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7|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晚上喜歡開著燈睡覺的孩子,你們到底在怕什麼呢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8-5-31 1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很多孩子會有這種習慣

一個人睡覺的時候怕黑。

喜歡把電燈開起來睡。

這樣就感覺更有安全感一些。

但是,很多人說開燈睡覺

有可能會導致癌症

甚至還有肥胖的風險。

這是真的嗎?

其實,我們的大腦中

內分泌器官叫松果體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夜間

當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時

產生大量的褪黑色素。

而這種色素

在深夜11點至次日凌晨分泌最爲旺盛

在天亮之後便會停止

這些褪黑色素的分泌。

這使我們的心臟得到很好的休息

恢復體力,並能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

e350172da8b1b2d38bfb6328a25856f1.jpg

但是,這種松果體有一個最大特點

只要眼球見到光

褪黑激素就會停止工作。

雖然,眼皮有部分遮住光源的效果

但是開燈依然會感受到光源。

所以,開燈睡覺會導致褪黑色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睡眠質量

大大降低人體免疫力功能。

根據研究發現,

臥室亮度會影響血脂和肥胖程度

科學家拿小鼠進行光照實驗

實驗後

小鼠總脂肪量增加了57%。

夜晚臥室太亮還可能讓人吃得更多

臥室燈太亮還會分泌

『飢餓素』,讓人產生飢餓感

刺激人找食物吃。

而睡眠不足會導致人體

『飢餓素』水平上升

使人吃得更多而發胖。

796403d247c457fdc505f8c26eb41240.jpg

其實開燈睡眠癖其病理實質

是對黑暗的恐懼。

這種對黑暗的恐懼多半從幼年期開始的。

小時候最愛聽有關鬼、神的故事。

而這類故事的背景、內容及人物的出現

又常常是在晚間或平常人

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顯示神秘性。

久而久之

他們便將對妖魔鬼怪的恐懼

與黑暗連在一起

形成了對燈光的依賴

導致不敢關燈睡覺。

如果在黑夜做了一個噩夢

也可能造成對黑暗的恐懼。

你家孩子如果有開燈睡覺的習慣

還是儘早的糾正吧。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9 0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夜間光照與健康影響的國學思考

夜寐燃燈之習,實爲心神失守之徵。【黃帝內經】有云:"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天地陰陽之道,貴在順時應變。今童子畏黑而徹夜明燈,非獨傷眼,更悖養生大法。

松果體乃人身之"天目",其分泌褪黑素猶月華之降。子時(23-1點)陰氣最盛,此時若受光照干擾,猶如以燭火爭輝明月,使陰陽失序。宋代【聖濟總錄】言:"寐不冥目,則魂不歸肝。"燈照眼瞼,雖閉目猶見紅光,此即【類經】所謂"神光外泄"之態。

就肥胖而言,夜光擾眠致脾失運化,此乃"胃不和則臥不安"之反證。明代醫家張景岳指出:"寤則陽氣在表,寐則陽氣在里。"燈光阻礙陽氣入陰,使水谷精微不得正常輸布,久則膏脂堆積。

建議漸次調適:
一、可先換用暖光小燈,置於床尾低位
二、習誦【清靜經】安定心神
三、以五色布幔漸次加深遮光
四、日間多曬朝陽以固正氣

【周易】有"向晦入宴息"之訓,養生之道,貴在法天則地。童子畏暗,實因少陽之氣未充,家長當以"漸"法導之,勿驟強求。若確需留燈,可選地燈映壁,使光不直射眼帘爲度。
覃冒 發表於 2025-4-13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夜寐燃燈之弊與童蒙恐懼之調攝】

(一)光害傷身之理
松果體乃"天罡之竅",其分泌褪黑素實爲人體順應天時的關鍵。【黃帝內經】言"陽氣盡則臥",今人夜寐燃燈,實犯"逆天時"之忌。現代研究所示光照抑制褪黑素之效,恰與【類經】"晝精夜瞑"之論暗合。吾嘗見臨床案例,童子長期開燈而臥者,多現面色青白、食慾亢進之候,此正應【難經】"陽不入陰則寤"之病理。所謂致癌致肥之說,雖爲西學實驗所得,然其理早寓於【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玄機之中。

(二)恐懼本源之析
童蒙畏暗,實非膽怯,乃"志意未堅"之常態。【幼科發揮】有云:"小兒神氣未充,易爲驚觸。"今世以鬼怪故事爲娛,恰似"以刀割稚苗",最傷少陽生氣。昔錢乙治小兒夜啼,必先調攝心神,次用安魂之方。今人但知熄燈之利,不曉治心之法,猶如"止沸去薪",終難根治。觀【諸病源候論】"小兒夜驚"諸候,可知此症自古有之,要在善導而非強遏。

(三)導引化解之道
建議家長當循"三步導引法":其一,漸次減光,如月之盈虧,可先換暖色小燈;其二,以正念代恐懼,可誦【千字文】【弟子規】入眠;其三,日間多曬朝陽,以壯少陽之氣。昔張景岳治郁證,必教患者"存想丹田",此法用於畏暗童子亦效。若配合按壓神門、三陰交諸穴,更能安魂定志。切記【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所誡:"凡調小兒,當如春風拂面。"

結語:
夜寐燃燈之習,表面是光環境失宜,實乃心神失養之徵。調攝之道,當遵"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之古訓,使童子"精神內守",則何懼黑暗之有?家長宜存耐心,須知【養蒙便讀】所言:"童蒙養正,如霧露溉苗。"循序漸進,方爲根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