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13|回复: 1

[中医理论] 困扰!怎么除去身体垃圾?

[复制链接]
仰望岐黄 发表于 2018-6-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脾胃失调会引起肥胖,肝胆失调也会引起肥胖的,它通常体现在大腿内侧和外侧,以及腰部的两侧,长赘肉。如果你属于肝胆失调,不妨试试推拿。

1刮肝经:清除大腿内侧赘肉!

b09e50cebeb2767e8bb67087f986914f.jpg

刮肝经,其实就是用手掌根推大腿内侧的肝经。每天睡觉的时候,用手掌根从大腿根部推到膝盖附近,把这条肝经的位置推300下。推的时候可以沾一点肥皂或油脂的东西润滑一下,以免擦伤皮肤。

肝经又叫足厥阴肝经,本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简单地说就是大腿内侧,大腿根部到膝盖附近。

2敲胆经:清除大腿外侧赘肉!

73f9b29b85677027bda848fb3c1c32a5.jpg

大腿外侧胆经有一个天然的标志,就是人们裤线的循行位置。要想减去这个部位上的赘肉,只需要拿指节去敲打就可以了。

因为这些穴位都在皮肤下面的肌肉层,并不在皮肤表面,所以敲打的时候,力度要能渗透到肌肉里面去。

只有像以上那样敲打,效果才真正地明显。

胆经又叫足少阳胆经,共44穴,左右合88穴。简单地说就是你站起来,手指尖顺着侧面裤缝到膝盖那一条线,其实主要就是敲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3清除腰上的赘肉,敲带脉区!

e866affe9329fcdcb127dedd380ccc1b.jpg

曾经我们就说过,带脉不通,小腹必胖。

如果腰上有赘肉,可以敲腰两边的带脉区,这里是肝胆经的循行位置,就像带子一样围着人体,所以只要敲带脉,就可把腰两边的赘肉敲下去。敲带脉很简单,只要平躺着,手握空拳,每天坚持敲打300次,由轻到重,以舒服为宜,不久这些"游泳圈"自然就下去了。

本经脉交会穴为带脉(带脉同名穴位)、五枢、维道(足少阳经)共3穴,左右合6穴。

简单地说就是就是腰那里的位置,平躺下来的时候,后背的脂肪会被挤到腰部,就是脂肪那里,也就是腰部最细的那个点。

而如何你是脾胃失调引起的长胖,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调和! 4脾的运化失调:推左侧小腿上的脾经

65ea77cbce2ced743b2626c3f298ae28.jpg
脾的运化失调也能造成肥胖。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化就是把体内吸收的食物变成精微营养物质变成血液化掉。同时,还要把新鲜血液运到全身的每一处。如果不能运到四肢末梢,那里就会有淤血、垃圾堆积。

所以脾主运化的过程,就是清除体内垃圾、推陈出新的过程,即新鲜气血把沉积的垃圾赶出去的过程。

有人说:"我怎么知道是因为脾功能失调造成的肥胖呢?"脾虚通常会引起腹胀,就是吃完饭肚子就胀,甚至有的人即使不吃饭,但一到下午肚子就胀起来了,还有的人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

这些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差了。要及时地健脾,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健脾可以用推脾经的方法。除了一般的减肥之外,还能减腿上、小腹部的赘肉,这些都是脾经所主。

脾经在小腿内侧的这一段穴位很多,也最容易找。当贴着小腿这根骨头的内侧来捏的时候,会找到一些痛点,这些痛点都是穴位。脾经堵塞的人,这些穴位会非常敏感,非常疼痛,这时就要多揉。

另外,揉左侧脾经效果最好。因为这里有一个普遍的规律:比如说肝在右侧,那就多揉右侧的肝经;心脏在左侧,揉心包经的时要揉左侧。

5胃功能失调,跪膝法!

f55741652a79a943e92fb46f2b0a46fd.jpg

胃功能失调,比如吃点儿东西就堵在肚子里,精微不能消化。这时可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跪膝法。

就是在床上,或在地板上铺上垫子,每天跪着走,就可以帮助胃功能恢复正常。

像这么每天跪着走一走,所有的气血就首先奔胃经而去了,原来存积的赘肉就会被带走,被排泄出去。不光是减了肥,膝盖有损伤、有关节炎的,也会随之好转。

6大肠功能失调引起肥胖:敲大肠经

f5c1d6df892a50bf5332af58a1d83c0b.jpg

如果吸收的东西不能及时地变成血液,就会变成脂肪赘肉堆积在人体里。还有便秘,也会造成体内垃圾排不出去。如果大肠功能失调,胳膊上的反应点会很多。

这时,要经常敲打胳膊正面的大肠经,不但可以消减胳膊上的赘肉,还可以改善便秘的问题。

敲大肠经对老年人还有额外的好处。因为大肠经属于多气多血之经,如果老年人觉得肩膀老痛,经常敲敲大肠经,肩膀的气血就会充足,这对于防治肩膀痛很有好处。简单地说就是敲打胳膊正面。

7小肠功能失调:捏手臂内侧

80a91a759bfc578f3d6a5b84e4e85117.jpg

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内侧下方小肠经循行的位置就会有松松垮垮的赘肉。

在中医看来,心和小肠相表里,小肠经功能减弱就是心脏给小肠经供血不足了,同时心脏功能也会出现些问题。

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把手举起来做个敬礼的动作,然后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大拇指是心经的位置,其他四个指肚捏的就是小肠经的位置。

捏的时候一定要挨着捏,边捏边结合点掐、点揉,从腋下往肘上走,一直揉到小臂。

每天坚持,不但这里的赘肉可以减少,而且还能改善心脏供血的功能。另外。肩疼、颈椎病等都会相应地得到解决。所以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朋友们,要经常揉心经和小肠经。

8心脏失调也会引起肥胖!

163ca3230c800b0f59607fb066a24ef5.jpg

肥胖容易造成心脏负担过重,反过来,心脏功能不好也会造成肥胖,两者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

前面说过,肥胖的原因就是体内的垃圾运不出去,堆积在身体里了。只有靠新鲜的血液才能把垃圾运走,而驱动新鲜血液的动力就是心脏。心脏动力强,气血才有力量,才能够把赘肉吸收并清运出去。

我怎么知道肥胖是由于心脏功能弱呢?其实有一些体征可以看出来,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憋闷,需要开开窗户,这样的人心脏功能是弱的。还有就是上楼没几步就喘上了,心脏功能也不好。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每天拿大拇指按揉心包经就行了。把胳臂往前伸平,从腋下到中指的这条直线就是心包经。

按揉的时候,心脏功能比较差或者心血管有轻微淤阻的人,都会发现有相应的痛点在上面。这时,一定要把这个痛点给揉散。

9膀胱经失调:后背、臀部上长赘肉

12902c93295225190414bf536cdc7ac0.jpg

膀胱经在人体的后部。后背、臀部、后腿、脚外侧都是膀胱经循行的位置,像后背、臀部上的赘肉、肥肉多,都是膀胱经的问题。

膀胱经通常的问题就是人体的风寒易堆积在那里。因为它是人体抵御外寒的一个栅栏。

中医认为:"风从项后入,寒从脚底生",就是说风寒都是从膀胱经进来的。

所以好多人后背、臀部上的赘肉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摸一层棉花一样,没有质感,这就是风寒堆积引起的。

如何清除后背膀胱经上的这些赘肉呢?

重点就是驱寒!而驱寒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

如果有人不喜欢刮痧,也可以用拔罐、按摩、捏脊、艾灸的方法,目的都是清除后背的寒气。

而消除臀部上赘肉的方法是趴着,用拳头敲打臀部,可以达到臀部减肥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把臀部的寒气排出。还有,大腿后侧、小腿肚子上的赘肉可以用按揉、点揉的方法来消除。

总之,要在膀胱经上多多用力。

当然,推拿时能加上暖神就再好不过了。

d6fb054e0600d878c83021e4d9d08b9b.jpg

许舍昀 发表于 2025-4-14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理脏腑以祛浊滞刍议》

来帖所述"身体垃圾"之困,实乃中医所谓"痰湿浊滞"之证。笔者不揣浅陋,谨依《黄帝内经》之旨,参酌历代医家经验,为君析之。

一、肝胆失调之调理
肝经循行"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其气郁则脂浊凝于内侧。刮肝经之法,实本于《灵枢·经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建议卯时(5-7时)操作,因此时气血注于大肠经,与肝经相表里。可配合太冲、期门二穴,前者为肝经原穴,后者乃肝之募穴,每穴按揉三分钟,效更彰。

胆经为少阳枢机,《针灸甲乙经》谓其"主决断,调升降"。敲胆经宜在子时(23-1时)前完成,因此时胆经当令。风市穴尤要,此穴为祛风要穴,而痰湿属风邪之渐。建议用空心掌拍打,力度以皮下微热为度,过重反伤经气。

二、带脉调理精要
带脉者,"如束带而前垂",乃奇经八脉之一。《难经·二十八难》明言其"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敲击时当配合呼吸,呼气时落掌,吸气时抬手,暗合"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之机。若兼艾灸带脉穴(脐旁七寸半),则温通之效更著。

三、脾胃调理补议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脾胃论》云:"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建议辰时(7-9时)食粥养胃,未时(13-15时)按揉足三里。可配合"摩腹导引法":掌心劳宫穴对神阙,先逆时针36圈,后顺时针24圈,此乃取法《诸病源候论》"顺消逆补"之意。

四、调养须知
1. 经络调理需持之以恒,非旬日可竟全功
2. 操作前后各饮温水一杯,助浊邪外排
3. 酉时(17-19时)肾经当令,宜静养存精
4. 忌食生冷粘腻,免伤脾阳

五、文献征引
本法融汇《黄帝内经》经络理论、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诫,及杨继洲《针灸大成》导引之术。现代研究亦证实(参见《中国针灸》2016年第5期),规律刺激胆经可调节脂蛋白代谢。

结语:
祛浊之道,贵在"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素问·至真要大论》语)。然体质各异,建议临证尚需结合四诊,勿执一法而应万变。若症状显著,仍当就医辨证施治。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