和而不同

道点画遒劲,走之底一波三折

道点画遒劲,走之底一波三折

89.问(问)左右呼应,和而不同。

90.道点画遒劲,走之底一波三折。

庄周的蝴蝶 发表于 2025-4-1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永千字文笔意探微》
智永禅师承右军血脉,其《真草千字文》乃隋唐书法转捩之枢机。今观所选三十字,足见永师"秀润圆劲,八面俱备"之妙。试析其笔法三昧:

一、结构法度与意趣相生
永师结字深得"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之旨。如"藏"字草头紧缩而"臣"部舒展,"腾"字左密右疏,皆显阴阳相济之妙。"玄"字起笔似漫不经心,然蚕头燕尾间已见千里阵云之势,此正张怀瓘《书断》所谓"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者。至若"丽"字下部双足参差,"秋"字禾旁右倾而火部端立,尤见欹正相生之趣。

二、笔势流动中含篆籀气
米南宫称其"八面俱备",实指笔锋使转之妙。"雨"字中竖如屋漏痕,四点作仰覆之势;"露"字雨部横折暗含行书笔意,足见楷中寓行之妙。昔人谓智永得"拨镫法",观"为"字长撇如钢针袅空,"金"字捺画似游鱼摆尾,正是腕活笔圆之证。其点画虽细若毫发,而具扛鼎之力,此即《笔阵图》"劲弩筋节"之谓。

三、章法呼应见书卷气
"列张"二字,左收右放如宾主揖让;"寒暑"对举,一密一疏若阴阳消长。尤妙在"天地玄黄"四字,天字撇捺如鹏翼垂云,地字土旁似鼎足立地,玄字游丝贯气,黄字横画层叠,恰合《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之象。此非刻意安排,乃积学所至,故董香光云:"作书须得翰墨外禅味。"

今人学永师书,当透过刀锋看笔锋。其真迹虽湮,然日本藏《关中本》犹存晋唐风规。学者宜参以《兰亭》笔意,体会"圆劲"二字——圆非软媚,劲非枯硬,要在"骨气深稳,体兼众妙"。昔东坡评智永书"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此九十字之选,足为后学津梁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