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84|回復: 1

[书法培训班] 柳体楷书的那些要领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6-12 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柳体』的特点突出而鲜明,其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今天,我们跟大家说说柳体书法的基本结构要则。

01.上紧收中宫,凡字须平稳

上紧收中宫,凡字须平稳

上紧收中宫,凡字须平稳

上紧下松,中宫收拢,四周伸展。上紧使重心上升,自然下滑居中,稳重;下松,空旷。中宫收拢,笔笔紧缩向心,有一个聚积的感觉,不散;四周伸展,四边的横竖撇捺外展,表现空间无限大,不拘束。

平稳,是对每一种字体每一个字的基本要求。独体字,正字写斜,斜字写正。左右(含左中右)结构的字,两边部首向中靠,但不可过斜,斜画相对。上下(含上中下)结构的字,有上盖、下托、中挑三种情况,主笔平稳,竖勿斜。半包围的字,包要包得严,所包笔画既自平稳又倾向外围(如上包下,向上靠)。全包围的字,外围应收,平正,内部大小适宜,平正稍向右。单瘦者勿短;身矮者宜肥

02.疏密由划定,比例求和谐

疏密由划定,比例求和谐

疏密由划定,比例求和谐

一个字笔划是疏是密,因字而定。常是:划多者密且细;划少者疏且粗;划甚少者,体势小。

一个字中各部分所占比例亦因字而异,以求整个字的疏密和谐一致,不可左右上下有天壤之别。一幅楷书作品宜照此。可知:平分、三均、左占、右占、中占、中弱;二段、三停等结体方法。重划匀距,又忌死板,应有变化。

03.并重右下强,堆积底台硬

并重右下强,堆积底台硬

并重右下强,堆积底台硬

左右同形者为并,左部较窄而短;右部较长而挺。

上下同形者称重,上部窄小斜度稍大;下部粗壮,斜度也稍小。

累累重叠者为堆,上部窄小斜度稍大;下部摆稳,左弱右强,两边斜度相对,中间斜度较小;三部大致成等腰三角形。

划多层叠者称积,疏密布匀,体态稳重,底部硬朗。

04.穿插又向背,气贯融汇通

穿插又向背,气贯融汇通

穿插又向背,气贯融汇通

左右相迎之字凡左右相迎之字称为相向,其左右相靠拢的笔画须相互穿插,善于回避,以各不妨碍为佳。凡字左右背对背之字称为背,其背脊各自上下拉直,但须各尽姿态,彼此照应,自然生动,力避呆板。穿须穿宽处,插须插虚处。

气贯融汇通是指一个字须气势宏贯汇通:封闭式字或部首,勿封死,须留气门;竖断、横断则气势不断,气息相通。

一幅书法作品,虽独自各字,亦有穿插向背,也须气贯汇通。

贾况奕 發表於 2025-4-14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柳体楷书结构要旨阐微》

柳公权楷书集欧颜之精髓,融魏碑风骨,世称"柳骨"。其结构法度之严谨,笔势之峻拔,实为唐楷典范。今就习柳体者当恪守之四纲,详述如次:

一、中宫聚散之理
柳体结字最重"内紧外展"之法。中宫收束如将士束甲,笔笔向心;外围纵逸似戈戟出鞘,锋锷毕现。观《玄秘塔碑》"大"字,上束撇捺如弓开满月,下展两足若磐石镇地。凡左右结构者,需作"促膝对谈"之态,如"明"字左右相揖;上下结构者,当存"冠冕垂绅"之仪,若"帝"字宝盖覆下。全包围者外框宜含内敛之势,犹似金城环郭。

二、疏密调匀之道
柳体布白深谙"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旨。《神策军碑》中"靈"字雨部密织如帘,巫部疏朗若窗,而整体浑然。处理多画字当如"攒金聚玉",少画字须作"孤松立雪"。比例分配尤需匠心:左右结构若"晴"字当取"三分天下"之势,左旁占一右部得二;上下结构如"崇"字宜存"重楼叠翠"之象,山部扁宽示其承托。

三、同形变化之妙
遇并重之字,柳公权最得"同中求异"三昧。"林"字左木垂露右木悬针,"炎"字上火收敛下火张扬。处理堆积字型时,需作"累棋不倒"之险,如"晶"字三角相叠而重心不倒,"磊"字三石相承而姿态各异。此中精微,恰似乐师调弦,紧缓各异而谐律天成。

四、气脉贯通之法
柳体笔势讲究"形断意连"。相向者如"好"字,女旁曲笔与子部弧线若鸾凤和鸣;相背者似"北"字,双竖相峙而笔意暗通。尤须留意"气眼"之设,《金刚经》中"國"字方框末笔必作缺口,此乃"围而不死"之要诀。通篇章法更需"行气贯虹",字字独立而势脉相连。

习柳体者当知,其结构法度实为"外示唐楷之形,内蕴魏碑之神"。若能参透此中筋骨血肉相生之妙,则不仅得柳书形貌,更可获"心正笔正"之髓。今人学书,尤当于此等处着眼,方不负柳少师"笔谏"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