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15|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 西方哲學史大綱(1)

[複製連結]
何新文史 發表於 2018-5-27 15: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西方哲學史大綱(1)

(未定稿)

  何新本來有意獨創新的哲學史體系,身患重病,力不從心了。此文是老何生病前的雜記。

  【哲學的目標】

  哲學的目標,是人試圖通過自身理性的能力,建立關於真、善與美的知識系統。

  真是關於真理(理論理性)問題。善是關於倫理及道德問題(實踐理性)。美是關於審美方式與藝術評價(價值與評判力)。

  【哲學的永恆性問題】

  人類的哲學探討最終歸結於三大永恆性問題:

  1在宇宙的存在中,究竟什麼是真實的?

  2在人類生存中,究竟什麼是有終極意義而值得追求的?

  3在存在和生存中,什麼才是真美?美的標準何在?

  由此而形成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懷疑論和感官快樂主義以及存在主義、功能主義和形式主義以及唯美主義的不同哲學體系。

  【早初哲學的三大起源地】

  人類的偉大宗教與哲學都起源於亞細亞地區。

  哲學理性的萌芽都是從古老偉大的宗教傳統中發生。原初的哲學最早出現在亞洲的東方、南方與西方,幾乎同時起源於紀元前16——5世紀。

  在亞洲東方,傳說人物伏羲被認爲是最早的哲學家和宗教家。

  伏羲是東亞古老的神道教的創始者,這一宗教在近代以前是傳統中國的國教,敬事天地神祗以及祖先是其特徵(包括天壇、地壇、神社和祖靈崇拜)。這種宗教至今影響著日本和韓國的文明。伏羲的代表著作是【易經】(本經)和神秘的太極一元論、陰陽兩極論、五氣運行及8卦推演。後來在紀元前12世紀華夏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哲人周文王(約前1152年-前1056年,即姬昌,季歷之子。出身商朝的侯爵貴族,是周王朝奠基者。其代表著作是【周易】64卦的爻辭。)

  在亞洲南方,哲學起源於印度河流域古老的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即印度的吠陀文化(約盛行在前1500年至前500年間)。婆羅門也被稱爲吠陀教(英語:Vedism),英國人稱爲婆羅門教(英語:Brahmanism),興盛了一千年之久,後期興起的佛教、耆那教等也是源自於它。

  吠陀的創始者據說是閻摩。這位人物後來流傳到中國轉型成爲陰間世界(現代物理學認爲存在的反物質世界或者黑洞)的統治者閻羅王。其代表著作即【吠陀經典】。

  小亞細亞的近東地區(古代兩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則被西方認爲是西方哲學的起源地。這裡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也是西方耶穌教的起源地。

  【西方哲學起源地不是希臘是亞洲】

  西方哲學最早的創始者是米利都城邦的泰勒斯和畢達哥拉斯。

  但是他們兩人都不是愛琴海西邊的半島希臘人,而是地中海東側的小亞細亞(伊奧尼亞)地區人。

  有傳說認爲他們都是埃及人(希羅斯城)的菲勒塞德斯的學生,大約生活在公元前550年前後,與中國的老子和孔子大略年代相近。

  所以,最早的哲學與宗教都起源於地理東方的亞洲地區。

  【希臘哲學子虛烏有,小亞細亞地區的伊奧尼亞學派】

  泰勒斯是小亞細亞地區的米利都人(米利都,Milētos;拉丁語:Miletus),位於小亞細亞海岸線上的一座古老城邦,當時隸屬于波斯,靠近米安得爾河口,今屬土耳其,仍循舊稱)。他大約生活在波斯居魯士大帝統治時期,猶太人從巴比倫返回家園之前,他這位東方的亞裔人士被近代西方哲學家推舉爲希臘及西方哲學的創始人,創立了小亞細亞地區後來覆蓋愛琴海西半島希臘的伊奧尼亞學派。

  古代近東的小亞細亞地區可能泛稱作『赫倫』Hellenic地區——所謂赫倫就是希臘地區的故名。這個地區包括今日近東敘利亞和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也包括愛琴海西的馬其頓半島和希臘,但並非特指以雅典爲中心的希臘Greece地區。古代從來沒有存在過統一的希臘王國或者帝國,也不存在所謂的古希臘文明或特殊的古希臘文化。古羅馬人和後來歐洲人所說的希臘,主要是指中近東地區的小亞細亞希倫地區,而不是愛琴海西岸的雅典格里斯——希臘。

  泰勒斯是古代小亞細亞希倫(即所謂希臘)地區的著名七賢之一,被認爲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科學和哲學之祖』。

  傳說泰勒斯在米利都曾經開辦了一個哲學學院,但是關於他的生平資料可信的證據卻很少。他的後繼者是阿拉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薩哥拉和阿爾克勞。他們中最後一位的阿爾克勞,因雅典人蘇格拉底也是其學生而知名。

  泰勒斯的學院據說研修幾何學、天文學、物理學。他們是最早的唯心論者,相信存在一種原始的自然理性,認爲世界的全部框架和結構,都由神秘的宇宙之靈和理性所創造。

  【畢達哥拉斯是西方學術之聖人】

  小亞細亞的哲學,由畢達哥拉斯越過地中海傳播到西方的義大利半島。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出生在接近小亞細亞的薩摩斯島,晚年定居於義大利地區的西西里島。

  畢達哥拉斯學習過古老的東方學術,早年曾經在巴比倫、印度和埃及求學。據說他發現了畢達哥拉斯定理,發展了幾何學、算術學、天文學、音樂、倫理學和神學。他自稱是由於沒有智慧(sophos)而尋求智慧的(Philosophos)人,這也是西方語言中哲人——尋求智慧者這個語詞的起源。

  據說畢達哥拉斯晚年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了一所哲學學院,傳授公開的學說和秘密的學說。這個學院中有一個秘密、秘傳的宗教性組織,共濟會認爲這個組織和教義也是共濟會和其學說的起源,一直流傳至今。公開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被稱作義大利學派或者西西里學派。

  【畢達哥拉斯的後繼者】

  1.義大利學派

  畢達哥拉斯創立了一個學院和秘密團體,這是早期歐洲哲學中的義大利學派的起源。

  畢達哥拉斯是唯心論者,相信存在一個至上的神,它的本性不同於物質;他相信人的心靈也有這種本性。這個學派在義大利流傳了很長時間。畢達哥拉斯的後繼者是他的兒子蒂勞吉斯,之後是修辭學的發明者恩培多克勒,以及克塞諾芬尼;他們之後是巴門尼德和留基波。

  再之後義大利學派的著名人物是愛利亞人芝諾,他是辯證法——即邏輯反證法的發明者。著名的雅典哲人蘇格拉底也曾經從學芝諾的,並以他的反證法進行哲學和倫理學的討論。

  義大利學派的後人,還包括原子論者德謨克利特和愛利亞人赫拉克利特。

  2.雅典的蘇格拉底學派

  蘇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其父索夫羅尼斯庫生活於大流士二世的時代,按照人類紀年推算,應在馬其頓的腓力時期之前,早於基督誕生四百年。

  這位西方的聖人繼承畢達哥拉斯的學術,將其深邃的心靈致力於美德和善的探索。他特別關注倫理學、政治學和經濟學。

  蘇格拉底的著名弟子包括西方的另外兩個著名聖人,即雅典人柏拉圖和馬其頓人亞里斯多德。

  【後蘇格拉底學派】

  蘇格拉底死後,蘇格拉底的門徒創立了一系列新異的學派。其中較著名的有:

  1.阿里斯提普認爲最高的善存在於肉體的快樂之中,他在埃及創立了昔勒尼學派。

  2.愛利亞學派,創立者斐多認爲美德是唯一的善。

  3.歐幾里德,他創立了詭辯術,他的學派被稱爲詭辯學派或者麥加學派。這是一個在所有學派中最好爭論的學派,因爲這個學派把時間和精力全部用於辯證法,因此他們被稱爲『好辯者』和『智者』。

  4.安提斯泰尼及其追隨者被稱爲犬儒學派(the Cynics)。他似乎認爲哲人可以像狗一樣簡單生活,因此得到這個名稱。後繼者是昔尼克的第歐根尼和底比斯的克拉底;都以邋遢和粗魯、放任的生活風格著稱。

  5.犬儒克拉底的學生西蒂烏姆城邦(Citium)的芝諾;他經常在集會廣場的遊廊中教學,因此,他們得到了斯多葛(走廊)派的名稱。

  斯多葛派發展了獨特的語義邏輯學,不同於亞里斯多德學派的形式邏輯。在倫理學和政治學方面,他們效法蘇格拉底。

  這一流派的著名學者伊壁鳩魯生活在基督誕生前250年,他也開設了一個新的學院。在物理學方面,他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物質原子論。青年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就是以他的學說爲論題。

(2016-01-23)

謝謝閱讀

陸明 發表於 2025-7-1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何新先生【西方哲學史大綱(1)】芻議

何新先生此篇未定稿以宏闊視野勾勒哲學史脈絡,其立論之獨到、框架之恢弘,誠爲國人所罕及。然細繹其說,猶有可商榷補苴之處,今謹就管見所及,略陳一二。

一、哲學目標論之東西互鑒
何氏將哲學目標析爲"真善美"三元,此說雖承康德三大批判之緒餘,然未充分觀照東方智慧。中國哲學傳統中,"真"非僅認知真理,更重在"誠"之本體(【中庸】"不誠無物");"善"不止於倫理實踐,尤重"仁"之貫通(【論語】"依於仁");"美"則追求"盡善盡美"(【論語·八佾】),與西方主客二分思維迥異。若參照【易傳】"修辭立其誠"、莊子"天地有大美"之說,或可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哲學目標體系。

二、哲學起源說之史料辯證
何先生指亞細亞爲哲學共同起源地,此說頗具卓識。然需辨明:
1. 伏羲作【易】之說見於【漢書·藝文志】,然考古所見甲骨卜辭與【周易】爻辭存在明顯斷裂,文王演【易】更屬後世建構。近年清華簡【筮法】揭示,戰國易學與今本【周易】體系差異顯著,所謂"伏羲-文王"譜系恐需重新審視。
2. 吠陀文化確爲印度哲學源頭,然閻摩(Yama)在【梨俱吠陀】中僅爲亡者之王,與中土閻羅王形象融合實經佛教中轉,此文化嬗變過程未可簡單等同。
3. 小亞細亞哲學起源論尤需謹慎,西臺、巴比倫智慧文獻雖早,然系統哲學思維之形成,仍當以米利都學派爲顯著標誌。

三、希臘哲學亞洲起源說之再商榷
何先生否定希臘爲西方哲學起源地,此論過於激進。米利都學派雖地處亞洲,然其思想突破體現三大希臘特質:
1. 自然哲學(φύσις)取代神話敘事
2. 邏各斯(λόγος)理性取代祭司權威
3. 公共論辯(ἀγών)取代秘傳教義
此與兩河、埃及的祭司傳統本質不同。希羅多德雖言希臘受埃及影響,然泰勒斯"萬物源於水"之命題,其抽象程度已遠超【亡靈書】之宇宙觀。

四、方法論建議
建議何先生體系可參酌以下維度:
1. 時間軸:區分"哲學思維萌芽"(如蘇美爾智慧文學)與"系統哲學建立"(如愛奧尼亞學派)
2. 地理觀:採用"文明互動帶"概念,取代單一起源論
3. 文獻學:結合近東楔形文字、埃及紙草等新出土材料

要之,哲學史建構當如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既需打破歐洲中心敘事,亦應避免矯枉過正。何先生以病軀撰此宏文,其精神已足爲後學楷模,若得博採眾家、精益求精,必成不朽之作。

(全文798字)
不歸 發表於 2025-7-3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何新先生【西方哲學史大綱(1)】芻議

何新先生此篇未定稿以宏闊視野勾勒哲學史脈絡,其立論之獨到、體系之恢弘,誠爲國學視野下中西哲學比較研究之重要嘗試。今就文中要旨略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哲學本體論之三重維度
何氏將哲學目標歸結爲"真、善、美"三元結構,此說深得古希臘哲學"理論智慧"(σοφία)與"實踐智慧"(φρόνησις)之精髓,又與【周易·繫辭】"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認知路徑暗合。然需辨明者,中國哲學傳統中"真"非西方式邏輯真值判斷,而是【莊子·齊物論】所謂"真宰"之本體真實;"善"亦非康德式絕對律令,乃【大學】"止於至善"的德性圓滿;"美"更非柏拉圖"理式"摹本,實爲【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的宇宙韻律。此種根本差異,正是比較哲學研究之關鍵。

二、哲學起源說的文明史觀
何氏強調亞細亞起源說,此論實發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之餘緒。其以伏羲【易經】爲東方哲學源頭,確能呼應【漢書·藝文志】"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易學傳承譜系。然需注意:
1. 將日本神道、韓國巫俗統歸"神道教"範疇,稍嫌簡略。日本【古事記】"神代卷"之"八百萬神"信仰,實與【周易】"神道設教"有本質差異。
2. 吠陀哲學與華夏天道觀的比較,可參酌季羨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之論,閻摩(Yama)轉化爲閻羅王的過程,實爲印度"業報"思想與中國"幽冥"觀念融合之範例。

三、希臘哲學亞細亞淵源辨
何氏否定希臘哲學原生性,此說可追溯至19世紀德國學者羅雪爾(A.Rohde)的"東方起源論"。然需平衡兩點:
1. 米利都學派(如泰勒斯)確受埃及、巴比倫天文知識影響,但"水是萬物本原"(ὕδωρ ἀρχή)命題已具抽象思辨特質,超越東方經驗性宇宙論。
2. 柏拉圖【蒂邁歐篇】雖吸收埃及創世神話,其"理型論"(Theory of Forms)卻是純粹希臘式邏輯建構。恰如錢穆【中國思想史】所言:"比較文明當觀其異,非徒證其同。"

四、未竟體系的可能進路
何先生抱恙輟筆,誠爲學界憾事。若欲完此宏構,建議:
1. 可參徐梵澄【陸王學述】融通中西之方法,建立"本體-工夫-境界"的三層闡釋框架。
2. 對於"太極一元論"與巴門尼德"存在是一"(τὸ γὰρ αὐτὸ νοεῖν ἐστίν τε καὶ εἶναι)之比較,當引入方東美【生生之德】的機體主義視角。

要之,何先生此稿雖爲札記,已見其"統攝諸家,別開戶牖"的學術氣象。若能循【文心雕龍·序志】"原始以表末,釋名以章義"之路徑,深入考辨概念生成的文化語境,則新哲學史體系之建立,庶幾可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