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狗 編者|陳露 編者按:關於明亡之緣由,歷來眾說紛紜,或歸於黨爭、或歸於閹禍、抑或歸於軍隊腐化。然後由經濟層面切入的議論,卻為數不多。本文能從開糧納中的改革切入,探尋導致明末軍費浩大之緣由,實使人大受啟發。
大司馬說
西元1644年4月,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進北京,崇禎帝吊死煤山,享國276年的大明王朝滅亡。 大明滅亡的原因,歷來有很多說法,或曰亡於萬曆,或曰亡於閹黨,或曰亡於流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明的滅亡,與財政破產關係非常大,沒錢安撫流民,沒錢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沒錢和後金開戰……崇禎帝在最後的日子裏,連宮裏的金銀器皿乃至銅壺都拿出去當掉充作軍費,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沒錢,是大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大明為什麼沒錢呢?其實這個禍根,早在大明弘治年間就種下了。 開糧納中——大明鐵騎的保障 1 明朝初年,蒙古人儘管敗退到漠北,勢力還是很強大的。俗話說漢墓唐塔朱打圈,大明王朝為了保衛邊境的安寧就採取了『打圈』的辦法: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裏邊境設立軍鎮,以防範蒙古入侵。起初設置了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後來增設了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弘治年間再增設太原、固原二鎮,是為『九邊重鎮』。
大明九變重鎮
大明九變重鎮 軍鎮設立了,有城有人還不夠,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最重要的糧食問題得解決。但是明初百廢待興,維持邊境幾十萬兵馬的人吃馬喂,對大明王朝來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朱元璋也不敢給亂世過後的百姓增加太沉重的負擔。 洪武三年,大臣楊憲給朱元璋提出了納糧開中的建議,具體來說就是:政府根據邊鎮需要軍糧數目在民間招標,中標的商人往邊境軍鎮運糧,糧食運到以後政府給商人頒發鹽引,然後商人憑鹽引領取食鹽,再到指定地區販賣以獲利。 這種方法得到了朱元璋的批准,先在大同鎮試點,很快推廣到全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實開中制度是宋朝就開始有的,不過宋朝的鹽引不是用糧食換的,而是要花錢買。 明朝開中制比宋朝開中制的優越性在於調動了百姓運送軍糧的積極性,不足之處就是讓利給鹽商,減少了政府的收入,但是在明初,總體來說還是利遠大於弊。故【明史·食貨志】曰:『有明鹽法,莫善於開中。』
製鹽圖
製鹽圖 開中制的施行,為明朝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孫子說過:『凡興師十萬,出征千裏,百姓之費,公家之奉,費日千金。外內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成祖朱棣五次北征,大大削弱了蒙古的力量,保衛了大明邊境。這幾次戰爭耗費軍糧馬草無數,但是沒有造成漢武帝時期那麼極端的民怨沸騰的局面,開中的功勞是無與倫比的。 同時,開中制的有利之處遠不止節約國力民力,還促進了邊境的開發。開中制一出,商人為了節省運糧成本,招募大量農民在邊境附近開荒種地,充實了帝國邊境,對國家的邊區開發有積極意義。 所以,嘉靖時大臣說:永樂年間有的軍鎮,『鹽一引輸邊粟二斗五升,是故富商大賈悉於三邊,自出財力自招遊民,自墾邊地自藝菽粟,自築墩台自立堡伍,歲時屢豐菽粟屢盈。』商人不但自髮帶人到邊疆種地,還自己設置報警台和巡邏隊,成為政府邊防軍的有效補充,為國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開中折色——功在當代害在千秋 2 納糧開中是個好政策,然而,再好的政策如果執行出了偏差,也起不到好效果。最典型的就是王安石變法,有的政策雖然不錯,但被一群貪官污吏變成了貪污腐敗的工具。開中制經過多年的實施,也出現了很大問題,跑偏了。 開中制跑偏的原因,還是在大明政府。大家都知道,食鹽和食物、水、空氣一樣,對人體來說不可或缺,就像癮君子的毒品,如果不考慮外部因素,我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這就意味着巨額的利潤。 明政府實施開中制,也正是用這『巨額的利潤』吸引商人的。可是開中制實施時間一長,明王朝剎不住車了,對這個好政策過度使用了,鹽引超發了。 本來頒發鹽引,要根據運糧的成本和食鹽的利潤決定糧食與鹽引兌換比例,鹽引的數目要根據食鹽的產能決定,所以食鹽的產出限制住了能往邊境運多少糧食,但是大明政府卻經常不考慮這個關係兌出大量鹽引。 此外,大量皇親國戚貴族官員利用權勢侵佔鹽引。明政府本來規定『監臨官及四品以上官員家人不許中鹽營利』,但是當時的官員就知道用親戚的身份侵佔鹽引;皇室在這方面更不檢點,有仁君之名的明孝宗都多次賜給皇親國戚鹽引,其他皇帝可想而知,這叫『占窩』。 這些做法導致很多商人空有鹽引而無鹽可支,只能在鹽場等着取鹽,這叫『守支』。由於開中制被破壞,無鹽的情況愈演愈烈,成化末年,僅兩淮鹽場就有五百餘萬引鹽無法支取,甚至有守支數十年的情形,大大打擊了商人的積極性。這種情況下,做開中鹽生意的商人就越來越少,邊境糧食也遇到了危機。
古代軍糧運輸
古代軍糧運輸 其實這種問題也能解決,按量兌換鹽引,大力打擊『占窩』都是有效手段,關鍵不在政策,而在執行。但是大明朝採取了一個最壞的辦法。 弘治五年(1492),戶部尚書葉淇提出納銀領取鹽引的辦法,被孝宗皇帝批准,這就是『開中折色』。從此,商人不再需要往邊境運糧,只需要繳納銀兩,就可以做食鹽生意了。這個方法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年之內,國庫增收白銀百萬兩。 然而,葉淇變法違背了開中制的初衷:納糧開中解決的是軍糧問題,納銀開中解決的是國庫收入問題。更重要的是,大明王朝為了這百萬白銀的眼前收入,把軍糧問題拋諸腦後,更不要說開中制引起的農民實邊等連鎖反應了。當然,弘治時期明王朝的邊患不厲害,更嚴重的後果要在女真崛起以後才能看到。 拖垮大明的財政危機 3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告天地,起兵反明,開始了大明與後金幾十年的邊界戰爭。薩爾滸之戰、松錦大戰和關寧防線等故事我們就不用講了,因為這幾十年,大明朝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財政問題。 但是明朝自隆慶開關以後,大量白銀內流。有學者估計,隆慶至崇禎年間,流入中國的白銀高達三億餘兩;而且明末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國家是很有錢的,政府為什麼那麼窮呢? 萬曆收礦稅,魏忠賢收商稅,崇禎加派三餉,雖然也有個人窮奢極欲的原因,也不該窮到崇禎皇帝當銅壺的情形吧? 事實上,即使崇禎末年竭澤而漁地徵稅,徵收一千多萬兩白銀,也經不住邊關無底洞的消耗——一個遼東,每年吞噬的白銀就高達四百至七百萬兩,再加上其他軍鎮,大明王朝實在經不起這麼折騰了。 隆萬開海——白銀萬兩 遼東的戰事為什麼消耗這麼多銀兩呢?還是開中折色造成的惡果。 一是軍糧成本的增加:明朝成化年間延綏巡撫餘子俊曾說:『運輸於河套米豆值銀九十四萬兩,草六十萬兩,每人運米豆六斗,草四束應用四百七萬人,約費行資八百二十五萬兩。』運一百五十萬的軍需,路費需要八百多萬兩。 當然,遼東近點,路費可能少點,但也足以看出往邊鎮運糧成本之高,邊疆駐軍越多,糧草購買和運輸花費就越大,這筆銀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省的。 其次,士兵軍餉的貶值。隨着納糧開中被取消,沒有人會傻到再去九邊開荒種地,邊境地區也就逐漸人煙稀少,做生意的人自然就少了,於是『諸物騰貴』。 再以糧食為例,納糧開中時在邊關大約一兩銀子一石,納銀開中後賣到五兩一石。士兵領到軍餉,本來花銷之外,還能給家裏留點錢,現在連花銷也不夠了。所以士兵也是滿腹怨言,一旦軍餉沒按時發放,就會出現『鬧餉』。 崇禎元年巡撫關寧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畢自肅就是被鬧餉的士兵侮辱,憤而自殺的。值得一提的是畢自肅的哥哥畢自嚴,天啟、崇禎年間任戶部尚書,也就是皇帝的財政部長,是個優秀的財務人員,但是弟弟被逼到自殺,都沒能從國庫『算』出銀子。 更重要的是,遼東軍餉只是財政支出的一部分,鎮壓或者安撫農民起義也需要大量白銀,無論楊嗣昌、熊文燦,還是陳奇瑜、洪承疇、孫傳庭,都是人才,他們的計劃都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是沒有錢執行不下去。 於是,崇禎末年,大明的財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遼東戰事和農民起義需要大量銀兩,而政府沒錢,所以要不停地加稅;既然要加稅,就要搜刮百姓;百姓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只能揭竿而起,農民起義永遠無法被徹底剿滅;然後再需要更多的軍餉……別說是崇禎,就算神仙來了,也沒辦法解決。
拖垮大明的財政危機
說到大明的滅亡,崇禎皇帝雖然能力弱爆,甚至可以說他的勤政是明亡的重要因素,但工作態度還是很認真的。然而,在當掉銅壺的時候,不知道崇禎有沒有明白,大明滅亡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推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