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3|回覆: 1

[中醫理論] 去看病應該拒絕西醫開中藥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6-27 2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讓西醫接受『西學中』規培 合理用中藥】

【讓西醫接受『西學中』規培 合理用中藥】

按:『人民日報』最近發表了一篇署名王君平的文章【讓西醫接受『西學中』規培 合理用中藥】,該文雖意在力挺中醫,然而卻暴露出西醫濫開中成藥的嚴重現實。因此,做聰明的患者,拒絕西醫開中藥是最起碼的素質。

拒絕西醫開中藥

拒絕西醫開中藥

請讀棒棒醫生【做聰明的患者之一:拒絕西醫開中藥】一文。

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西醫,一樣會開中藥,或中成藥。而患者,從來都不會懷疑,這個醫生是否具有最基本的開中藥的資格。

如果要做一個聰明的患者,我給您的第一個忠告是:拒絕西醫開中藥!

您一定要,拒絕,西醫開中藥!理由如下:

按照中醫傳統,以及公認的說法,開中藥,需要具備非同小可的資格!能開中藥的醫生,至少,最低的要求是,必須深刻理解中藥理論的辨證施治、四性五味、君臣佐使、性味歸經、十八反十九畏等等理論。這些理論的每一個字都具有博大精深的內涵。而實際上,西醫,99%以上的西醫,都根本不了解,也不理解這些理論!

棒棒我,作爲中國一流的西醫醫科大學畢業的學生,上海醫科大學1992年畢業的醫療專業,在大學六年中,只在大學四年級左右,學了一個學期的【中醫學】考查課。

所謂考查課,指的是只要及格就可以,屬於可有可無的科目。棒棒我在大學學習的課程不知道幾十門,涉及中醫的只有這一門【中醫學】,屬於入門級別的,相當於【圍棋入門】,是最起碼的入門知識。這樣的課程,對於西醫院校的學生,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棒棒我,那時痴迷於圍棋,逢課必逃,幾乎沒有上過【中醫學】的課。臨近考試的前一天,我想,該重視一下了,於是,把同學的課本上劃的重點照著劃下來。

不料,好朋友的女友從廣東來到上海,我非得陪一天。送走她後,我開始備考。花了一個通宵,把老師劃的重點全部背下,考了75分,對於考查課,是很奢侈的高分。實在沒有想到,博大精深的中醫,考試起來是這麼的容易。

六年醫科大學畢業後,雖然學得很不好,我自覺對於人體以及基本的疾病,是有基本的了解的。可是,對於中醫,我的了解近乎零。那個75分,雖然算是高分,並不能說明什麼。

畢業後,我從事內科,再沒有接觸中醫的機會,也沒有興趣。我堅信,絕大多數的西醫都如我一般,不可能會再接觸或再對中醫感興趣。

因此,絕大多數的西醫,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受到的中醫訓練,絕對不能勝任開出中藥處方的水平。因爲,在他開出中藥或中成藥處方的同時,他必須考慮到辨證施治、四性五味、君臣佐使、性味歸經、十八反十九畏等等理論。而這些理論在他修業期間就在考試範圍之外,畢業後更無機會得到指導提高。簡單說,這些理論99%的西醫根本就不懂。

絕大多數的西醫都在毫無顧忌地開中藥

絕大多數的西醫都在毫無顧忌地開中藥

了解了這些事實後,我們再看現實,絕大多數的西醫都在毫無顧忌地開中藥。

比如清熱解毒類的中成藥如雙黃連類、牛黃解毒片、魚腥草、板藍根等等,活血化淤類的如丹參、紅花、地奧心血康、步長腦心通、通心絡膠囊、川芎、複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生脈飲口服液等等。

還有護肝的、生血的、保胎的等等,太多了。這些中成藥都是中國西醫們非常愛開的藥,可是,他們卻根本不懂中藥的基本藥理。

作爲患者,如果給你開藥的醫生對他所開的藥的作用機制、療效證據、毒副作用等等根本就不了解的話,你真的放心嗎?你究竟憑什麼這麼相信他們呢?說實話,棒棒我是一絲一毫都無法相信他們的。直到今天,棒棒我自學了中醫,對中醫有了深入骨髓的了解之後,更是無法絲毫的相信這些西醫開的中藥!

事實上,中國的西醫們,當他們開出中藥時,他們對這些中藥的作用機制、療效、不良反應等等,全部是一無所知的。他們所唯一關心的,只是,絕對只是,這個藥物的回扣

拒絕西醫開中藥,是聰明患者最起碼的素質。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實在,你要吃中藥,去找純正的中醫啊,絕對絕對,不要找西醫啊!因爲他們根本就不懂啊!吃西醫開的中藥,我的理解,就是,找死!

有道烏青 發表於 2025-4-3 0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西醫開具中藥處方的專業思考

筆者作爲一名長期從事中醫理論研究的學者,對當前中西醫結合實踐中的處方權問題深表關切。針對"西醫開中藥"這一現象,筆者認爲需要從專業資質、理論體系和患者權益三個維度進行審慎辨析。

一、專業資質與理論體系的根本差異
中醫診療體系建立在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獨特理論基礎上,其核心在於"辨證論治"。要準確開具中藥處方,醫師必須系統掌握以下知識體系:
1. 四氣五味理論(寒熱溫涼、辛甘酸苦咸)
2. 藥物歸經與升降浮沉特性
3. 方劑學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
4. 十八反十九畏等禁忌規範
5. 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個體化診療思維

而現代西醫院校的中醫課程設置普遍存在嚴重不足。以某頂尖醫學院爲例,其中醫學課時僅占總學時的2.3%,且多爲概論性質。這種培養模式難以使西醫掌握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二、中成藥濫用的現實困境
當前臨床存在三類突出問題:
1. 診斷與用藥脫節:西醫常按西醫病名直接套用中成藥,忽視中醫證型鑑別
2. 配伍失當:忽視中藥間的相須相使關係,簡單疊加使用
3. 劑量失控:未能根據患者體質調整用藥分量

典型案例顯示,某三甲醫院呼吸科90%的感冒處方含中成藥,但僅7%的處方醫師能準確說明其辨證依據。

三、規範用藥的可行路徑
建議從三個層面建立規範:
1. 制度層面:明確限定中藥處方權限,建立分級授權制度
2. 教育層面:對需開具中藥的西醫進行系統培訓(建議不少於500學時)
3. 監督層面:建立處方點評制度,對跨專業處方進行重點審核

結語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其應用必須遵循自身規律。筆者呼籲:患者有權了解處方醫師的中醫專業背景;醫師應當嚴守專業邊界;管理部門需完善相關法規。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中醫藥的合理應用,真正造福患者。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