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17|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论书法创造力,这5位书法家令人钦佩!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7-20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为创新?

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虽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但鉴于当下尚有不少人未能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因而有的走上复古主义,有的却又陷入虚无主义,完全迷失了方向,故有必要再加以探讨。书法艺术是传统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书法家李可染大师曾言:‘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他说的‘打进去’就是继 承,‘打出来’即是创新。

“创新是继承的目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创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离开继承的创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正确的 创新方法,才会获得成功。”

1

创出今草的张芝

创出今草的张芝

创出今草的张芝

汉代的草书,实起源于民间,人们在处理繁忙的公务时,书写过程中难免有减省笔画的习惯,再加上百姓写隶字时也较为草率,于是民间便出现了“趋急就变”的“草书”了。南朝梁庾肩吾云: “草书起源于汉,解散隶法,用以应急,本因草创之意,故曰草书。”

公元前四十八年,西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兼文字学家史游,把民间盛行的省笔画和草率写来的隶字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裁长补短”,统一笔画,编写出 一本《草字歌诀》。全书三十二章,一千四百余字,拟定了每个草字的书写规则,成为千古不朽的草字范本,而今称之为草隶是也。

到了东汉桓帝灵帝时,天才书法家张芝师取史游的草隶,将字字区别,笔笔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呼应顾盼的一笔书。他的一笔书“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 这就是今草。

张芝所创的今草使中国书法从此进入了一个无拘无束,汪洋恣肆的广阔空间,使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得到彻底解放。张芝因而被后世称之为草圣!张芝所继承的是草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为今草。他是我们应学习的第一个典范。

2

楷书的先驱钟繇

楷书的先驱钟繇

楷书的先驱钟繇

书法家钟繇是魏文帝时的东武亭侯,明帝时迁太傅,故人称钟太傅。他是历史上楷书的首倡者。黄初三年,即西元二二二年,他老人家用正楷写奏本给皇上,成为楷书的首创人。

钟繇把民间流行的简笔分书由隶化楷,巧妙地创造了正楷字。楷书由隶书演化而来,除了没有隶书的蚕头雁尾和波磔之外,绝对注重“平直方正”,执笔写来,不可省减和草率。楷书由此而诞生了。

钟繇的楷书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梁武帝曾评太傅的书法谓“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钟繇继承的是隶书,创新的是楷书,他是我们应学习的第二个典范。

3

王献之的“破体”造就出“二王”

王献之的“破体”造就出“二王”

王献之的“破体”造就出“二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历代尊为书圣,其第七子王献之自小随父学习书法,深得乃父真传,但他并不守旧,改变字体,创造了变体的行书,他非草非行的新书体,被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他的 “破体”在当时引起轰动,称“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以致推崇至今,成为主流书法形式之一。

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 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如果王献之一味追随乃父,即使他的书法写的得跟王羲之一样,那他在书法史上也没有今天的地位,也就没有“二王”一说!所以,王献之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第三个典范。

4

欧体的由来

欧体的由来

欧体的由来

欧阳询是由陈、隋入唐的著名书法家,他最初仿效王羲之,后采纳众长,独辟蹊径,创立其险劲刚健的独特风格。欧阳询的楷书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号为“欧体”。

《宗圣观记》誉其楷书为“翰墨之冠”,时人评:“欧阳询书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又如金刚嗔目,力士挥拳。”日本人伏见冲敬认为:“他自己的书法特别是他的楷 书既不能说是北派,也不能说是南派,而是以他自己的东西将陈旧的间架结构法完全代替了,并且,他将用笔法极端地单纯化,将个人情感的表现蕴含于内部,这样 便具有了类似篆书一般的特征”。

如认真考究魏碑《隋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就可发现,在欧阳询的楷书作品中,其书写形态、笔意与此碑的 书体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从体势或是行气乃至用笔、行笔,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魏碑余风。由此可见,欧阳询是最早将帖学和碑学熔为一体的人,他是我们应学习 的第四个典范。

5

颜书的启示

颜书的启示

颜书的启示

继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后,唐代出了一位独领风骚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他专精 博取,推陈出新,自成一格。他的颜体楷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极具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饶有筋骨,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 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可说在王派之后,别开生面。

苏东坡云:“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米芾《海岳书评》说:“颇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啥排突,硬弩欲张,铁往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颜真卿晚年对生命的悟彻,在其《祭侄稿》中折射出人格光辉!将感情的宣涉融入书法之中,使《祭侄稿》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所以,他是我们应学习的第五个典范。

颜真卿晚年对生命的悟彻

颜真卿晚年对生命的悟彻

书法创新离不开文化修养的提高。鉴于此,创新不但要刻苦临池,精于临摹,练好“字内功”;更要研究书理,博通书史,练好“字外功”。林散之说:“创新不是要创就创了,是要学问和功夫到了,自然就创新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