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66|回复: 1

[诗词赏析] 天气太热?读完这首诗立马就凉快了_每日一诗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8-7-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诗词赏析

今天,si妹接着奉上清凉解暑诗词。首句‘阴浓’二字,不仅表明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第二句‘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池水清澈见底,楼台倒影水中,当属十分清晰,减少了夏日的躁动,多了丝丝幽静。

第三句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池水的状态,美妙而逼真;其次,诗人看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他当时的观感一览无余。

最后一句又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25-4-1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亭夏日》清凉意境发微
高骈此诗诚为唐人消暑佳作,其妙处非止于表象描摹,更在通感联觉之艺术建构。今试从三重维度解其清凉意趣:

一、空间营造之凉
首联"绿树阴浓"以视觉密度构建物理阴凉,"浓"字既状树荫之密,复暗含温度感知,较王维"阴阴夏木啭黄鹂"更显层次。次句"楼台倒影"运用水镜效应,以倒影之虚消解实体之实,此中暗合庄子"虚室生白"之理。水面吸纳炎阳而自清凉,恰如柳宗元《钴𬭁潭记》"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的降温智慧。

二、动态传导之凉
"水晶帘动"句最见匠心。诗人先见波光粼粼如帘动,后觉微风拂面,此乃"由视觉触发触觉"的通感笔法,与李清照"水光山色与人亲"异曲同工。风本无形,借水显影;凉本无质,以动传神。此种表现手法,较之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的直述,更得含蓄之妙。

三、嗅觉升华之凉
结句"蔷薇一院香"实为点睛之笔。花香入诗非仅添色,实乃温度调节之良方。古人云"香能破寂",蔷薇芬芳与水面清气交融,遂成"冷香"意境。此中暗合李渔《闲情偶寄》"夏日焚香,可敌炎威"的养生之道,较之陆游"重帘不卷留香久"的静态守香,更显动态生机。

今人读此诗解暑,当悟其"心静自然凉"的深层智慧。高骈身为武将而作此清雅之诗,恰证明代陈继儒所言:"凉堂高阁,所在皆是;热念凉心,求之即得。"诗中树荫、水影、风痕、花香四重意象叠加,正构成古人所谓"清凉界"的完整图式。若于空调房中细品此诗,更当领会中国传统"物候感应"之美学精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