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89|回覆: 0

[中醫理論] 趕走腳氣,其實是趕走身體裡的濕熱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5-31 13: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什麼是腳氣

是足癬的俗名。「腳氣」和「腳氣病」不是一回事兒。醫學上的「腳氣病」是缺乏維生素B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如果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傳染至其他部位,如導致手癬和甲癬等等;有時因為癢而抓撓,可將皮膚抓破,繼發細菌感染,甚至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什麼是腳氣

什麼是腳氣

今天說的腳氣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腳氣,並非「腳氣病」。

患腳氣的人有很多,夏天在公共場合常常能聞到臭腳丫子的味道,這些有腳臭的人基本上都患有腳氣。雖然腳氣是個小病,但要徹底治好,還是不容易的。

可以試試這款:

長腳氣的原因

小時候,我常上山采蘑菇。在春夏之、在雨後潮濕的山林里,隨處都能見到蘑菇,但是,不下雨卻見不到,即使能見到,也是不多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潮濕的環境有利於蘑菇生長。

長腳氣的原因

長腳氣的原因

腳氣也是這樣。真菌的生長也需要特定的環境。很多人用殺真菌的藥物,發現用了有效,但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如此反覆,有的患者甚至遷延幾十年,冬天情況有所好轉,到了夏天情況就嚴重了。細細追究原因,與脾虛濕重有很大的關係!

我曾經治療過一個患腳氣二十餘年的患者,每到夏天他就非常難受,初診時告訴我自己腸道也不適,大便也不調,黏滯。當時我給他開的是腸六味加上一些補脾的藥物,第二次複診時,他見到我對我直呼神奇,說困擾自己多年的腳氣竟然這麼快就好了。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祛濕效果好:

如何養護雙腳呢

如何養護雙腳呢

如何養護雙腳呢

1. 穿透氣的鞋子

比如布鞋。有腳氣的人穿不透氣的球鞋,運動一天,腳上潮乎乎的,脫下鞋子,肯定會臭!

2. 少吃麵食

麵食生濕熱,濕性趨下,當體內濕邪重時,腳就容易潮濕、流汗,這樣就為真菌繁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多吃薏米和小米等

這些食物能除濕、能健脾,脾臟好了,濕邪排了,腳氣自然就好了。

4. 多赤腳走路

赤腳走路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不僅僅是解決腳氣的問題。人體內的很多毒素,都可以在赤腳行走中排出體外。

注意事項:地面太涼,不要在上面赤腳走;露水未乾,不要在野外赤腳走;地面溫度太高,不要赤腳走,以免燙傷。直接走在曬熱的泥土上,效果最好。

5. 勤換襪子

襪子每天換,洗淨後在陽光下用紫外線照照。當沒有良好條件、太陽光殺菌達不到理想效果時,可以在家裡弄一個小的密閉空間,裝上紫外燈,將需要消毒的衣物掛在這裡,用紫外燈照。

另外,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單獨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6. 外用軟膏

有一種乾性腳氣,不流水,多發生在腳掌和腳跟部這種情況,西醫稱為皸裂性腳蘚,可以外用尿素軟膏,效果很好。

細細追究原因,與脾虛濕重有很大的關係!

細細追究原因,與脾虛濕重有很大的關係!

7. 藥物泡腳

話不多說,上方!

泡腳方

艾葉20克,苦參10克,蒼朮20克

玫瑰花20克,伸筋草20克

將上述五種中藥,加水1500毫升,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15分鐘,涼溫後泡腳。

不要小看此方,此方雖然簡單卻能解決很多問題。

能散寒

很多人喜歡穿裙子、穿七分褲、穿船襪,將腳踝露出來,時間久了踝關節就容易受寒。用艾葉散十二經脈之寒。

能燥濕

濕性重濁,濕性趨下,當我們感到雙腿沉重的時候,說明濕邪已經很嚴重了。用蒼朮啊,了得啊。

能止癢

苦參能殺蟲止癢,對於有腳氣的患者來說,泡起來真好舒爽啊。

能舒肝

肝經從足走腹,對於長期肝氣鬱結的患者,泡腳可以起到梳肝解郁的作用。千萬不要小看這裡面的玫瑰花

能舒筋

伸筋草能夠舒筋活絡,放鬆筋骨,緩解疲勞,幫助睡眠。

此方設計出來後,我自己首先抓了幾副,回家煮了泡腳試試。在腳接觸藥汁的那一瞬間,我便知道這方很妙,因為太舒服了,那股氣正對腳的口味。

很多患者用過,有的甚至帶幾十包回家作為禮物送人,大家可以照方在當地抓藥,每天泡泡腳,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074495a6c51d0bd787f42c88e5730e23.jpg

相關說明:

1. 以上方劑是一副藥的量,用一次,一家人都可以泡。

2. 居住地不方便煮藥。試過用「熱得快」煮過,效果也很好。

3. 讓水沒過小腿,每次泡到微汗,可以改善手腳冰涼情況。

4. 小孩子經常光腳跑,腳冰涼,也可以泡泡試試。

5. 水量不夠可以再加些水。等不及水涼,可以適量加些涼水。

6. 靜脈曲張患者可以泡。

7. 可以打成粗粉用足浴盆泡腳。

8. 沒有腳氣的人也可以用苦參,好處多多。

9. 坐月子的女性可以泡,注意不要泡得大汗,微微出汗即可。

10. 泡多長時間沒有硬性規定,依個人情況。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4-2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腳氣濕熱病機及中醫調治要訣】

腳氣一症,古稱"足癬",實為濕熱下注之候。【醫宗金鑒】有云:"癬屬風毒濕邪,郁於皮膚。"今人但知真菌為患,而不知濕熱內蘊實為致病之本。余臨證四十餘載,觀腳氣反覆發作者,十之八九皆因脾虛濕困所致。

一、病機探微
濕性趨下,尤易襲陰位。脾主運化,若脾陽不振,則水濕內停,下注足脛。恰如【黃帝內經】所言:"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真菌之滋生,不過乘虛而入耳。常見患者舌苔白膩,大便黏滯,此乃濕邪內蘊之明證。余曾治一銀行職員,腳氣纏綿二十載,觀其面色萎黃,脈濡緩,投以參苓白朮散加減,佐以蒼朮、黃柏,月余而愈,三年未發。

二、調治三要
(一)健脾為本
【脾胃論】有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建議晨起空腹服八珍粉(茯苓、山藥、蓮子等分),佐以炒薏米粥。若見舌紅苔黃者,可加赤小豆30克煮水代茶。

(二)外治有度
1. 苦參30克、地膚子15克煎湯浸足,水溫以38℃為宜,每日酉時(17-19時)施治最佳,此時腎經當令,利水滲濕之功倍增。
2. 鞋襪處理當遵"曝曬必午"古法,巳時至未時(9-15時)陽光最烈,殺菌效果最佳。

(三)起居忌宜
1. 忌穿革履過久,建議備兩雙布鞋交替穿着。曾見一患者改用千層底布鞋後,腳氣不藥而愈。
2. 赤足踏青確有妙用,然須遵"三不"原則:辰時不踏露(7-9時)、未時不灼土(13-15時)、戌時不履涼(19-21時)。

三、飲食禁忌
1. 麵食當控:【飲膳正要】指出"麥性濕熱",建議每日不過四兩。
2. 酒漿宜戒:酒能助濕生熱,患腳氣者飲之如抱薪救火。
3. 推薦食療方:茯苓餅(茯苓粉30克、粳米粉70克)佐小米粥,久服能健脾滲濕。

四、預後調攝
愈後當守"春防風、夏防暑、長夏防濕"之訓。每屆梅雨時節,可預服藿香正氣丸三日。另備蒼耳子、明礬各等分研末,遇陰雨連綿時撒鞋內防濕。

按:腳氣雖小恙,實為身體濕熱之警報。治標當清熱燥濕,治本須健脾助運。若能謹守病機,調養得法,則真菌失其所依,不攻自退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