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38|回复: 0

[儒家学说] 《论语·宪问篇第40章》孔子为什么对荷蒉者的...

[复制链接]
贾陆英书屋 发表于 2018-6-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0章》孔子为什么对荷蒉者的讥讽不做辩解?

14·40子击磬(音qìng)于卫,有荷蒉(音kuì)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硁(音kēng)硁乎!莫己知也,斯己则已矣。深则厉,浅则揭(qì)。”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磬”,是古代石制的打击乐器。“荷蒉”,就是挑着草筐。“荷”,指肩扛,肩挑。“蒉”,是草编的筐子,盛土用。“硁硁”,形容击磬的声音。“深则厉,浅则揭”,是《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中的诗句,穿着衣服涉水叫厉,提起衣襟涉水叫揭。诗的原意是,水深就垂衣缓缓过,水浅就提裙快快走。这里用来比喻处世也要审时度势,知道深浅。“末”字,指无,没有。“难”字,指责难。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在卫国,一天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从门前走过的人。他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呀!”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你就只为你自己就是了。水深,就穿着衣服涉水而过;水浅,就撩起衣襟过去。”孔子说:“真果断呀,没有什么可责难他的了。”

本章所记是孔子在卫国的事。音乐可以表达心声,孔子击磬,寄托着自己面对天下乱局,志在济世救民的强烈愿望,以及虽不为当政者所用却执意不改初衷的挚诚之心。荷蒉者也是当时的一位隐士,他的话与上章晨门所说“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是同一个意思。“鄙哉!硁硁乎!”就是荷蒉者讥讽这个击磬的人太固执了,明知做不到却硬要去做,真是不识时务,不知深浅。“深则厉,浅则揭”一句,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作注说:这是比喻,水深比喻社会非常黑暗,只得听之任之;水浅比喻社会黑暗的程度不深,还可以使自己不受沾染,便无妨撩起衣裳,免得濡湿。听到荷蒉者的议论后,孔子为什么说“果哉!末之难矣”呢?荷蒉者的这番议论,使孔子感到此人隐退之意太过坚决,“末之难矣”就是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对他进行辩驳、责难的了,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附:

14·40子击磬①于卫,有荷蒉②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硁硁③乎!莫己知也,斯己则已矣。深则厉,浅则揭④。”子曰:“果哉!末⑤之难⑥矣。”

【注释】

①磬(音qìng庆):古代石制的打击乐器。②荷蒉(音kuì窥):挑着草筐。荷,肩扛,肩挑。蒉,草编的筐子,盛土用。③硁硁(音kēng坑):击磬的声音。④深则厉,浅则揭:穿着衣服涉水叫厉,提起衣襟涉水叫揭。这两句是《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的诗句。这里用来比喻处世也要审时度势,知道深浅。⑤:无。⑥:责难。

【译文】

孔子在卫国,一天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从门前走过的人。他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呀!”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你就只为你自己就是了。水深,就穿着衣服涉水而过;水浅,就撩起衣襟过去。”孔子说:“真果断呀,没有什么可责难他的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