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52|回覆: 1

[詩詞講座] 中國國畫入門教程「點景法」 教你點景舟楫

[複製鏈接]
國畫與書法 發表於 2018-7-10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撐船式,要畫出人物動態,船身為烏篷船。船下面這條線中間段要斷開,表示浮在水面 ... ... ...

撐船式,要畫出人物動態,船身為烏篷船。船下面這條線中間段要斷開,表示浮在水面 ... ... ...
撐船式在中國國畫入門教程中,要畫出人物動態,船身為烏篷船。船下面這條線中間段要斷開,表示浮在水面

遊船客,以為船家加一位客人,注意各人的動態,船身較為簡單

遊船客,以為船家加一位客人,注意各人的動態,船身較為簡單
遊船客,以為船家加一位客人,注意各人的動態,船身較為簡單-國畫入門

遊船,先畫船身中間的線,再添加人物,畫出頂棚,然後才畫船身

遊船,先畫船身中間的線,再添加人物,畫出頂棚,然後才畫船身
遊船,先畫船身中間的線,再添加人物,畫出頂棚,然後才畫船身-國畫教程

垂釣式,人物通常坐在船頭,執一魚竿,畫烏篷時注意線條的交叉

垂釣式,人物通常坐在船頭,執一魚竿,畫烏篷時注意線條的交叉
垂釣式,人物通常坐在船頭,執一魚竿,畫烏篷時注意線條的交叉-國畫入門教程。

雨中撐船式,船身較扁,畫出人物蓑衣。

雨中撐船式,船身較扁,畫出人物蓑衣。
雨中撐船式,船身較扁,畫出人物蓑衣-中國國畫入門

拉帆式,烏篷略靠 後,人物往後倒拉帆,體現風的阻力。

拉帆式,烏篷略靠 後,人物往後倒拉帆,體現風的阻力。
國畫入門的拉帆式,烏篷略靠 後,人物往後倒拉帆,體現風的阻力。

用較粗的線條表現船身

用較粗的線條表現船身
中國國畫一般用較粗的線條表現船身。

山水中添加一葉扁舟,便 使山水生動起來,而且還會使觀畫者產生些聯想,兩棵樹分別用點葉和雙鈎畫法,坡岸 ...

山水中添加一葉扁舟,便 使山水生動起來,而且還會使觀畫者產生些聯想,兩棵樹分別用點葉和雙鈎畫法,坡岸  ...

山水中添加一葉扁舟,便 使山水生動起來,而且還會使觀畫者產生些聯想。國畫入門教程來說,兩棵樹分別用點葉和雙鈎畫法,坡岸上畫上房屋,注意兩邊山石的大小,留出畫船的位置,再添加遠山。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4-18 1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國畫點景舟楫之法要】
文/懷舟

觀懋基君所輯舟楫點景諸式,深得傳統三昧。今就畫理補綴數言,以明其要。

一、取勢之道
舟楫之妙,首在取勢。烏篷船身當以"折釵股"筆法寫之,中段虛斷而意連,正所謂"筆斷氣連"(謝赫【古畫品錄】)。撐船式人物當取"S"形動態,使衣紋與篙杆形成顧盼之勢,暗合"一筆轉去"(郭熙【林泉高致】)之訣。

二、經營位置
遊船客式尤重主賓呼應。船家執篙在前為實筆,客人倚篷在後宜虛寫,二者間距當留"一呼吸地"(笪重光【畫筌】)。若畫垂釣式,則需謹記"丈山尺樹寸馬分人"之度,魚竿長度當與船身成黃金比例。

三、筆墨相生
雨中撐船之蓑衣,當以"飛白"筆法破墨,與船身濃墨形成枯潤對比。拉帆式人物後仰,衣帶當用"吳帶當風"(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筆意,帆索則取"屋漏痕"篆籀之法。船身粗線非徒求形,實為與山水細皴構成節奏,此即張彥遠所謂"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

四、意境營造
山水間一葉扁舟,貴在"遠人無目"(王維【山水訣】)之妙。近景雙鈎樹與點葉樹相間,遠山以淡墨沒骨法渲染,其間留白處恰成"水眼",舟楫位置當置於視覺引導線上,暗合"三遠法"之平遠意趣。

昔人云:"舟楫者,山水之眉目也。"學者當參酌馬遠【寒江獨釣圖】、夏圭【溪山清遠圖】諸經典,體會"空舟不空"之境。筆墨之道,存乎一心,願與諸君共研之。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