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39|回覆: 0

[講古] 歷史上混得最好的高考狀元|文史宴

[複製連結]
文史宴 發表於 2018-6-9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趙希夷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我們繼續談考試,祝各位學子考好!明朝科舉的最高榮譽是三元及第,能得到這項殊榮的整個明朝也不過寥寥數人,其中有一人卻登上了內閣首輔的高位,並且堪稱一代名臣。本文講述此人的故事,順便聊一聊科舉制度。

三元及第——考生的最高榮譽

1

科舉制度作爲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自唐代形成以來,在宋朝達到空前繁榮,宋朝的名臣既能熟知政事,又有極高的品德修養,詩詞書法流傳後世。

元朝滅宋後,對科舉不太重視,長期以吏入仕,元朝對文化也不及對宗教熱忱,科舉取士不及宋朝。

明太祖振興科舉,洪武二年『令天下府、州、縣各建儒學』,洪武三年,即1370年,詔曰『自今年八月始,特設科舉,務取經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實相稱者。朕將親策於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正式確立了科舉新制,隨後便在京師行省各舉鄉試,錄取了大部分人,而且還詔令『高麗、安南、占城,詔許其國士子與本國鄉試,貢赴京師。』即允許藩屬國參加科舉考試,因此也錄取了一些藩屬國的舉人到京師參加會試。

明代的科舉考試制度特別完備,經過科舉制度選拔的廟堂人物,雖然言行中或有迂腐和愚痴,但骨子裡的傲氣和才氣依然洋溢,更多的是巧妙靈活的精彩,其中不乏銳意進取創新圖強的擔當精神,出來不少名臣。

元明清三朝進士題名碑林

元明清三朝進士題名碑林

元明清三朝進士題名碑林

藏今北京孔廟與國子監

明代的科舉制度不僅體現在高層的重視,體系的完備,在程序上還有特別的講究。明朝的科舉考試分爲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程序,三次考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爲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三元及第』,又稱『連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舉制度下古代讀書人渴望得到的最高榮譽,中國古代所有讀書人獲得過這一稱號者也寥寥無幾。

鄉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一個台階,鄉試的一個前提是必須參加由提學主持的院試,院試合格,就成爲了正式的官學學生,也就是所說的『生員』,俗稱『秀才』 。進入了士的行列,享受了一些國家給予的優厚待遇。取得秀才的資格 『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一個必要前提』。

鄉試『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屬於省一級的考試,鄉試的地點『直隸於京府,各省於布政司』鄉試每逢三年的子、午、卯、酉年的八月舉行,在傳統的民俗中,這四年屬於桃花年,在術數中,桃花同樣代表文學創作的靈感,由於鄉試是第一個級別,正常的考生年紀都比較小,這一個階段能寫出言辭優美的文章已經不錯,考察的著重點也不是對國計民生的處理能力,在初九日爲第一場。因爲在秋天舉行,所以又被稱爲『秋闈』 。

鄉試考試的主考人爲二人,同考四人,由翰林擔任,考官一般被稱爲『內簾官』,具有較高的地位及聲望。鄉試一共考三場,分別在八月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天進行,鄉試的時候,對考生有嚴格的規定:他們只能待在貢院的一個個號房裡,門被鎖上,吃住都在裡面,考完試之後才被放出,而且進去之前還要經過嚴格的搜身,以防止作弊。

鄉試考中的人成爲『舉人』,這就取得了參加下一階段考試即『會試』的資格了。便可參加第二年在京城舉行的會試了。

會試是明朝科舉考試的第二個台階,會試在京舉行,會試屬於中央一級的考試,在京城的禮部舉行,會試在明朝的科舉考試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直接決定了日後的命運,因爲如果通過了會試,就有了進入仕途的資格了,會試在辰、戌、丑、末年舉行,在每年的二月舉行,所以又稱爲『春闈』 。

同樣在民俗中,這四年被成爲天羅地網年,在這些年份,人們大多比較保守,這一階段考察的考生,估計已經不是行文言辭了,而要具備一定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會試地主考以及副主考都由翰林出身的人擔任,會試錄取的比較嚴格,大概是平均300人左右,錄取的人都稱爲貢士,可以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了。

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個台階,也稱廷試,在皇宮的奉天殿前,由天子親自擔任主考,當天就考完,考試的內容爲策論一篇,考察實際的能力,沒有淘汰的人,錄取的人稱爲甲榜,名次分爲三甲。給予相應的官職。

八股文與南北榜

2

明朝科舉考試的科目沿用了唐朝和宋朝的舊制『而稍變其試士之法』 。以四書五經爲主,在考試形式上最主要的是八股文,由明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訪宋經意,然代古人語氣爲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

八股文即是: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這就要求應試者不僅有才學,還要有應試的技巧。甚至捨本逐末,在應試技巧的壓力下,尋章摘句。

明太祖重視科舉值得肯定,但創製的考試之方法卻值得探討,這主要是由於洪武帝本身的文化素質就很牽強,再經過元朝入主中原,有宋以來的文明遭到了斷層,沒有完整的前例可遵循,所以,這種考試方法一開始就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挑戰。

早在南宋的時候,王十朋就說儒學的中心『古稱鄒魯,今稱閩越』,朱熹、葉適、陳亮等人皆是大賢,反觀與南宋對峙的金國,雖然也有崇儒的說法,但金國大儒麻九疇的知名度遠不及朱熹等人。南方士人的水平高於北方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在明代,更加顯著。

洪武三十年二月,明王朝迎來了其三年一度的科舉會試,在主考官的選擇上,洪武帝經反覆斟酌,終圈定了78歲高齡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爲主考。

劉三吾在當時可謂大儒,此人是元朝舊臣,元末時就曾擔任過廣西提學,明朝建立後更是多有建樹。

明王朝的科舉制度條例就是由他制訂,明初的刑法【大誥】也是由他作序,此外他還主編過【寰宇通志】,這是當下中國人了解當時中國周邊國家的百科全書。他與汪睿、朱善三人並稱爲『三老』,【明史】上更說他『爲人慷慨,胸中無城府,自號坦坦翁』,可謂是人品才學俱佳的士林領袖。選擇他爲主考,既是朱元璋對他本人的認可,也是洪武帝對這次科舉的期望。

但在放榜以後,出現了非常極端的現象,此次考試上榜的51人沒有一個是來自北方,而全部都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認爲考試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請求嚴查。

科舉放榜的黃榜

科舉放榜的黃榜

科舉放榜的黃榜

洪武帝得知後大怒,命侍讀張信、侍講戴彝、新科狀元一甲進士等十二人與考官共同複閱試卷,增錄北方籍優秀人才入仕。

經複閱後上呈御覽的北方人試卷文理不佳。第一輪調查結果出爐,上榜的51名考生完全是靠真才實學,而北方即便最優秀學子的試卷,答題內容都空洞無理,甚至出現了一些禁忌詞,因此斷定不存在錯判試卷的情況。

結論出來後,落榜的北方學子還是不死心,他們又找出其他的理由,認爲調查人員並沒有把北方優秀學子的試卷找出來,而是找了質量較差的試卷欺瞞朱元璋,朝中許多北方籍官員也紛紛支持這種說法,洪武帝聽後更加憤怒,要求重新選拔官員覆核試卷,而這次負責調查的官員都是北方人。

六月,洪武帝親自策問,取錄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試,以韓克忠爲第一名﹑王恕爲第二名﹑焦勝爲第三名,是爲夏榜。因所錄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稱北榜。

在南北榜事件中,洪武帝對於科考官劉三吾等人處理非常嚴厲,那一次的新科狀元甚至被車裂。洪武帝對於吳越是張士誠舊地非常不滿,而且大明初立,需要已經習慣了元朝統治的北方士人的擁護,爲了籠絡北方士人,出於政治正確,對秉公辦事,按照文章優劣爲唯一評判標準的劉三吾等人的處理政策,是赤裸裸的用政治權力干涉破壞自己創製的科舉制度,洪武帝身上的陰狠、暴劣的性格暴露無疑。如果說重視科舉值得肯定,創立的科舉制度有探討空間尚有情可原,但濫殺無辜就是恥辱了。

洪武帝的施政方針,導致明朝初年,對南方江浙地區的打壓。但饒是如此,在科舉中能夠奪魁的依舊是南方人。

鑑於此,明朝宣德年間,把全國劃分爲南、北、中三個區域,具體的劃分爲:南卷包括以下地區,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即今天的湖南湖北兩個省)、廣東,北卷包括以下地區,順天(即當時的北直隸,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地區),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即今天的陝西、甘肅、寧夏三個地區)。中卷包括:廣西、四川、貴州、雲南、以及當時稱爲南直隸地區的廬州和鳳陽、徐州、和州等三個府區。按比例進行錄取,對落後的北方地區相對照顧。

這毫無疑問增加了南卷考生中舉的難度,可明朝僅有的『連中三元』的幾人都是南方人,永樂年間,『連中三元』的李騏以及他的同母異父弟、亦爲狀元的馬鐸皆是福建人,另一位名聲大噪的『連中三元』者就是商輅了。

連中三元的商閣老

3

商輅出生於浙江淳安,自幼穎悟好學,才思敏捷,出口成章,鄉人稱奇,視爲神童。明宣宗宣德十年,商輅剛二十出頭,便在鄉試中一舉奪魁,獨領浙江省第一,明英宗正統十年,又在會試、殿試中高摘魁首,引起朝野上下一片震驚。

商輅日後累至少保,歷任兵部、戶部、吏部尚書,文淵閣、謹身殿大學士,死後贈太傅,諡文毅。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著作傳世。既是一位濟世的宰輔良臣,又是辭翰文章、滿腹經綸的才子。

商輅剛剛步入朝堂,就趕上了『土木堡之變』,侍講徐珵(即後來的徐有貞)主張避敵逃跳,拱手將京城送讓。此言當即遭到商輅、于謙等人的堅決反對。商輅凜然斥責,抗論於朝:『遷都則宗廟社移將誰與守?況聖駕一移,大勢去矣,宜急出榜曉諭』。主張堅守京城,安定人心。

經過一番激烈爭議,代宗(景帝)也傾向主戰,固守京師的決策乃確定下來。在北京保衛戰中,雖然于謙居功至偉,但也不能忽視商輅的運籌帷幄。

針對敵強我弱的形勢,商輅上疏發勒宣府、遼東,令總兵楊洪、曹義各選勁騎,刻期以援,與京軍配合,內外夾擊。在外協助于謙操練軍馬,整飭器械,爲戰守之具。此外,商輅還使人張榜敵營,懸購也先首級,以擾敵制勝。上述措施及時、詳備,有力地配合于謙指揮的戰鬥,爲捍衛京師起了重要作用。

景泰二年,商輅親自在邊地細緻查訪,理直氣壯疏呈景帝,一針見血指出邊防積弊,是『朝庭失於姑息,安於回循』的結果,把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並且提出了事態的嚴重性,『若朝庭失於姑息,安於回循,聽令各軍巧立游擊等項名色,將前項官軍占留在京,不行發遣,則邊境城池愈見空虛,如有賊情,將何備御?』他希望朝廷『逐一查究,不許各官仍前巧立名色,占吝阻當,違者治重罪』。請求朝庭派出得力官員,將邊地『勢要之家占種田地盡數分派於附近軍民爲業』。

洪武以來,允許明朝皇室、貴戚擁有自己的田莊已經成爲一種傳統,稱爲皇莊。這和此前的王朝是極其不同的,朱元璋設計的制度,部分直接承襲元朝,部分甚至比元朝更劣質,這種皇莊的存在,勢必在日後侵占民田。

『英宗時,諸王外戚中官所在,占官私田,反誣民占』、『今所謂皇莊者,大率皆國初牧心及民田耳。歲計之人,以內官掌之,以爲乘輿供奉。然國家富有天下,尺地莫非其有,倉稟府庫,莫非其財,而又有皇莊以爲己有,此固眾人所不識也』。

在明憲宗時期,這中情況尤其嚴重,憲宗本人的性格較爲柔弱,其母周太后卻很強勢,因爲強占民田,激起民變,周太后欲作鎮壓之舉,唯有商輅,凜然正色道:『自古至今,未有凍餒的太后。天子以天下爲家,何以莊爲?只有內官侵占民地,未有百姓敢侵占官地者。』在商輅的耿直下,憲宗也被迫做了讓步,他還更進一步,請求『清理三營草場,使軍民便於放牧,減退勢家莊田,使百姓便於耕種。』

針對憲宗朝,西廠橫行,商輅冒死上疏彈劾:『陛下委聽斷於(汪)直,直又寄耳目於群小如韋瑛輩。皆自言承密旨,得顓刑殺,擅作威福,賊虐善良』。把矛頭直指憲宗,置個人生死於不顧。

商輅鐵骨錚錚,具數汪直罪責:『內外文武重臣,托之爲股肱膂者也,亦皆不安於位;百司庶府之官,資之以建政之事也,舉皆不安於職;商賈不安於市,行旅不安於途,士卒不安於伍,庶民不安於業。』但憲宗很難稱得上是英主,在幾番扯皮推諉後,西廠得以復設,商輅也被憲宗疏遠。達不能兼濟天下,以利社稷,商輅不願同流合污,成化十三年七月,毅然辭官歸田。

高考狀元——商輅

高考狀元——商輅

混得最好的高考狀元——商輅

八股文也能考出英才

4

在奪門之變時,石亨等人曾經想拉攏商輅,污衊于謙,被商輅拒絕,石亨等人乾脆將商輅作爲于謙的同黨,貶出朝廷。

明英宗復位後,其實是知道商輅的功勞的,商輅在北京保衛戰的表現姑且不論,自己被送還北京的時候,也是商輅第一時間趕到了居庸關迎接,在立儲事件中,商輅也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所以,明英宗自己雖然未能再啟用商輅,但明憲宗即位後的成化二年冬就被起用。

商輅臨行入京,借眼前怒放的寒梅,賦詩抒懷,『玉骨冰肌不染塵,雪霜深處倍精神,莫言歲晚無生意,南北枝頭總是春。』即表明要保持自己的傲骨,又對自己復出,治理朝政的前景充滿信心。

不同於空手談心性的形而上的一般士人,商輅似乎更加注重事功,他曾說:『貨財軍國仰給,不可一日無者也。』認爲財政經濟是立國之本,社會安定的最基本因素,在此基礎上,他對土地政策尤爲關注,他喊出了『減退勢要莊田,使百姓便於耕作,以資生理』的口號,他徑直向皇帝指出,不能聽任豪強『恣意睃削』,以致下人困苦。

可事實上皇帝也參與了兼併土地,置設皇莊。土地關係不合理是社會危機的主要根源。商輅呼籲皇帝『天子以天下爲家,要用皇莊爲?』這一政治主張是商輅民本思想的體現。

商輅的時代,正是程朱理學大行其道的時候,他本人連中三元,憑藉的也是程朱理學。但商輅似乎對程朱理學並不狂熱,他身上體現的更多的是傳統儒學的印記。

『修身爲治國之本』是商輅一貫強調的。他曾說過:『圖治莫急於用賢,用賢莫急於修身。』這是儒家【禮讓·大學】思想的翻版。商輅所謂的『修身』雖然本質上未能脫出前人窠臼,但也有它的合理性的一面。

此外,他還將昌衰治亂歸結於人事的進步觀。商輅認爲『始勤終怠者,眾人之常情;慎終於始者,聖人之要道。』所以,治功著就要求帝王有常德。統治者的勤怠與王朝的興衰治亂直接相關。這種觀點真實地反映了歷史發展的某一側面。

商輅把『唐虞三代』之治奉爲至論。儘管他曾對漢、唐、宋的社會治理表示過讚賞,如他認爲『宋之韓(琦)、范(仲淹)、富(粥)、歐(陽修)有以輔盛治於前,周(敦頤)、程(灝、頤)、張(載、栻)、朱(熹)足以斷絕學於後,中國致文明之盛』。但尤不能比跡於唐虞三代。他眼裡的唐虞三代之世,是『百姓昭明,萬邦協和,而黎民有於變之風,百工惟時,庶績咸照,而萬邦有咸寧之效』。如此一比附,『漢唐宋之君風斯下矣』。

他們心儀嚮往『聖治』,以爲理想之途,與現實多有抵悟,如孔子推崇『文王之道,周公之禮』。認爲周禮之不行天下,乃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沿習爲常,固守『傳統』。推照後世,唐之祟漢,宋之尊唐,大率如此。商輅敬仰『唐虞三代』之風,無非追之彌遠而己。

按照錢穆先生所言,明清二代才是真正的專制高壓,在這種局勢下,商輅的政治生涯中仍然不乏直諫的壯舉,英宗復辟,他因此遭誣罷官,歸田十年,憲宗時又冒死上諫『罷汪直、斬韋瑛、革西廠』等等,對時政多有改良,被譽爲『一代賢相』。但在反覆進諫憲宗,沒有效果的時候,商輅也沒有表現出『死諫』,反而有一種『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覺。

在風行『存天理,天人慾』的理學盛期,『民欲』思想尤顯可貴。商輅還強調民心的重要性,他以國家興衰,君王受擁戴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民心向背。失去民心,君王成了獨夫,『雖一夫之寡,一婦之愚,亦能勝我矣。』商輅思想中,最熠熠生輝的就是關於『法治』思想了,商輅面對當時『有法不該充軍而充軍者,有罪不致死而死者』的濫刑現象,提出了『罰當罪,則人心服,一有不當,則人心不服。』他希望皇帝謹慎刑罰,『使人無偏私枉濫之議,則公道彰,法治正矣』。

科舉制度下,人們印象中培養出來的人都是不切實際的文人,也被人詬病說壓制了科技人才的出現,思想上也沒有特別的大家。但科舉制一開始選拔人才的著眼點就不是效率,而是公平,每個國家立國以後,從戰亂中恢復到正常,對天才的呼聲會越來越少,而是甄別出具備能力平均而又實用的特質的人。

從商輅包括日後的張居正等人來看,科舉制並不是培養不出令人稱道的特別出色的人才。明代科舉雖然在答題的標準檔案方面有意禁錮思想,但也不能盡數扼殺天下之英才。

科舉制度乃是中國貢獻給世界最好的制度,馬克思韋伯現代官僚制的理論基礎就是通過考試選拔出合適的文官,滿清廢科舉而猝亡,就是忽視了科舉爲不具有貴族身份的人士提供了參政機會,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促進了官僚體制的進一步成熟,爲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成爲中華帝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社會若想穩定,必須維持一種寒門進入精英階層緩慢而又持續不間斷的局面,科舉就是實現這種局面的最佳手段。

在新文化運動以來,溫和的如胡適等人主張『重估一切傳統文化的價值』,激進的通過非議科舉,來攻擊與科舉有天然聯繫的儒家,實際上是忽略了科舉的很多正面意義,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