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22|回覆: 0

[講古] 大明朝的高考題與高考狀元

[複製連結]
文史宴 發表於 2018-6-7 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沽名釣譽之徒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我們特別來談談明朝的高考和高考狀元。明代科舉使用的八股文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有其淵源。不過朱元璋的個人意願對八股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那就是只許從朱熹的【四書】注釋裏面找解釋來答題,意欲禁錮天下人的頭腦,而新科舉的第一個頭名竟然是黃子澄,結合其後來的作為來看,無疑給了朱元璋一個狠狠的耳光。祝學子們高考順利!

大司馬說

大司馬說

朱元璋的祖制如何限制了明朝的變革

朱元璋對建文帝寄予厚望,從沒想過傳位朱棣

建文帝敢削藩是因為有一把好牌,可惜打爛了

建文帝沒有敗給朱棣,而是敗給了朝中的內鬥

建文帝忙這事去了,耽誤了打朱棣

朱棣篡位的結果是恢復朱元璋的暴政

通貨膨脹極度變態的永樂盛世

海瑞並不無能,反而是堪比張居正的名臣

股,髀也。

髀,股外也。

渾言之,股、髀同部,其肉為股,其骨為髀——統稱為大腿。

在古代科舉考場,有一種作文方式,俗名『八股』,其誕生於1384年,據說為明太祖朱元璋和民間素有智名的劉基劉伯溫共同創造,有一明顯標誌,正文部分以四對八句工整的對偶句構成,其狀也鮮明,其形也卓異,開啟後五百餘年科場舉業文風定例。

然而,詳察之下,卻見其勢也蜿蜒,其情也峻險,一字有錯便可翻覆人生大局,是故明、清兩代多少俊彥嘔心瀝血在這八腿之辭,也未能窮盡這一文體的奧妙。

這也是另一類別的人間勝景。

八股的前身

1

百度將八股文上溯至唐代『帖經』,淵源實在牽強。『帖經』近似完形填空,給一段經文,帖去幾個字,請把帖去的字還原出來。另說有種默寫經文註疏的題型,當時名叫『墨義』,墨默差不多。這兩種題型僅僅和經有關罷了,但要說那就是八股文的前身,未免太看不起八股文了。

唐代分科,最高等級的進士科也會考帖經墨義,十題錯半,當場寫首詩,名為『贖經』,基本上不錯韻不犯諱能扣題的就能過。如果是明經科,錯半就直接該場黜落,沒詩可寫。

宋王安石改革科考,取消了進士、明經、明法等諸分科,只考五經,士子任選一經攻讀,考時自某一經中擇句讓士子闡述理解,這叫『經義』。宋經義側重章句訓詁之學,能把閱讀理解寫得越廣博越紛繁越好。

南宋衍生出經問,元代進化出經疑,朱熹撰寫的【四書集注】已經成為官方教材,考場上,經義以外增加了四書義,命題人並不要求士子恪守孔孟之道,或者說,是朱熹、二程認證的孔孟之道,反從經書中尋找可以設問、可以質疑的縫隙,嵌入合理的現世觀點,士子可獲得一定的闡發自由度。

第一場

【易】:『法象莫大乎天地』;『莫大乎聖人』。

【書】:『日宣三德』;『庶績其疑』。

【詩】:『釐爾圭瓚』;『天子萬年』。

【春秋】:『盟踐土 陳侯如會 朝王所』(僖公二十八年);『同盟雞澤 袁僑如會 豹及盟』(襄公三年)。

【禮記】:『凡三王教世子』;『恭敬而溫文』。

四書疑: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夫禹、皋陶於堯舜之道,其所以見知聞知者,可得而諭與?孟子又言伊尹樂堯舜之道,【中庸】言仲尼祖述堯舜。夫伊尹之樂,孔子之祖述其與見知聞知者,抑有同異歟?請察其說。

第二場

論:射禮論。

詔:擬漢光武封功臣為列侯詔(建武二年)。

誥:擬唐太宗以馬周為中書令誥(貞觀十八年)。

表:擬唐魏徵謝除侍中表(貞觀七年)。

第三場

策:古今立經陳紀(禮、樂、政令、學校、農桑、設官取士、鹽鐵漕運)。

這是明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會試考題,刊刻於萬曆元年的【皇明貢舉考】中記錄。第一場中,五經各兩道經義,四書疑即是經疑。二、三場不討論。這科最接近八股取士,可以直接比照題型體例,推斷八股文是由哪部分演變而來。

明初草創,各地急缺官員,朱元璋在洪武三、四、五年連開三科鄉試,洪武四年開首科會試,二月十九日開殿試。每科鄉試約得舉人五百名,三科一千五百人上下,會試得進士一百二十名,殿試得狀元吳伯宗。三科舉人全數為官。以上考試全都因襲元代制度。

科舉考場

科舉考場

科舉號房

而後,洪武六年,朱元璋下詔罷科舉,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重開,頭科分兩年舉行,甲子年鄉試,乙丑年會試、殿試。會試還設三場,第二場試論一道,詔、誥、表各一道,判語五條,還是公文寫作和公務能力考察;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能力不足的允許減兩道,與洪武四年第三場題型也沒有不同;變化重點出現在第一場上。

第一場蠲落了四書疑,設四書義三道,五經義四道,規定『四書義主朱子集注、章句;經義:【易】專主程朱傳義【詩】專主朱子集傳,【書】、【春秋】、【禮記】主如舊。』

『主如舊』的意思是,程、朱未注過的經,不得已只好採用古註疏和其他儒家的傳注。四書棄疑立義、總體增加題量以及程朱理學成為官方唯一指定教材,十二年後,變化就發生在這幾個方面。

這次考試被認為是八股取士的開端。

四書義、五經義即是八股文的載體。它們直接源自宋經義。

順帶一句,洪武十八年乙丑科會試,點中頭名為黃子澄。

最早的八股文

2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治道隆於一世,政柄統於一人。(破題)

夫政之所在,治之所在也。禮樂征伐,皆統於天子,非天下有道之世而何哉?(承題)

昔聖人通論天下之勢,首舉其盛為言。(原題)

若曰:天下大政,固非一端,天子至尊,實無二上。(起講)

是故民安物阜,群黎樂四海之無虞;

天開日明,萬國仰一人之有慶。

主聖而明,臣賢而良,朝臣有穆皇之美也;

治隆於上,俗美於下,海宇皆熙皞之體也。

非天下有道之時乎?

當斯時也,語離明則一人所獨居也;

語乾綱則一人所獨斷也。

若禮若樂,國之大柄,則以天子操之,而掌於宗伯;

若征若伐,國之大權,則以天子主之,而掌於司馬。

一制度,一聲容,議之者天子,不聞於以諸侯而變之也;

一生殺,一予奪,制之者天子,不聞於以大夫而擅之也。

皇靈丕振,而堯封之內,咸懍聖主之威嚴;

王綱獨握,而萬甸之中,皆仰一王之制度。(以上正文)

信乎!非天下有道之盛世,孰能若此道哉。(小結)

以上是明洪武乙丑科會元、殿試探花黃子澄的會試八股文,是明初僅存在世的八股文應試墨卷。題目出於【論語·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就本文簡單說下八股文最初的體例設計:

破題、承題、起講、結尾等部分已經齊備(好像是廢話);

還沒有充分使用『代古人語氣』法(俗稱『入口氣』)作為行文特徵(這部分要求作為題目的經文是誰說的,行文就要模擬誰的語氣,比如這篇是『子曰』,那就應該去模仿孔子);

起講之後的正文部分使用了十二個對偶句——比『八股』還多出了50%,功能段落之間用散句連接(『非天下有道之時乎』),另有起句的襯字(『是故』、『當斯時也』),都不算違背;

『禮樂』、『征伐』等語直接使用朱子集注裏面的解釋;

明顯帶有四、六句駢體律賦的形態,對偶句內太過簡短,用語多直接稱頌,說理能力不足;

文中直接出現了『諸侯』、『大夫』等語,還不算侵下(侵下的意思是,題目裏沒有『諸侯』、『大夫』則文中也不許有,題目的下一句乃至數句裏有這些用語,闡發經文的時候免不了要把類似的意思表現出來,那也不許把這些詞語直接在文中寫出來。如果題目是『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文中出現了『天子』,這就是侵上)。

可以知曉當時格式、內容方面還沒多少限制性因素,這時的文章還僅要求寫好就行。

八股文的前定式

3

據說,朱元璋很討厭『八股』這個形式,弘治三年庚戌科會元錢福說:『太祖初定舉業,有司擬格以進,見中間一比對一比,恚曰:「何故說了又說!」』因為皇帝個人好惡,洪武年間的經義文裏,分股對偶這樣的形式特徵,至少不會如黃文這般簡短易辨,有些文章不在乎是否對偶整齊,有些文章單股內句子呈散文化,同對兩股技術上精確對偶,通讀下來形式感卻沒那麼強。

舉個同題的例子。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會試分春、夏兩榜,春試主持者劉三吾,命題也是【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他寫的程文一篇(程文,出題考官先寫的格式範文),可與十二年前黃子澄的文章比較,摘取其中一段:

以言乎禮樂也,則其典掌於宗伯,惟天子得以行之,是以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而僭軌物於私家之堂者無有也;以言乎征伐也,則其法掌於司馬,惟天子得以命之,是以四征所以糾弗庭,九伐所以正邦國,而謀幹戈於邦域之中者無有也。

和黃文比起來,劉文更扼守朱注,『禮樂』、『征伐』二義都只依注闡發,一本正經甚至有些刻板地寫閱讀體會,不唱高調,行文樸拙,依『禮樂』、『征伐』來分股,對偶字數上非常齊整,技術能力非常高深,乍看之下卻不顯眼。

再舉姚廣孝【逃虛子集】裏唯一一篇八股文,也是洪武年間做的,題目出自【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也摘其中兩段:

凡好惡發於赤子之真,皆可通之天下。此聖賢之意,亦帝王之意,自謙也。

凡好惡為天下而飾,即非赤子之真。此雜霸之意,即盜跖之意,自欺也。

雖以聖人、帝王,而不能無雜霸之心,即不能無盜跖之心。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前兩段對偶,不算工整,第三段就前兩段推理發展出一階段性結論,句子散開,不再保持對偶狀態,視寫作時需要來處理形式,用語也不一味雍容讚頌,比起黃文顯得圓渾熟辣,氣質沉穩。

姚廣孝也是八股文高手

姚廣孝也是八股文高手

姚廣孝也是八股文高手

【明史·選舉志】對八股文的概括是:

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通謂之制義。

這是事隔三百年後的總結。

而實際上,明初八股文不追求排偶,代古人語氣法只是初創,尚未成熟定例,只有仿宋經義這條是設計初衷,昭然明懸。

而實際上,那些都是形式問題,八股文的核心在於,治本於心,讓科舉考什麼捆縛住世人的心,唯程朱主義,與每個人的政治前途和利益緊密關聯。

這時的八股文還不應叫做八股文,可以叫做前·八股文,或者乾脆就叫經義。這時的文體設計還是老老實實地使用程朱觀點解釋經文,先歸納出大綱,闡述大意,然後逐節釋義,臨場比的是背書能力和謹守方寸的心態。

這一時期科場八股只有黃子澄一篇留存下來,固然有朱棣攻破南京城後,曾擄掠六部,縱火皇宮,洪武、建文兩朝的會試卷子全都存放於禮部或皇宮內,一場兵火嗚呼哀哉的緣故,亦與這時期作文等於默寫傳注的寫法大有關係——言而無文,豈能行遠?

八股文的第一個頭名

4

作為首科會元,黃子澄有樁軼事,殿試上朱元璋問他年齡、出生在哪一年,據說他一緊張,奏對失儀,就變成了探花。

如果綜上所述,這則軼事可以讀成,朱元璋對這位試法改制後的首科會元不太滿意,有文有真相,十二個對偶句齊扎扎地戳眼睛,簡直就是何故說了又雙叒叕說。

要說故意點黃子澄來打皇帝的臉也未必。會試由禮部主持,幾百名舉子,每人寫十六篇文章(第一場七篇,第二場四篇+五判語,第三場五篇),每篇文章少則三百字,多則千字,閱卷也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前面說了,這時的經義文實在乏善可陳,突然看到黃子澄所寫的這樣對偶頻出、節奏紛快的頌體文章,印象很難不深刻。

遙想王安石改革考試,罷黜了詩賦取士,對經義文章的要求也都是明白曉暢說理透徹就行,可最終攔不住士子們在老王面前賣弄文筆——找找宋經義裏第一個大量使用排比、對偶的人,他就是八股文的直系遠祖,如果真能找得到的話。

黃子澄成為第一個在明八股取士考試中,使用了對偶句式而最終修成正果的人。會元,探花,已到了讀書人科舉場上可能追求得到的頂點,驅動着後繼模仿者紛涌而向這條路。朱元璋可以用一票否決權抵制黃子澄殿試折桂,但也不過是換了頂小兩號的帽子給他戴上。

洪武新科舉的第一個頭名黃子澄

洪武新科舉的第一個頭名黃子澄

洪武新科舉的第一個頭名黃子澄

黃子澄、齊泰、方孝孺後來成為明建文帝的輔政大臣,在削藩、靖難事件裏,黃子澄完美的反諷了朱元璋用【四書】朱子注來禁錮天下人頭腦的的選才思路。同時,朱元璋的一切用心,被最像他的崽子朱棣完美的繼承了。

【奉天刑賞錄·教坊錄】:

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鄧誠等於右順門裏口奏,有奸惡齊泰的姐並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守着,年小的都懷有身孕,除夕生了小龜子,又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奉欽(旨):小的長到大,便是搖錢樹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