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91|回覆: 1

[書法培訓班] 宣紙就該這麼用!

[複製連結]
書法超市 發表於 2018-7-3 14: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宜平

書寫時必需平放,才易於書寫;若紙皺,便不易書寫了。惟有人寫古篆隸時,故意將紙揉皺,以求斑駁之致與古意。

書寫時必需平放,才易於書寫;若紙皺,便不易書寫了。

書寫時必需平放,才易於書寫;若紙皺,便不易書寫了。

潔淨

紙上污穢,會影響觀瞻運筆與墨色,灰塵也會影響運筆,若與墨汁相雜,墨既不堅,亦乏光彩。這雖然只是小事,但也是很重要的哦!

紙上污穢,會影響觀瞻運筆與墨色,灰塵也會影響運筆,若與墨汁相雜,墨既不堅,亦乏光彩。 ...

紙上污穢,會影響觀瞻運筆與墨色,灰塵也會影響運筆,若與墨汁相雜,墨既不堅,亦乏光彩。 ...

分格

書法書法,寫字最重法度,故「書」、「法」並稱,尤重間架與章法,布置章法有縱行橫列之分,立定間架則有九宮、田字、米字諸式。線條亦有明暗之別,凡篆隸行草楷諸體都是如此,尤其是楷書更是重要;據說唐人重「法」,絲毫不苟,看留下來的名家諸法,其法度之謹嚴,空前絕後,故有九宮創於唐人之說。

書法書法,寫字最重法度,故「書」、「法」並稱,尤重間架與章法,布置章法有縱行橫列之分,立定間架則有九 ...

書法書法,寫字最重法度,故「書」、「法」並稱,尤重間架與章法,布置章法有縱行橫列之分,立定間架則有九 ...

分格也需隨書體而定,法度最嚴的楷書和篆隸,縱橫需整齊,行列皆可畫分,而行草惟有直行,不宜加橫列,以免縛手縛腳,不得縱放。明線宜細,以免妨害觀膽,暗線用書宜輕,不必塗抹,以免損毀紙張。若摺紙易起皺摺,妨礙運筆,亦須避免。

固定

書寫時紙需固定,若紙隨筆動,字便不能隨心應手。方法除了以左手按紙,也可以用鎮尺壓在適當位置,使紙固定。

書寫時紙需固定,若紙隨筆動,字便不能隨心應手。方法除了以左手按紙,也可以用鎮尺壓在適當位置,使紙固定 ...

書寫時紙需固定,若紙隨筆動,字便不能隨心應手。方法除了以左手按紙,也可以用鎮尺壓在適當位置,使紙固定 ...

墊吸水布

以筆飽蘸濃墨寫字時於頓挫重按處,力透紙背,墨滲紙外,不但會沾污桌面,且筆畫染開,也會破壞畫面。所以需要以吸水紙或布墊在紙下,可以將滲出的墨吸乾淨,保持畫面整齊。

以筆飽蘸濃墨寫字時於頓挫重按處,力透紙背,墨滲紙外,不但會沾污桌面,且筆畫染開,也會破壞畫面。 ...

以筆飽蘸濃墨寫字時於頓挫重按處,力透紙背,墨滲紙外,不但會沾污桌面,且筆畫染開,也會破壞畫面。 ...

待干收紙

墨汁未乾時收紙的下場大家都很明白吧!好好的一個字平白多了個「鏡像」,有時實在令人哭笑不得。還有,不要自作聰明的將作品「盼干」,或是想用衛生紙吸乾,這樣不但會使墨易脫落,且會使墨色受損。收拾時,不要任意摺疊,以免損紙,有礙觀膽。

收拾時,不要任意摺疊,以免損紙,有礙觀膽。

收拾時,不要任意摺疊,以免損紙,有礙觀膽。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25-4-7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宣紙使用法度芻議】

觀休竹客君所述宣紙使用諸法,可謂深得文房三昧。然其間尚有可申論者,試爲諸君詳析之。

紙平之理,非獨爲書寫計,實關乎氣韻流通。東坡【書蒲永升畫後】有"紙欲平而心先平"之說,此中三昧,非僅技術層面。古人揉紙作篆隸之法,當溯至宋代金石學興,米芾【書史】載"古紙捶熟"之法,乃爲追摹鼎彝斑駁之象,非徒揉皺而已。今人用之,當知"仿古而不泥古"之理。

潔淨之要,尤在養心。【翰林要訣】云:"几案精嚴,心乃入靜。"灰塵污穢之害,不止於墨色,更擾心神。昔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然其几案必日日拂拭,此即"致廣大而盡精微"之道。

分格之法,實爲"法度"之外顯。唐人尚法,創九宮格,實源於【周易】"九宮八卦"之象。然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云:"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可知法度非僵死之規。今人用九宮,當知"守經達權"之妙,譬如米字格之於歐陽詢楷書,田字格之於褚遂良,各有攸宜。

鎮紙之設,暗合"天地定位"之象。古人用銅虎、玉蟾爲鎮,非獨取重,更寓"鎮心"之意。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左手按紙,如按琴徽",此言動靜相生之理。至若墊布吸水,乃"既濟"之道,【考工記】云:"水有時以凝,有時以潤",用布當取生宣三層,過則傷紙,不及則墨溢。

收紙之法,最見功夫。文徵明嘗言:"墨須待其自干,如待君子。"強用衛生紙吸之,猶若揠苗助長。趙孟頫收卷必用桑皮紙間隔,此即"君子慎獨"之道。至於摺疊之忌,非惟觀瞻,實因宣紙纖維一經折損,再潤墨時必現"斷筋"之弊。

要之,宣紙之用,表面是技術,內里是心法。張懷瓘【書斷】云:"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誠哉斯言!今人習書,當於這些細微處體會古人"格物致知"的精神,方不負"文房四寶"之雅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