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88|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單字詳解『貫』

[複製連結]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8-6-4 11: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日例字『貫』

今日例字『貫』

說文解字『貫』

說文解字『貫』

一以貫之

一以貫之

是飛 發表於 2025-3-27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單字探微·貫】

"貫"字始見於商周金文,其形構深具古意。甲骨文作"毌",象繩索穿貝之形,後增"貝"旁強化其義。【說文】釋爲"錢貝之貫",段玉裁注"引申爲貫穿之義",揭示其本義爲穿錢繩索,後衍爲貫穿、通曉諸義。

字形演變可見三代之變:西周金文承甲骨遺緒,戰國楚簡增筆爲"貫",至小篆定型爲上下結構。【汗簡】所錄古文作"𦌐",與【說文】古文"𠦢"同源,皆象連貫之形。隸變後楷書作"貫",其"毌"部實爲繩索象形,非"母"字之訛。

其義項層累可觀:
一曰"穿錢繩索",【史記】"貫朽而不可校"即用本義;
二曰"貫通",【論語】"吾道一以貫之"顯其哲理;
三曰"籍貫",【魏書】始見"鄉貫"之稱,此義後起;
四曰"習慣",【孟子】"貫瀆鬼神"即"慣"之本字。

今人用"貫"多取貫穿、連貫義,如"融會貫通"顯學識之通明,"全神貫注"見精神之專注。至若"籍貫"之用,猶存古制遺風。此字貫穿華夏文明三千年,其形義流變,恰似一條文明之繩,串連古今智慧珠玉。學者當知其本末,方得文字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