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上小學的幾年裡,學習成績都很好,每次考試分數都不低,家長一直認爲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問題的。 但當升入初中後,家長心中的好學生,學習成績竟然下降了。這讓很多家長,都不理解,搞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依然是認真學習的,小學學習成績也挺不錯的,爲什麼上了初中以後,就開始下降了呢? 因爲小學的學習,難度不是很大,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記憶來完成,很多孩子還可以在家長的監督下做得不錯。說得淺白些,就是孩子即使是不理解,也依然可以把題目和做法給背下來。 但是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之後,海量的題目,變式很多,這個時候,再靠記憶來完成,則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當然,如果是極個別科目,你也可以把套路都背下來,但是,高中那麼多科目,每天海量的作業,如果都是靠這種方法學習,絕對不可能。 這就是爲什麼,小學時候很多很乖的孩子,似乎成績都不錯,但是到了初中就困難了,高中更是原形畢露,一下發現根本不會學習了。 尖子生是什麼狀態的,如何學習的呢? 1、尖子生首先有很強的記憶力 沒有記憶力是不可能的,但是,這又有個問題,就是大多數差生,其實也不是沒有記憶力,只是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無法消化吸收記憶罷了。 舉個例子:我見過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但是電影的台詞是可以大段大段的記憶下來的。而我學習很好,我卻很難記下那些電影的對話和台詞。爲什麼?主要還是不感興趣。 2、尖子生敢於探索,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都很強 有很多小學生,因爲怕錯,所以一般都不大敢自己想。一般的學習方式就是記下老師講的,這種學習方式,在後來就成爲很大的障礙。 尖子生也聽老師講,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敢去嘗試著挑戰新題型。儘管有時候做得不對,但是這種學習方式,將極大的釋放了自己的大腦的存儲空間。 尖子生喜歡自己分析問題,把一個問題自己消化了,相通了才記下來,這樣記憶更爲深刻。 3、尖子生喜歡自己總結屬於自己的規律 普通學生利用別人的規律,很多時候記憶起來很困難。 尖子生自己總結規律,對於題型有著高度的敏感性。能夠自己把平時發現的題型的共性聯繫起來,學習起來,所有的知識都是網狀的,互相關聯,所以靈活性很大。 而普通的學生,學習的知識是點狀的,大多數知識都是孤立的,無法融會貫通。 所以,我們看一個學生是不是有後勁: 一個看學習的精氣神,有沒有客服困難的勇氣。 二看他喜不喜歡自己想,有自己的方法。 三看他對待自己錯誤的態度,有沒有改善自己的強烈欲望。
以上也是培養一個孩子好好學習重要指標,各位家長您的孩子占了幾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