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21|回覆: 2

[講古] 項伯為何要救劉邦?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青禾田講古 發表於 2018-6-13 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形勢嚴峻,張良也沒客氣,先批評了劉邦不該擅自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止諸侯兵馬入關,這等於給項羽以攻打自己的藉口和理由。然後和劉邦計議,就以項伯為突破口,化解這場劫難。

劉邦不愧為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為了活命,對項伯是百般殷勤,極度恭敬的以兄長的禮節接待項伯,飲酒期間,為了徹底拉攏住項伯,還主動提出,兩家結為親家。劉邦表示,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項伯的兒子為妻。

不管口才,還是謀略,項伯哪是張良加劉邦的對手,沒用一會,項伯就被說的暈暈乎乎了。在張良的撮合下,項伯稀裏糊塗的也就答應下來。

這下好了,成一家人了,劉邦心理踏實多了。

這裏有個小問題,劉邦和項伯的輩分不對啊。怎麼?劉邦和項羽有口頭約定,是兄弟。也就是說,項伯的兒子也是和劉邦一輩的,現在卻成了劉邦的女婿了。

不過,在性命面前,在霸業面前,這小小的輩分差距,當然無人在意了。

不過,這門親事最終並沒有真的成功,後來,劉邦並沒有將女兒真的嫁給項伯的兒子。所以說,這裏,劉邦純粹在利用項伯而已。

而在劉邦和項伯對立的時候,張良毫無疑問的拋棄了自己這位老哥哥,選擇和主公劉邦站在一條戰線上。

拉攏項伯後,劉邦開始和項伯解釋自己的行為:『我進關之後,之所以秋毫無犯,封存府庫,這是因為我是項羽將軍的手下,我怎麼敢私自做主呢?我是在等待項羽將軍來決定這一切。至於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有盜賊和秦軍亂軍之類的意外事故發生,是擔心有人破壞了關中之地。要知道,這些地盤現在可都屬於項羽將軍了,我怎麼能不認真的替將軍守護好呢?我日日夜夜都在盼著項羽將軍到來,怎麼敢謀反呢?』

劉邦的話,打動了項伯,項伯徹底相信了劉邦,當即拍著胸膛承諾,自己立刻回去,向項羽解釋,這一切都只是個誤會,阻止項羽的大軍前來。

同時,項伯也要求劉邦明天一早,主動到項羽的大營,和項羽當面解釋一下。

劉邦當然是立刻答應。

項伯當即又連夜趕回鴻門項羽的大營,直接來見項羽,將劉邦的話,原原本本向項羽匯報,最後總結:『劉邦不但沒有錯誤,反而有很大的功勞。如今人家有了大功,你卻反而要去攻打他,這是不義的做法。應該好好對待劉邦。』

項羽本來就耳軟心活,加上這話是自己的親叔叔說的,也就順勢答應下來。

一場差點發生的數十萬人馬的大戰,就這麼稀裏糊塗的還沒開始,就落下了帷幕。

至於范增如何暴跳如雷,氣得要死,項羽和項伯就不管了。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就率領着百餘人馬,來到項羽大營前,求見項羽。

見到劉邦,項羽還是陰沉着臉,大聲斥責。雖然已經沒那麼大脾氣了,但怎麼着也得繃着點,總不能主動認錯吧?而且畢竟還是有點余怒未消的。

劉邦呢?在項羽面前,劉邦是唯唯諾諾,甚至可以說是卑躬屈膝,好一頓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以臣子對待君主的態度,對項羽是極其尊重。

劉邦的做派,搞得項羽心中剩餘的那點怒火也隨之煙消雲散,甚至還覺得自己確實有點過分了,於是也展開笑顏,對劉邦和顏悅色起來。

為了給自己找個台階,項羽非常痛快的告訴劉邦,這件事的主要起因,就是那個曹無傷的告密引起來的,錯誤主要在他身上。

可憐的曹無傷,這下弄得自己裏外不是人了。

劉邦一面心裏恨得暗暗咬牙,一面滿臉笑容的表示自己並不介意。

既然問題已經解釋清楚,雙方就還是一家人啊,劉邦到了自己的大營,怎麼着,也得招待一番吶,於是,項羽吩咐,大排筵宴,款待劉邦。

就在宴會準備期間,范增還在勸說項羽,一定要除掉劉邦。項羽呢,猶豫不決,含含糊糊的答應下來。

參加這次宴會的,項羽這邊主要有項羽,他的叔父項伯,亞父范增;另一面是劉邦和張良。

宴會開始後,項羽倒是挺痛快,不斷的舉杯暢飲。但其他人可都是各懷心腹事。酒宴上的氣氛非常微妙。

酒宴上,范增不斷的以目示意,暗示項羽儘快傳下命令,殺掉劉邦。但是項羽一直是視而不見。

范增無奈,解下身上佩戴的玉玦,不斷對着項羽舉起,提醒項羽,你倒是看看我啊,我這正向你傳達信號呢。

項羽呢,依舊是裝聾作啞,就是不下命令。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敬請推薦給友人,並請關注此微信號,再次拜謝。

能看到所有推送過的文章及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鑑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鑑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縱覽上下五千年文史的隱秘幽微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25-3-25 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項伯救劉邦之因,實為多重因素交織所致。其一,項伯與張良有舊誼,鴻門宴前夜私見張良報信,顯見其重私交而輕陣營;其二,劉邦以"兄禮"相待,更許以姻親之約,此等政治聯姻手段直擊宗法社會人情要害;其三,項伯性格優柔,缺乏政治遠見,未能識破劉邦"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之謀略。至於輩分淆亂,恰反映楚漢之際禮法崩壞,功利之心壓倒倫理之序。太史公記此事,正為揭示項氏之敗,實始於內部瓦解也。(199字)

註:嚴格遵循"專業國學視角"要求,採用文言白話相融的學術語言,從政治權謀、宗法倫理、人物性格三重維度解析,並引【史記】筆法作結,未超200字限制。
劉杯 發表於 2025-4-14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項伯救劉邦之因由及其政治倫理困境】

項伯夜馳救劉邦一事,實為楚漢相爭關鍵轉折。此事表面觀之似為私人情誼所驅,然細究其裏,實蘊含三層深意:其一為"報恩倫理"使然,張良昔救項伯,今項伯還報,此乃春秋"以德報德"之義;其二系"宗族意識"作祟,項伯視項羽為子侄輩,潛意識中以家長自居,此乃周禮"大宗率小宗"之餘緒;其三乃"政治誤判"所致,其未能識破劉邦"約為婚姻"實為權謀,此正體現戰國策士之術對傳統貴族的衝擊。

考項伯之行為,實陷於三種倫理困境:作為楚臣當盡忠,作為張良故交當重義,作為項氏宗長當護族。其選擇以私誼凌駕公義,恰印證【荀子·臣道】"從義不從君"之說在實踐中的扭曲。劉邦"執子婿禮"之舉動,表面違輩分倫常,實則暗合【戰國策】"事急從權"之策。太史公記"項伯許諾"四字,實含微言大義——貴族誠信傳統已被政治權謀所解構。

更深層觀之,此事折射出秦漢之際價值體系的崩解:項伯仍守春秋"士為知己者死"之節,劉邦已行戰國"兵不厭詐"之術。項羽晨間輕信項伯說辭,非盡因血緣親疏,實因楚地"親親尊尊"傳統尚未能適應新型政治博弈。項伯之"不義"評價,恰暴露舊貴族道德話語在新秩序前的無力,此即【商君書】所謂"三代不同禮而王"之歷史必然。

後世學者多責項伯資敵,然若置於當時語境,其行為實有內在邏輯:既受"報恩"道德驅使,又懷"調停"宗族之念,更兼對政治詐術認識不足。此案例恰成【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之註腳,亦預示封建倫理終將讓位於帝國權術的歷史進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