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30|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印地佛教教派簡史

[複製連結]
何新文史 發表於 2018-6-11 10: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佛學研究(8)

印地佛教教派簡史

佛陀

佛陀

  自佛陀入滅以後,印度佛教經歷『部派佛教』、『大乘中觀』、『瑜伽派』、密教等次第演化。茲根據國內外前人之研究,簡述其演變概況如次:

  一、原始佛教

  瞿曇佛陀於公元前463年在迦毗羅衛城(梵Kapilavastu ,巴Kapilavatthu)誕生,自三十五歲悟道,至公元前383年入滅。佛陀平生述而不作,沒有寫留任何佛經。其生前對弟子之教示,於滅度之後,由弟子們結集傳述之。

  這一段時期之佛教,稱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

  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弟子們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佛經『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等,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

  【四諦】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除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寂靜』的學說。

  諦,梵語satya,巴利語sacca,審實不虛、即真理之義。

  四諦,即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人生中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佛陀所知見宣講,故稱四聖諦。

  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集諦即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滅諦即關於如何滅盡苦諦、集諦,達到圓寂涅槃之真諦。道諦即關於正見正思維之八正道之真諦。

  四諦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

  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慧三學以及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原始僧團】

  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不平等制度。因此,他所創立的佛教僧團,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接受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為弟子,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居士。以出家之比丘及比丘尼為中心,再加上在家之信士、信女而構成佛教之僧伽(梵文sam!gha ,巴同)集團。

  這個教團不承認造種姓制度,雖是賤民出身之比丘,只要其出家受戒之年資高,則在僧團的位置即高於貴族出身的比丘之上。

  此外,教團亦經常為在家居士解說布施、五戒、生天論等法。

  【原始佛經】

  佛陀說法,弟子最初乃以記憶或誦讀互相傳授,其後始以巴利語撰寫。

  原始經文中最古老的是【經集】(巴利文Sutta-nipa^ta )、【法句經】(巴利文Dhamma-pada )、【如是語經】(巴Iti-vuttaka )、【無問自說經】(巴Uda^na )等。以上諸經及律,皆被信徒承認為佛陀本尊所說之法。至於此中是否雜有弟子的言論在內,則也無法判別,對此經典,均以『原始佛經』名之。

  原始佛經之思想立場,乃在現實生活中認識『苦』,了解苦之根源為無常變遷,主張一切存在之物並無一主宰的我存在,而樹立『無我』之觀點。

  無我的現象世界即由『緣起』而生,故佛以『十二因緣』說明緣起的道理。

  二、佛教僧團的分裂

  佛陀入滅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83年前後),印地佛教僧團分裂為二,成為改革派之大眾部及保守派之上座部兩個部派。

  1、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

  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本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

  [附註:

  據北傳佛教資料記載,最初的分裂原因系由於大天(梵名Maha^deva )提倡五事新說。據南傳佛教資料【錫蘭島史】(島王統史,巴Di^pavam!sa )、【大王統史】(巴Maha^vam!sa )記載,則謂由於跋耆族(巴Vajjiputtaka )之比丘倡導十事新說而造成分裂。

  大天為摩偷羅國(梵Mathura^ )出身之比丘,於華氏城(梵Pa^t!aliputra )宣揚佛教。他在阿育王所建之雞園寺(梵Kukkut!a^ra^ma )提倡五事新說,保守派長老斥其為妄語,僧團因此分裂為二。

  大天所提引起分裂的五事指:

  (1)余所誘(餘人污染衣)。阿羅漢仍抵制不了天魔之誘惑,而有夢遺之現象。

  (2)無知(無明)。阿羅漢等四果猶有『不染污無知』。

  (3)猶豫(疑)。已經證四果之聖者,對於佛法諸諦尚有疑惑處,並非完全徹悟無疑。

  (4)他令入(他度)。若干阿羅漢證果時,必須由他人(如佛陀)印證、提醒,才能對聖道真正悟入。

  (5)道因聲故起(聖道言所顯)。修行者若修習出世智慧之聖道,必須至誠唱念『苦哉』之語,才能使聖道現起。

  這是關於修行與達到佛性的分歧。跋耆族比丘所提倡之十事則皆為關於出家生活的瑣碎小事,乃指:

  (1)角鹽淨。可以蓄鹽於角器中。

  (2)二指淨。如未吃飽,可以於規定時間後經二指量(日影)之時間內,繼續進食。

  (3)他聚落淨。即在一食之後,仍可至另一聚落復食。

  (4)住處淨。同一教區內之各群比丘,可以在各居處舉行布薩。

  (5)贊同淨。於眾議處決之時,若得應到比丘之同意,則雖應出席之總人數仍然不足,仍可舉行羯磨。

  (6)所習淨。可以隨順和尚阿闍黎之常習。

  (7)生和合(不攢搖)淨。可以飲食未經攪拌去脂之牛乳。

  (8)飲闍樓□淨。可以飲用末發酵或半發酵之椰子汁(即闍樓□)。

  (9)無緣座具淨。縫製坐具可以不貼邊,大小隨意。

  (10)金銀淨。可以接受金銀的布施。

  跋耆族比丘倡導十事新說時,反對他的耶舍比丘得到離婆多長老(梵Revata ,巴同)之援助,在毗舍離城舉行僧人大集會,一致決議新說不合法,故稱之為『十事非法』。

  此次之集會,同時亦為再一次律典結集大會,參加比丘共七百人,故稱七百結集。 ]

  公元前280至230年之間,主張革新派的比丘成立一新的派系,佛門分裂由此開始。加入革新派的人數很多,故新派又被稱為『大眾部』(梵Maha^sam!ghika ,巴同)。

  原始佛教長老上座們之保守派,即稱『上座部』(巴Therava^da )。

  【 關於部派分裂原因的另一種說法】

  關於部派佛教兩部分因爭論而發生分裂的原因,訶梨跋摩在【成實論】則概括為由於對以下論題的分歧。即:

  1、人的再世有無?2、一切法有無?3、中陰(輪迴的主體)有無?4、頓悟或漸悟?5、羅漢是否有退?6、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7、未受根業是否存在?8、佛是否在僧數?9、在無人我(靈魂)?等。]

  【上座部的教義】

  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

  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

  上座部於佛陀入滅後三世紀,亦即公元前183至83年之間,又分裂為本上座部與說一切有部(略稱有部)兩個部派。

  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上座部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雪山部),說有部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

  說有部以迦濕彌羅為根據地,發展成一大勢力。有部之下又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山住四部。

  到佛陀入滅後三世紀,有部又分裂出化地部,再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

  佛陀入滅三世紀末自有部又分出飲光部(善歲部);佛陀入滅四世紀又自有部分出經量部(說轉部)。

  故原來的有部即稱為根本說一切有部,而上座部本末一共成立十一個部派。

  在公元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一次大規模的佛法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的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

  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象(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

  上座部認為阿羅漢即佛,持有『由於修行而證得羅漢果者如佛一般』之看法。

  根本說一切有部之特徵,不同於根本上座部之重視經與律,而特別重視論部。

  說有部曾編輯【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六足論】等論書,主張我空法有、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強調一切存在之物皆為實在,故被稱為『說一切有』。

  【大眾部的教義】

  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淨說』。

  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

  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部派佛教認為佛陀乃是一種人格之超越者,而加以崇拜。主張佛的肉身異於常人,常人即使修行而證得阿羅漢果,於現世亦無法與佛相等。

  [附註:大眾部於佛陀入滅後二世紀又分出一說、說世出及雞胤等三部。此後陸續又分出多聞部、說假部二派。繼之,又分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三個部派,本末一共成立九個部派。]

  大眾部革新之風氣極盛。由於大眾對佛陀懷有很深的敬意,故促使大乘佛教產生,並形成新的勢力範圍。 部派佛教是小乘佛教。

  三、大乘佛教的興起

  【菩薩眾教義】

  與部派佛教平行之大乘佛教,產生於公元以後時代。在此之前,有許多在家信眾(居士)組成之集團,稱為菩薩眾僧團。

  菩薩團於阿育王之治世(268 B.C.~232 B.C.)前後開始出現,以印度各地之佛塔(梵stu^pa ,奉祀佛陀遺骨之塔)為中心而集結成團體。區別於比丘組成之僧伽團體,這個團體自稱為菩薩眾(梵bodhisattva -gan!a )。

  『眾』(行會)本為商人之組織。菩薩團中多數人員為都市中之工商業者,故也以眾稱名。此一佛塔信仰團體,發展到後來即成為大乘佛教教會。

  【大乘佛教教義】

  在部派佛教流行時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開始產生和傳播。當時一些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對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參加這些教團的有出家的導師(僧侶)也有許多在家的支持者(俗人)。

  他們中間一部分人為了修持和傳教的需要,編輯了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最初為般若系經典,以後又有【妙法蓮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和【無量壽經】等出現。這些經典闡發了空、中道、實相、六度、菩薩道、多佛、三乘分別和一心本淨等等思想。

  [附註:佛塔信仰之菩薩團眾,編集出他們信奉的經典,首先有完成於公元初年之【般若經】,其次有【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

  大乘佛教之基本思想為『空』(梵s/u^nyata^ )。所謂『空』,原指『什麼都沒有』或『什麼都沒有之狀態』,亦即認為於此現象世界中,沒有任何可以執着之物,所以除非能抓住能生存之東西,否則就不能說是真正存在。就存在本身而言,仍須透過眼前之事象方能把握,此外別無他途。

  【法華經】中主張『一佛乘』之說,另又舉出『二乘作佛』之思想。所謂『二乘』乃聲聞、緣覺,亦即指傳統教團中之比丘。二乘作佛,概謂僧人教團中之比丘們皆應歸於菩薩道。

  【法華經】又主張『久遠實成之佛』(即指久遠以前就存在,並且擁有無量壽命之佛),【無量壽經】則說『無量壽命之佛』。兩者同樣說明其存在之根本,源於有永遠不滅之生命,即稱為佛。

  【般若經】之空,乃就哲學立場而言,而此處所說之空,則自宗教觀點來看。【維摩經】以戲劇結構來強調菩薩道精神之偉大,遠超過比丘之立場。

  【華嚴經】則出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大世界觀。其中不論任何說法,皆以大乘之名而擴大人生觀及宇宙觀,此即其立論根據。]

  【印地大乘佛教的兩大教派】

  大乘佛教之下包涵兩個主要教派——中觀派和瑜伽行派。

  一、 中觀派:

  大概在2世紀形成,創始人是龍樹,經提婆、羅睺羅跋陀羅傳至佛護和清辨時,因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

  中觀派發揮了般若經中的思想,認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關係(緣合)和一種假借的要領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沒有實體(無自性)。對於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證悟上述空性的『真諦』,但是對於被無知(無明)覆蓋的凡夫仍應導以『俗諦』,即承認世界相對存在的真理。

  [ 附註:中觀派以龍樹『中論』為根柢宣揚般若空觀。中論之說法為覺悟一切之存在皆源自緣起性(相互依存之關係),不主張『無』,亦不主張『有』,而主張真空中道之正觀。

  龍樹之門人提婆(梵A^ryadeva )著【百論】等書以破斥外道及小乘教義。羅侯羅跋陀羅(梵Ra^hulabhadra )則注釋【中論】中『八不』之意義。

  笈多王朝時代初期,有梵志青目所撰【中論本頌】之注釋、婆藪開士之【百論本頌】注澤本。

  其後,四至五世紀出現佛護(梵Buddhapa^lita )之系統稱為具緣派(梵Pra^san%gika )。清辨(梵Bha^vaviveka )之系統稱為依自起派(梵Sva^tantrika )。此即中觀派分出之二大派系。

  此二人皆為僧護(梵Sam!gharaks!ita )之弟子,此外又研習龍樹之學。佛護主張緣起諸法之畢竟空,清辨強調自俗諦門觀緣起法皆無自性不可得,若自真諦門看,則主張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

  佛護的具緣派之派系中,於七世紀間有月稱論師(梵Candraki^rti )出,著【中論注】,其教勢遂盛。]

  二、瑜伽派:

  系以彌勒(梵Maitreya ,270~350 頃)為開祖之學派。相傳【瑜伽師地論】(梵Yoga^ca^ra -bhu^mi )、【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現觀莊嚴論】等書即為彌勒所撰。以般若空之思想為本,以瑜伽行(調息,攝心,令之與正理相應之修行)為基礎,建立唯識說(一切存在皆由心識之變現,主張唯有心識才是實在的)。

  瑜伽行派興起於4~5世紀間,因強調瑜伽的修行方法並以瑜伽行總括全部佛教教義而得名,該派的理論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主要經論是【解深密經】、【瑜合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

  由於自性清淨,而有『如來藏緣起』之思想。

  無著(梵Asan%ga ,310~390 頃)為瑜伽派第二祖,著【顯揚聖教論頌】、【攝大乘論】(梵Maha^ya^na -sam!graha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梵Maha^ya^na^bhidharmasamuccaya )等書,而確立瑜伽派。

  其弟世親(梵Vasubandhu )著【唯識三十論頌】(梵Trim!s/ika^ -ka^rika^ )、【唯識二十論頌】(梵Vim!s/atika^ -ka^rika^ )、【攝大乘論釋】等書,宣揚瑜伽唯識之說。

  世親學系後來乃分為陳那(梵Digna^ga )與德慧(梵Gun!amati )二大系統。陳那為印度因明邏輯學之集大成者。

  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稱為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是後期瑜伽行派的先驅。

  陳那的後繼者有護法和法稱,護法發展了世親和陳那的唯識學說,法稱發揮了陳那的因明學說。瑜伽行派認為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人們的認識主體即『識』所變現出來的,提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

  瑜伽派把識分為三類八識,而把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藏識)看作是現象世界(現行)的根源(種子生現行),所以名之為『所知依』。

  瑜伽派又把一切存在現象分為『五位百法』。另外還闡揚五種姓說,認為有一種『無種姓』的人,畢竟不能成佛。

  大乘佛教中、後期,大論師輩出,並有龐大論書著作出現,佛教的美術、建築等方面亦大受影響。不久,大乘佛教傳至西域、中國、日本,而產生獨特之大乘佛教文化。

  四、密教 的興起

  7世紀中葉,佛教吸收印度教法術,而產生密教。

  6~7世紀,印度教在中印度和南印度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具有佔優勢的地位,從玄奘的記述中,可知對濕婆、毗濕奴、梵天的崇拜極為盛行。8~9世紀間商羯羅創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論上得到重大發展,與佛教理論進行競爭而空前地盛行。

  這個時期,信仰伊斯蘭教之阿拉伯人佔領中亞,進入印度河流域,開始對印度地區推行伊斯蘭化。印地各小邦諸王及人民由於反抗意識,而努力保持本土宗教之印度教

  於此政治背景下,佛教認為與印度教妥協乃保存佛教本身之最妥善方法,遂開始吸收印度教民間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東印度,出現了大乘佛教與印度教結合的新教派金剛乘和易行乘等,手下秘密傳授。

  此前公開傳播的佛教被看做顯教。而中觀派和瑜伽行派融合後,作為密教世界觀的基礎而繼續存在,同時吸收印度教的密法作為超度的法門。密教的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密集經】、【喜金剛經】、【勝樂輪經】、【時輪經】等。

  密教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壇場、儀軌和各種神格信仰為主要特徵。密教的儀軌極為複雜,對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皆有嚴格的規定,主張修『三密』,即手結印契(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

  公元8~9世紀以後,顯教的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又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入侵和傳播,重要的佛教寺院被毀,僧徒星散。佛教在印度地區迄13世紀初,一蹶不振趨於消亡。

  公元12世紀末,伊斯蘭教徒侵入到佛教中心地(比哈爾一帶)。佛教徒基本都融入印度教中。伊斯蘭教軍隊屢次入侵,徹底摧毀佛教寺院,僧徒逃往國外。至此以後,佛教在印度基本消聲匿跡。

  於是此後,佛教的中心地區,由印度地區而轉移到了中國(北傳佛教)和東南亞(南傳佛教)。

(愚痴居士何新,2016)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