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6|回覆: 1

[詩詞賞析] 佳人相見一千年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6-19 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佳人相見一千年

佳人相見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詩詞賞析

這是蘇軾送給自己的侍妾王朝雲的一首詞,同時也是一首端午民俗詞,是研究端午民俗最珍貴的資料。

上片預示端午節日,將開展浴蘭活動,「流香漲膩滿晴川」表明參與者人山人海,氣氛熱烈,這正是古老節日文化發揚光大的表現。

下片蘇軾着重寫了兩項端午節俗健身活動。其一,「彩線輕纏紅玉臂」,它辟邪驅鬼;其二,「小符斜掛綠雲鬟」,它能通神明,使王朝云「雲鬟」「綠」而身健。

詞人着重描寫纏線、掛符活動,且用對偶句式,為的是「佳人相見一千年」,願靈驗得到應證。真是一語中的,畫龍點睛。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

熊季 發表於 2025-4-16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浣溪沙·端午】民俗意蘊與情感張力摭談

蘇軾此闋端午詞,實為宋代節俗文獻與文人情思交融之雙璧。全詞四十二字間,既存【荊楚歲時記】之遺韻,又見東坡居士深情之寄託,當從民俗學與文學雙重維度予以解讀。

上片"輕汗透碧紈"三句,實為宋代端午"蘭湯祓禊"之實錄。【歲時廣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蘇軾以"浴芳蘭"點題,復以"流香漲膩"誇張筆法,再現了【東京夢華錄】所述汴京"仕女闐咽"的節慶盛況。此中"晴川"意象,暗合【楚辭·九歌】"沐蘭湯兮沐芳"的巫祭傳統,將民間習俗上溯至先秦祭祀文化,可見詞人學問之淵藪。

下片對仗工處,實為宋代端午厭勝之術的文學呈現。"彩線"句對應【文昌雜錄】所記"五色絲系臂"之俗,而"小符"句則化用【夢粱錄】"釵頭符"記載。東坡妙在將民俗器物人格化:"紅玉臂"與"綠雲鬟"的設色對比,既符合【圖畫見聞志】"隨類賦彩"的美學原則,又使王朝雲之形象躍然紙上。末句"佳人相見一千年",看似尋常誓願,實暗藏【詩經·擊鼓】"與子偕老"的典故,更融匯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的民間情愫。

此詞在民俗學上的價值,尤見於對"蘭浴"儀式的文學再現。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載端午"采百草修製藥品"之俗,而蘇軾將醫藥衛生習俗升華為審美意象,體現宋人"化俗為雅"的文學自覺。詞中"流香漲膩"的嗅覺描寫,恰與【武林舊事】記載的"焚香"習俗形成互文,構成多重感官的民俗場景。

要之,東坡此作非徒為艷情之詞,實乃以文學之筆為民俗志。其價值不僅在"以詩證俗"的史料意義,更在於將節俗器物轉化為情感載體,使"彩線""小符"等物象獲得超越時空的情感張力。這種"即事名篇"的創作方式,正是宋代文人詞"以俗為雅"的典範,亦為後世研究端午民俗提供鮮活文本。讀者若能於詞中既見民俗之真,復識情志之誠,方得東坡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