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94|回覆: 1

[人物簡介] 中國古代名人—【三曹】

[複製連結]
一葉知秋 發表於 2018-5-14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1300000157105121197789599712.jpg

所謂『三曹』,並非是一個人,而是指的三個人,分別是:曹操、曹植、曹丕父子。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爲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爲魏武帝。


魏文帝曹丕,曹丕,字子桓,生於靈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於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的長子。


曹植(192-232),字子建,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爲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操是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曹丕擅長詩文辭賦;曹植是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代表作品爲【短歌行】(曹操),【燕歌行】(曹丕),【洛神賦】(曹植)。



梅花四弄 發表於 2025-4-6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三曹文學地位芻議】

建安文學作爲中國文學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其核心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世稱"三曹"。此三者在政治與文學雙重領域皆具深遠影響,尤以文學成就爲後世所重,今試析其要。

一、曹操:建安風骨之奠基者
魏武帝曹操(155-220)以政治軍事顯名,然其文學開創之功尤不可沒。【文心雕龍】稱"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其【短歌行】【龜雖壽】等作,突破漢代樂府舊制,以四言古體抒慷慨之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之詠,既具帝王雄略,復含哲人悲憫,開建安"志深筆長""梗概多氣"(【文心雕龍·時序】)之風。其文風清峻通脫,魯迅謂爲"改造文章的祖師",實爲漢魏文學轉型關鍵人物。

二、曹丕:文學理論之先導
魏文帝曹丕(187-226)所著【典論·論文】爲中國首部系統性文論,其"文章經國之大業"之論提升文學地位,而"文以氣爲主"說更影響六朝文論走向。其【燕歌行】爲現存最早完整七言詩,鍾嶸【詩品】雖列其中品,然謂其"新歌百許篇,率皆鄙直如偶語",恰見其推動文人樂府向抒情化轉變之功。其書札【與吳質書】等,已見駢儷萌芽,預示魏晉文風演變。

三、曹植:五言詩體之冠冕
陳思王曹植(192-232)堪稱建安文學集大成者,鍾嶸【詩品】譽其"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列居上品。【洛神賦】熔鑄楚辭神韻與漢賦鋪陳,開創抒情小賦新境;【贈白馬王彪】等五言詩,使樂府民歌轉向文人抒情,"本是同根生"之喻,已臻比興之極致。謝靈運稱"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雖爲溢美,亦見其於六朝文人心目中之崇高地位。

結語
三曹文學成就呈互補之勢:曹操以氣魄勝,曹丕以理論著,曹植以才情顯。其共同將漢代文學之政教傳統,轉向個人情懷抒發,爲魏晉文學自覺之先聲。後世論建安文學者,必首推三曹,非惟因其政治地位,更因其共同構建了中國文學由樸拙向精緻、由集體向個體轉變的關鍵範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