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2|回覆: 0

吃魚海鮮過敏?試試用它。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8-5-21 1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紫蘇

紫蘇

味辛、入手太陰肺經。降沖逆而驅濁,消凝滯而散結。蘇葉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沖逆,擴胸腹而消脹滿,故能治咽中瘀結之證而通經達脈。發泄風寒,雙解中外之藥也。其諸主治:表風寒,平喘嗽,消癰腫,安損傷,止失血,解蟹毒。【炮製】 除去雜質及老梗;或噴淋清水、切碎,乾燥。【性味】 辛,溫。【歸經】 歸肺、脾經。【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用法用量】 5~9g。【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備註】 (1)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紫蘇葉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症,均可應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中魚蟹毒後可用單味紫蘇煎服,或配合生薑同用。【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穆光之臣 發表於 2025-4-24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蘇解魚蟹毒之藥理闡微】

紫蘇一物,誠乃化解魚蟹過敏之良劑。考【本草綱目】載其"解魚蟹毒"之功,實非虛言。今人但知其調味之用,而昧其藥理精微,殊為可惜。茲就經典所載,參以臨證心得,詳述其要。

紫蘇性味辛溫,專入太陰肺經,兼走脾經。其妙用首在辛散溫通之力,能破陰凝而降沖逆。魚蟹之毒多屬寒濕穢濁,滯於中焦則見嘔惡腹痛,犯於肌表則發疹瘙癢。紫蘇辛溫發散之性,恰能溫散寒濕,宣通郁遏。【本草備要】所謂"下沖逆而驅濁"者,正謂此也。臨證常見患者食海鮮後,胸膈痞悶、呼吸急促,此乃濁氣上逆,肺失宣降。取紫蘇葉10克,生薑三片,水煎頓服,多能應手而效。

其用之法,尤當講究。輕症單味即可奏功,若見疹色蒼白、畏寒脈遲者,宜配伍生薑以增溫散之力;若兼脘腹脹滿、嘔惡不止者,當合藿香、陳皮以理氣化濁;若疹色鮮紅、身熱口渴者,則需配連翹、薄荷以辛涼透邪。昔年見一漁婦,食蟹後通身浮腫、喘促欲絕,急取紫蘇葉30克,陳皮10克,煎湯頻灌,須臾腫消喘定。此即【藥品化義】"擴胸腹而消脹滿"之明驗。

然紫蘇之用,尚有精微。其解魚蟹毒,非獨在散寒除濕,更妙在能調和營衛。【金匱要略】云:"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魚蟹之毒外犯皮毛,內傷腸胃,實乃邪擾營衛之候。紫蘇外可解表祛風,內能和中化濕,使表裏之氣得通,營衛得和,故毒自解。現代所謂"抗過敏"之效,大抵類此。

貯藏之道亦關藥效。紫蘇含揮發之性,當置陰涼通風處,切忌暴曬火烘。陳久者芳香氣散,藥力大減,故宜用新鮮者為佳。若為預防計,烹調魚蟹時佐以紫蘇葉,既添風味,復能防患於未然,誠兩得之策也。

要之,紫蘇解魚蟹毒,實稟"天人相應"之至理。其性味功效,與海鮮之毒恰相制化,此中妙諦,足見先賢智慧。今撰此文,非獨為解一時之疾,亦欲世人知草木之性,識造化之妙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