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4|回复: 0

[医药临床] 疫为戾气

[复制链接]
中医药报4版 发表于 2018-6-1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疫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又称“瘟疫”“戾气”“疠气”“异气”“毒气”“杂气”“瘴气”等。疫戾之为病,正如吴又可《瘟疫论》所说:“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杂气所感”,此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非无臭”,但触之者多通过口鼻进入体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变化多端、传变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人群中广为流行,如《诸病源候论》所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疫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亦各不相同。每一种疫戾之气所导致的疫病,都有别于他种疫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变规律,具有一气一病的特点,诸如疫斑热、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毒邪也有与疫气相同的致病暴戾,病势急剧的特点,但毒邪为患,与疫戾之邪一气一病正好相反,却具有一毒多病的特点。如热毒、瘀毒、风毒、痰毒等,每一种毒邪在临床上都可以导致诸多不同的疾患。所以疫之与毒,前者强调其致病的特异性,后者偏重于为害的普遍性;前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可以造成大范围流行,后者为患深、痼、顽、难,常规辨治,鲜能奏效。二者同中有异,不可混为一谈。同时,疫气的性质虽以温热者居多,但也有属于寒性者,如寒疫病,所以也不能把疫气统称为温疫病的病因。

对疫戾的辨治主要是依据不同疫病的临床特点,有选择性地应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六经辨证较客观地反映了“感寒”伤阳的病机变化,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则充分体现了温热伤阴的病变特点。至于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虽都是温病的辨证纲领,但三焦辨证是从纵的方面来划分所病的脏腑部位,重点概括了湿温病的病变过程、病机变化和传变规律,而卫气营血辨证则是从横的方面,重点概括了温热病的病理变化和传变规律,两者有一纵一横、偏湿偏热之别。总之,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三者在内容上既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因之临床辨治时应从临床实际出发,全面掌握,综合运用。

对疫病重在预防。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曾曰:“夫疫为秽浊之气,古人所以饮芳香、采兰草,以袭芬芳之气也,重涤秽也”。缘此,周仲瑛认为对疫病的预防应重在芳香辟秽、解毒,可选用藿香、苍术、白芷、草果、菖蒲、艾叶、冰片、蚤休等制成香囊,佩挂胸前。对易感人群,或与疫疠病人接触者,治应轻清透达、芳化和中、清热解毒,可选用苏叶、荆芥、藿香各6克,野菊花、贯众、大青叶各10克,水煎服用,重在因势利导,芳香辟秽解毒,轻清宣透疫邪。上述药物也可制成气雾剂,用于公众场所集体预防或居室内空气消毒。

虫病是因虫所致的各种疾患的泛称。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一些虫体孳生于体内可致疾病,《诸病源候论》等对此有过较详细的论述。如果感受外来湿热病邪,或体内湿热偏重,尤其是小儿脾胃功能较差,肠道寄生虫就容易繁殖,造成寄生虫感染。虫病不仅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还可以造成各种损害,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郭立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