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7|回覆: 0

[詩詞講座] 詩詞學堂 · 功夫在詩外,先學會詩意的生活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6-21 10: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要真正把詞填好,僅知道填詞的基本要求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有一句話,叫做『功夫在詩外』(這裏『詩』是廣義的,包括詩和詞)。

一、填詞需要生活

要填好詞,除了多讀經典詩詞、多練筆寫作之外,我們還應該學會細心的觀察生活,因為離開了生活這塊豐沃的土壤,再華麗的辭藻,也顯得那麼蒼白。把你的觀察和體驗,寫在詩句中,這種來源於生活的感受,自然就會引起讀者的共鳴。正如台灣的朴月老師說的:每個人的文章,其實都是為了『有緣』的人寫的。有人喜歡,有人懂,就不虛此『寫』了。

二、填詞需要激情

人都有七情六慾,而詩詞就可以成為你感情的一個出口。當你試着把你那種魂牽夢縈、悲喜與共,既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還復有我的詩樣情懷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我相信,只要是真情,就一定可以打動人心,用心寫出的文字,總是生動而富有靈性的。你的悲喜和快慰會在你的詞間『復活』,自然會吸引那些一群有感應的朋友,彼此惺惺相惜。

三、填詞需要詩意的情懷

記得有一位老師說過這樣的話:生活更多的時候是磨人的,殘酷的,尤其你們這些女孩子更要保持審美的眼光和詩意的心態,不然日子就是蒼白的。

有人說『少女情懷總是詩』,其實我覺得,詩人那骨子裏的浪漫在歲月的流逝中絲毫不會衰減,不管世事如何滄桑變遷,他們依然欣賞當空那一輪不管陰晴圓缺而從不減光輝的明月,『舉杯邀明月』,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酒是水中詩,,詩是文中酒。何愁寫不出好詩?

中國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淵源,有着千百年詩人留下的文化底蘊,這些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我們不必在文化上短視,不必一窩蜂地追逐時尚和流行,我們既不要當『文化盲流』,也不要急功近利地汲汲營求,只要我們付出辛勤和努力,歲月自然會增加我們的文化積澱,同時也會更加豐富我們的心靈。

好啊秒秒 發表於 2025-4-2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詩外功夫三要義——與懋基君商榷"詩意生活"說】

懋基君所論"功夫在詩外"三要義,誠為詞學創作之肯綮。然細繹其旨,猶有可申說者。今試以"生活觀察"、"情感淬鍊"、"襟懷涵養"三端,續貂而論。

一曰觀察當具史家法眼。陸放翁教子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非徒謂記錄生活表象而已。昔張炎【詞源】謂"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正指觀察需經審美提煉。如周清真寫"葉上初陽干宿雨",非特狀物工巧,實將羈旅情懷熔鑄於物象之中。此即王國維所謂"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觀物境界。

二曰情感貴在沉鬱頓挫。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作詞貴於悲鬱中見忠厚",非謂直抒胸臆即為上乘。稼軒"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之憤懣,必經歷"眾裏尋他千百度"的沉澱,方成"驀然回首"的頓悟。今人填詞,當學白石道人"數峯清苦,商略黃昏雨"的含蓄功夫,使情思如鹽着水,有味無痕。

三曰襟懷須養天地正氣。東坡"一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非關才藻,實系胸次。詩意生活非少女獨享,乃在"萬物靜觀皆自得"的修為。王靜安【人間詞話】拈出"昨夜西風凋碧樹"三種境界,正是詩人生命境界的次第升華。今人當效法陶公"採菊東籬下"的超越,而非徒慕"疏影橫斜"的巧麗。

至若文化積澱之說,竊以為當以錢仲聯先生"三熏三沐"之法為圭臬:一熏詩騷傳統,二沐唐宋氣象,三浴當代精神。如此方能如況周頤所言"以性靈語詠物,以沉着之筆達出",使詞心與時代共振。詩酒風流固佳,然未若養得胸中一段霽月光風,則隨處皆可作天然詩料。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