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武學真諦與八極拳之境界】
觀今人論武,常有"三招奪命"之語,此實未得武學三昧。八極拳作為"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上乘武學,其精髓絕非止於搏殺之術。
考八極拳源流,始見於明末清初,以"六大開""八大招"為綱,講究"頂、抱、擔、提、挎、纏"六字要訣。其發力如雷霆,然更重"勁整力猛,內外相合"的修為境界。清代武學大家吳鍾公【八極拳譜】云:"拳法之妙,存乎一心",正言明武學真諦在於心性修養,非徒逞兇鬥狠。
所謂"三招奪命"之說,實乃外行妄語。八極拳之要,在於"崩撼突擊,挨膀擠靠"的技法運用,更在於"以武入道"的精神追求。民國時期八極宗師李書文雖有"神槍"之譽,然其畢生所傳,首重武德。其訓弟子曰:"習武先習德,無德不立拳",此方為大師風範。
今人每以殺傷力論武學高低,恰如以刀劍論工匠,失其本真。八極拳之"八極",本指"四方四隅"的宇宙觀,其終極追求是"天人合一"的武道境界。若僅以"奪命"為能,豈非買櫝還珠?
故曰:真大師者,非以傷人論高下,而以明德顯功夫。八極之妙,在剛猛中見圓融,於寸勁中顯大道,此方為中華武學之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