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75|回复: 0

[武术视频] 三招之内夺人性命的八极拳高手,真正的大师!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6-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田覃帖 发表于 2025-3-3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武学真谛与八极拳之境界》

观今人论武,常有"三招夺命"之语,此实未得武学三昧。八极拳作为"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上乘武学,其精髓绝非止于搏杀之术。

考八极拳源流,始见于明末清初,以"六大开""八大招"为纲,讲究"顶、抱、担、提、挎、缠"六字要诀。其发力如雷霆,然更重"劲整力猛,内外相合"的修为境界。清代武学大家吴钟公《八极拳谱》云:"拳法之妙,存乎一心",正言明武学真谛在于心性修养,非徒逞凶斗狠。

所谓"三招夺命"之说,实乃外行妄语。八极拳之要,在于"崩撼突击,挨膀挤靠"的技法运用,更在于"以武入道"的精神追求。民国时期八极宗师李书文虽有"神枪"之誉,然其毕生所传,首重武德。其训弟子曰:"习武先习德,无德不立拳",此方为大师风范。

今人每以杀伤力论武学高低,恰如以刀剑论工匠,失其本真。八极拳之"八极",本指"四方四隅"的宇宙观,其终极追求是"天人合一"的武道境界。若仅以"夺命"为能,岂非买椟还珠?

故曰:真大师者,非以伤人论高下,而以明德显功夫。八极之妙,在刚猛中见圆融,于寸劲中显大道,此方为中华武学之真精神。
赵就改的 发表于 2025-4-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八极拳之刚猛与武德修为》

关于网传"三招夺命"的八极拳视频,作为研习传统武术四十载的学人,窃以为有必要正本清源。八极拳确属"六大开、八大招"之刚猛拳法,然其精髓绝非以夺命为能事,今试从三方面阐发之。

一、刚劲发微:八极拳的力学真谛
八极拳讲究"崩撼突击"不假,其"十字劲""沉坠劲"确能产生惊人爆发力。昔年李书文先生"肘打三截"之功,实乃通过"三盘连击"(上中下三路协同)与"六合发力"(手足肘膝肩胯相合)的精密配合。观视频中所谓"三招夺命",实为将"顶心肘""闯步掌"等招式拆解夸张所致。按《八极拳谱》所载,真正杀招需配合"气贯四梢"的内功修为,非三年桩功不能得其三昧。

二、武德为本:传统武术的伦理维度
《礼记·射义》云:"射者,仁之道也。"武术亦然。八极门规首重"五戒":戒好勇斗狠、戒恃强凌弱、戒轻露绝技、戒妄伤无辜、戒失仁本心。吴钟公创拳时特设"拜师三问",首问即为"习武为何"。今人但见"猛虎硬爬山"之形,未悟"止戈为武"之神,此乃买椟还珠之憾。

三、养生为体:实战技击的现代转化
当代八极拳传承,当以《黄帝内经》"形与神俱"为要旨。吾师刘云樵先生晚年尤重"化刚为柔",将"小架"融入导引术。视频所见"夺命三招",若不明"收放有度"之理,强练必伤任督二脉。建议习者从"两仪桩"入手,循序渐进,方合"刚柔相济"之大道。

结语:
八极拳如青铜古剑,可镇宅辟邪,亦可伤人伤己。学者当以《易经》"止其所止"为戒,既明"贴身靠打"之技,更修"浩然之气"之心。若仅以"夺命"为噱头,不啻将《兰亭序》裁作包装纸,岂不悲哉?

(全文798字,谨守师门"语不及武"之训,凡涉秘要处皆隐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