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學校,才發現作業本沒帶、水杯落在家裡了;考試時,一頁題沒有做完,不是不會,而是忘記試卷背面有題;老師前一天要求帶的學習用具,第二天上課時才想起沒準備……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忘東忘西,令家長們很頭疼。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忘東忘西,令家長們很頭疼。
孩子丟三落四,家長該咋辦? 小編向家長傳授法寶——『一本一袋』。 『一本』即一個記錄本。 低年級小學生丟三落四是通病。原因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課堂上,學生沒有認真聽、仔細記老師的要求,放學回到家後怎麼也想不起來老師的話,所以第二天上學便會出現丟三落四的尷尬現象。另一種情況是學生用腦瓜兒記住,沒落到紙上,第二天上學就有可能帶錯或忘帶東西。 俗話說:『好腦瓜不如爛筆頭』。為了防止孩子忘東忘西,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記錄本,讓孩子在學校把老師要求帶的、交的東西都記全、記准,逐漸培養孩子認真記錄的好習慣。 『一袋』即一個文件袋。 為了防止孩子亂放亂找作業,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文件袋,告訴孩子把每天寫完的作業用固定的文件袋裝起來,第二天上學帶着文件袋,交作業的時候,把文件袋中存放的各學科的作業拿出來上交。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除了『一本一袋』,劉老師還為家長提出了幫助孩子糾正丟三落四習慣的兩個治標治本的好方法。 方法一:家長要學會『狠心』,讓孩子為自己的過錯『買單』。 對於孩子上學忘帶文具的行為,家長有時要忍心讓孩子接受懲罰,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付出代價。 有時,孩子忘帶作業或課本了,會和老師說:『哎呀!對不起老師,我作業落在家裡了,您能借我手機嗎?我馬上打電話讓我媽把作業送到學校。』 沒有特殊情況,老師儘量不要把手機借給學生,家長也要堅持原則,『懶一回』『狠一點』不給孩子送作業。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如果家長給孩子送作業,就會使本應孩子承擔的過錯變成了家長代為受過。孩子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反正我沒帶作業,老師會借給我手機,我可以打電話讓爸爸或媽媽給我送來,我忘帶作業不要緊、沒關係。』這樣孩子的責任心永遠不會增強。 家長不給孩子送作業的後果就是:孩子要受到老師的批評。孩子就會產生這樣的認知:『我忘帶作業,就會受到批評,下回我得長記性,別忘帶作業了。』 讓孩子因過錯而受到懲罰,可以增強孩子的責任心,有效解決孩子丟三落四的行為。 方法二:家長要學會『放手』,引導孩子獨立做事,並教給孩子做事的步驟和方法。 孩子做事丟三落四一般也有兩個原因:一是孩子做事沒有方法、沒有頭緒,鬍子眉毛一把抓,做事往往事倍功半;二是孩子做完事之後,家長沒有給予孩子及時評價,孩子的正確做法得不到強化,錯誤得不到糾正,就難免重倒覆轍。 孩子需要成長,家長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做事的權利和機會,要給孩子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家長應減少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等,讓孩子減少對家長的依賴。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教給孩子做事的步驟和方法,讓孩子做事有頭緒、有條理、有章法。 例如,整理書包。不少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整理書包的任務都是由家長代勞的。家長代替孩子整理書包,孩子第二天到學校打開書包後不知道課本和作業放在書包的哪個位置,就會亂找一氣、費時費力。
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整理書包的習慣
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整理書包的習慣要分步驟: 第一步:家長要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看清楚書包共分幾層、有多少個口袋,告訴孩子書本和作業要按照尺寸大小放到書包適合的位置上。 第二步:家長給孩子做示範,再讓孩子練習幾遍,直到孩子熟練掌握為止。 有的家長會問:『每天的課程表不一樣,每天要帶的書本和要交的作業也不一樣,該怎麼辦?』 別急!第三步:家長要教給孩子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的方法。孩子知道課本在書包里的擺放方法之後,讓孩子每天晚上睡覺前把作業放入文件袋,然後再對照課表把要帶的書本,按尺寸大小放入書包中相應的位置。此外,孩子還可以把紅領巾、跳繩、毽子等物品,放到書包固定的口袋裡,以便查找。 第四步:家長讓孩子把以上方法練習一至兩周的時間,偶爾抽查,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家長還要及時評價孩子的行為。例如,家長可以這樣說,剛才媽媽教給你做事的方法,你能夠按照步驟去做,這點非常好。有個地方你沒有按照步驟去做,漏掉了哪一步……這樣,孩子就知道,剛才在做事的過程中,自己是不是都按照要求去做了,是否做得很完美,或者說哪些地方容易漏掉等。評價可以使孩子印象加深,更能鼓勵孩子更好地自主做事。 如果沒有家長的及時評價,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也不在乎做得好不好,這不利於孩子養成好習慣。 整理書包的任務要在前一天的晚上完成,第二天出門前進行清點檢查;日常物品擺放要分門別類,不能雜亂無章;書籍看完了、玩具玩完了要放歸原處、不能置之不理……類似這樣的生活習慣,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孩子丟三落四的行為。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創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環境,和孩子一起共同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