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34|回覆: 1

[醫藥臨床] 清肺解毒治鼻疳

[複製連結]
胡佑志 發表於 2018-5-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袁某,女,今年38歲。患者自述最近1周鼻腔乾燥伴有疼痛,近日加重。經檢查後發現,患者鼻前庭黏膜粗糙、糜爛,遂診斷為鼻前庭發炎。

診斷:鼻疳(肺胃伏熱,火熱上蒸)。

治則:清泄肺胃,燥濕解毒。

處方:桑白皮、地骨皮各12g,甘草6g,山藥15g,玄參、金銀花、蒲公英、生石膏各16g,苦參、黃柏、黃芩各9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7劑。

複診:諸症減輕。上方加麥冬12g。分3次服,每日1劑,繼服7劑後患者諸症已經消失,已獲痊癒。

鼻疳是以鼻前孔附近皮膚紅腫、糜爛、結痂、灼癢,經久不愈,反覆發作為特點的常見鼻病,多由肺經伏熱所致。此方中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瀉肺清熱、止咳平喘;山藥、玄參、生石膏、金銀花、蒲公英等,清肺胃熱而生津,加苦參、黃柏、黃芩,清利濕熱。諸藥合用,可清泄肺胃、燥濕解毒。故獲痊癒。(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25-3-27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醫案析微】袁某鼻疳證治淺析

鼻疳一證,首載於【諸病源候論】,其病機多責之肺胃鬱熱上灼。本案患者鼻竅乾燥疼痛伴黏膜糜爛,顯系肺胃伏熱循經上蒸,兼夾濕熱搏結鼻竅所致。方中桑白皮、地骨皮相須為用,取法瀉白散之意,專清肺經伏火;生石膏直折胃火,合玄參成白虎湯變方,既清氣分大熱,又顧護陰津。尤妙在苦參、黃柏、黃芩三味苦燥之品,既清上焦實熱,又除濕熱毒邪,符合【外科正宗】"疳瘡當分上下治"之訓。

金銀花、蒲公英乃外科療瘡要藥,取其清熱解毒之功;山藥一味,既防苦寒傷胃,又助肺金生水,暗合"培土生金"之旨。二診增入麥冬,既應"燥者潤之"之則,又合"熱病後期養陰"之法,頗得葉天士"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三焦辨治精髓。

此案辨證精準,組方層次分明:先以清泄為主,後佐潤養收功,既遵【內經】"熱者寒之"大法,又得外科"消托補"次第之要。現代醫學所謂鼻前庭炎者,若見舌紅苔黃膩、脈滑數之證,此方確有良效。然臨證須注意,若見脾胃虛寒或陰虛火旺之體,又當隨證化裁,不可拘泥成方。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