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33|回复: 0

[中国正能量] 屈原活着,到底碍着谁了?

[复制链接]
生民无疆 发表于 2018-6-2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年前,我在《缺德的去中国化的祖师爷:胡适》一文中,提到“正当日本侵略中国,国难当头,……当社会以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全民族精忠报国的时候,胡适及其弟子说:根本就不存在屈原这个人。”其中所指,除了胡适,就是何天行1937年所著、1938年出版的《楚辞新考》。

1937年、1938年,这是什么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当此之时,他们竟在忙乎这个!

据有学者研究,何天行的这一“论著”,主旨当然来自胡适,而其主要观点,竟然是抄袭自署名许笃仁的文章《楚辞识疑》(1935年《浙江省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四期)。

严重抄袭、精神资敌,此等烂作,也曾被以“近代名家”著作再版过(更名《楚辞作于汉代考》)。

这就是“民国大师”!

胡适提出屈原是不存在的,一群徒子徒孙忙着“证明”。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这些中华文化的祖师爷,如孔子、老子,尤其是孔子,很难证明是不存在的。胡适则采取极其流氓的“学术手段”:极度污毁,大泼脏水。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胡适及其徒子徒孙的流氓“学术”,我举个鲜活的例子。

1934年,胡适完成了一部论著《说儒》。以他30年代的著作为例,更有利于人们了解胡氏“学术”风格。

《说儒》洋洋洒洒数万言,归纳起来就四个字:儒学下贱。

整个论证过程是这样的:

1、一切从这个假设开始:“从儒服是殷服的线索上,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想: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他们穿戴殷的古衣冠,习行殷的古礼。”

2、不知依据什么,他说:“我们看殷墟(安阳)出土的遗物与文字可以明白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

3、判决一:“这种宗教需要一批有特别训练的人。卜筮需用‘卜筮人’;祭祀需用祝官;丧礼需用相礼的专家。……他们只是‘儒’。

4、判决二:因为“孔子也很重视丧祭之礼”,说过“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胡适猜想“大概当时的礼俗,凡有丧事,必须请相礼的专家”,接下来,他不知依据什么,作出结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靠他们的宗教知识为衣食之端”,即:所谓儒,就是专门靠为别人办丧事混饭吃的人。

5、继续推想:“他们(儒)既须靠相礼为‘衣食之端’,就往往不能讲气节了。”

6、宣称验明正身:“在前三章里,我们说明了‘儒’的来历”。

7、终审判决一:“老子……然而他还是一个大师,还不能不做相丧助葬的职业;孔子……他也还是一个丧礼大师,也还是‘丧事不敢不勉’。”

就这样,根据假设基础上的假设,依靠推测基础上的推测,胡适给老子、孔子安排了工作岗位:“丧礼大师”。

8、终审判决二:春秋战国时期所有的知识分子,“丧礼是他们的专门,乐舞是他们的长技,教学是他们的职业,而乡人打鬼,国君求雨,他们也有事,----他们真的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

胡适有句名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那么,他是如何“小心”的呢?

最奇特的是,上述由“推想”、“大概”而诞生的一切,都是因为胡适发现了“儒服是殷服的线索”。而这个所谓的“线索”,依然来自胡适“大胆的推想”:因为“大概最古的儒,有特别的衣冠,其制度出于古代”;且“《士冠礼记》云:‘章甫,殷道也。’”加之“孔子的祖先是宋人,是殷王室的后裔……他是有历史眼光的人,他懂得当时所谓‘儒服’其实不过是他的民族和他的故国的服制。儒服只是殷服,所以他只承认那是他的‘乡服’,而不是什么特别的儒服。”

一个“大概”出来的“线索”,再经过若干个“推想”、“大概”,就完成了整个断案过程,并且结案了。

那么,胡适的这些个“推想”、“大概”,靠谱不?

依我看,只要长了脑袋的人,都会发现十分不靠谱。

第一,儒服就是殷人的服装,商朝有天子,也有文武百官,他们是否是“儒”呢?是否着儒服呢?胡适没说。胡适说:“孔子的祖先是宋人,是殷王室的后裔”,还说孔子的曾任宋国宰相的祖宗也是“儒”。那么,“儒服”是不是商朝贵族服饰呢?

第二,既然“殷人的文化是一种宗教的文化,”“孔子也很重视丧祭之礼”,自在情理之中。那么,即便孔子是以办“丧礼”为职业,难道商朝的天子、宋国的国君,也是以办“丧礼”为职业?

第三,胡适说,“丧礼大师”是“遭人轻侮”的下贱职业。可是,孔子是鲁国的高级官员,老子在周天子手下做官,难道鲁国的大司寇是以操办丧礼为主要工作?难道周天子的史官或者图书馆官员,也主要是玩丧礼的?

如此等等,我都能想到的问题,胡适想不到吗?

唯一的解释是:和流氓法官刻意制造冤案一样,胡适有自己的目的。

流氓法官之所以胡作非为,是因为他忘记了自己是法官,眼里只有利益;胡适及其弟子们之所以“为学术而学术”,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祖宗当敌人,把自己当外国人。

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否定尧舜禹、否定屈原的。

念过中学的人,大都学过《史记•屈原列传》。

他们说屈原是假的,理由恰恰是:除了司马迁、贾谊二人提到过屈原,在此之前直到战国时期,没有人提到过,所以是假的。

按照《史记》,屈原与楚王室同宗,当然是贵族。不用怀疑,楚国屈姓,基本如此。

根据《史记》中关于屈原的内容,我们先看四个个时间。

第一个时间: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与攻破楚都郢,屈原闻讯而投汨罗江。

第二个时间: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军破寿春,楚国灭亡。

第三个时间: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来到长沙,撰写了《吊屈原赋》。

第四个时间:最晚,在公元前90年,司马迁完成《史记•屈原列传》。

由此可知:

1、贾谊撰写《吊屈原赋》的时间,距离楚国灭亡才47年;距离屈原沉江的时间,刚过100年。至于司马迁提到的宋玉之辈,时间就更近了。

100年是个什么概念?按照每30岁一代人,才三代人。爷爷和孙子之间的事儿,时间就是这么近。所以,正当贾谊渡汨罗江的时候,当地百姓正在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很大很大的官、楚国国王家族的人,他名叫屈原,当他听说首都被攻破,就在这里沉江自杀了。在当地,六七十岁的老者,讲述的是父母目睹的事儿;三四十岁的壮年,讲述的是祖父、祖母目睹的事儿。

2、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距离楚国灭亡才100年左右,距离屈原沉江的时间,才约150年时间。

司马迁记录屈原,在时间的距离,如同我们谈论晚清的曾国藩、左宗棠,甚至张之洞。

贾谊的《吊屈原赋》,就是他在渡汨罗江时的即兴之作。

《史记•贾谊传》:

“(贾谊)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其辞曰: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汉书•贾谊传》:

“(贾)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贾谊,是汉代名臣。不会有谁怀疑贾谊也是子虚乌有的人物吧?

《史记》、《汉书》中,均出现了《吊屈原赋》。可以肯定《吊屈原赋》是真的吧?还可以肯定,汉武帝时,此文已经广为流传了吧?

那么,由此,又可以肯定:

1、贾谊在到长沙之前,便读过《离骚》,而且坚信这是屈原的作品。

2、贾谊在到长沙之前,就了解屈原的生平,而且坚信,屈原因为秦破郢都而投江。

3、贾谊在长沙工作三年。他是高级官员,也是著名文人。如果屈原是子虚乌有的,能不发现?作为一个极重名节的人,他不可能作文吊祭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并让文章传播于世。

关键问题是,如果屈原是子虚乌有的人物,那么,面对屈原的作品、《吊屈原赋》,在贾谊所处的时代,即楚国灭亡不久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反对、怀疑?

如果说汉初的人们全是傻瓜,难道司马迁时代的汉朝,也没有一个明白人?

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除了秦朝、汉朝的,屈原是最晚的人物,而且是屈指可数的文人。

从常识上推测,即便是司马迁搞错了春秋战国及以前的所有人物,也不可能搞错屈原事儿啊。

从常识上推测,即便是我们今天考古发掘的资料再怎么多,也不可能比司马迁时代存世的战国末期的文献资料多。

最为搞笑的是,近百年来的一群“古史辨”,竟然以为自己对战国汉初的语言文字水平、对2000多年前的楚地方言掌握程度、对屈原作品的辨别力,胜过贾谊、司马迁,胜过许慎、郑玄,胜过汉初以来的2000多年的历朝历代的文人。

贾谊是大文学家,而且是曾在楚地长沙为官三年的骚体赋大家,难道就不能辨别伪作?

身为大文学家、大历史学家,并为撰写《史记》采遍天下风,读尽天下书的司马迁,面对自己激赏不已、独具特色的作品,竟然不能发现是伪作!惜墨如金的司马迁,竟然全文收录多达500字的《怀沙》。

近些年的一些“聪明人”,宣称发现了一个天大“秘密”:屈原之作是秦朝人、汉朝人的伪作,反正没有屈原这个人。

炎黄尧舜禹,是我们的根;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是我们的魂。祖宗们筚路蓝缕留下的精神食粮,才使得我们可以为心智健全的人,而不是行尸走肉。

说楚辞,等于说屈原。

屈原,是一位人格崇高的人。

因为他的崇高,故《史记》有传,国内高中生们都学过。

因为他的崇高,故诞生了一个崇高的节日:端午节。这是中华历史上唯一的,由全国百姓自发地统一起来,持续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传承至今,并化行海外的,以纪念一个人为主要内涵的节日。

因为他的崇高,故成为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景仰。

因为他的崇高,故创作出了令古今中外高山仰止的文学作品。

屈原和他的作品是一体的,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屈原和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内涵的端午节,便已成为全民的节日。从宫廷,到全国的民间,端午节的过法,几乎一样。我们从唐人留下的诗作中,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先看宫廷。端午那天,唐玄宗宴请大臣,其中一道食物,便是粽子。吃完粽子,再一起去看朝廷各部门组队参加的龙舟赛。多才多艺的大唐君臣,少不了即席赋诗。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李怀远

上苑清銮路,高居重豫游。

前对芙蓉沼,傍临杜若洲。

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

列筵飞翠斝,分曹戏鹢舟。

湍高棹影没,岸近榜歌遒。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忽闻天上乐,疑逐海查流。

全国民间,也是如此。每逢端午,最热闹的全民性活动,莫过于龙舟赛。

据说,江浙地区的端午节,原本是纪念伍子胥的。到了唐代,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插艾草、喝蒲酒、赛龙舟,已是习俗。以下两首诗写的,分别是当今嘉兴、南京一带的事儿。

端午日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在当今湖南省,作为屈子行吟投江之所,这里的龙舟赛,自然最正宗,最热闹。

岳州观竞渡

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䗖𬟽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再说四川。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后,收到万州刺史的《竞渡》诗,结合自己在忠州龙舟赛的感受,和诗一首。这首诗,大约是端午节的深层文化内涵。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

白居易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省交汇处的徐州,最高长官张建封的一首诗,把当地的龙舟赛写活了。读来必身临其境。

竞渡歌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屈原及其作品,凝聚成一种民族精神,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忠贞报国、自强不息、热爱并追求人间大美。

毛泽东十分热爱屈原的作品。在湖北武汉东湖,建有屈子行吟阁,在磨山有毛泽东1913年楷书《离骚》之碑刻。

习近平也十分热爱屈原的作品。比如,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缓缓念出屈原的传世名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