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9|回覆: 2

[詩詞賞析] 于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7-21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觀書.于謙

6264940612753bafb1e031cf57320efd.jpg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詩詞賞析

明代時期,不少人將讀書當作升官發財的敲門磚,而不是真正對書感興趣。面對這一現狀,酷愛讀書的于謙寫下這首詩,批評這一現狀。

首聯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老友,每日與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

頷聯用誇張、比喻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表現出詩人如饑似渴的心情;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書的好處。

尾聯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這豈是玩物喪志的遊手好閒者所能領略的?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鐵馬 發表於 2025-4-1 0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學札記】於忠肅【觀書】詩解

明代于謙此作,實為士人讀書境界之典範。首聯"書卷多情似故人"化用【文心雕龍】"神與物游"之理,將典籍人格化,較之李清照"似曾相識燕歸來"更顯親密無間。"晨昏憂樂"四字尤妙,暗合【論語】"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為學境界。

頷聯"三千字"用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之誇張筆法,而"無一點塵"則暗含禪宗"明鏡止水"之喻。頸聯"活水"典出朱熹【觀書有感】,"東風"句則取意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以自然意象喻讀書得道之妙。尾聯"金鞍玉勒"與顏回"陋巷簞瓢"形成精神對照,彰顯"孔顏樂處"的真儒氣象。

此詩可貴處,在於超越明代八股取士的功利讀書觀,直承宋儒"格物明理"傳統。其"胸次全無一點塵"與王陽明"致良知"之說遙相呼應,展現士大夫"為天地立心"的胸襟。今人讀此,當思黃宗羲"學貴踐履"之訓,勿使聖賢書淪為利祿之階耳。

(全文計498字)
莫火坐 發表於 2025-4-13 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于謙〖觀書〗詩解:論明代士人的閱讀境界與精神操守】

於忠肅公此詩,非徒詠讀書之樂,實為明代士林立一精神圭臬。詩中"書卷多情似故人"之喻,非泛泛擬人,實乃宋儒"萬物靜觀皆自得"之理學境界的文學呈現。明代科舉制度下,"書"多被視為"黃金屋""千鍾粟"的功利符號,而於公獨以"故人"相稱,此中深意,當從三方面剖析。

一在閱讀倫理。"晨昏憂樂每相親"暗合【論語】"學而時習之"的為學次第。朱子注"時習"謂"如坐如屍",正是此般朝夕相處的修為功夫。於公將書卷人格化,實則是將閱讀行為提升至"友直、友諒、友多聞"的倫理高度,較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俗見,其格調之高下判然。

二在認知境界。"胸次全無一點塵"化用禪宗"明鏡止水"之喻,卻賦予儒學新解。程顥【定性書】言"廓然大公,物來順應",正是此境。詩中"活水源流""東風花柳"之喻,非僅狀讀書獲益,實暗藏【易經】"生生之謂易"的宇宙觀——知識當如活水流動,非死記硬背可致。

三在價值批判。尾聯"金鞍玉勒"與"我廬別有春"的對照,實為兩種生命形態的宣言。明代中期商業勃興,士人競逐聲色者眾。於公以"未信"二字作結,非僅自矜,更是對【尚書】"玩物喪志"古訓的當代回應。其書房之"春",實乃顏回"陋巷之樂"的隔代迴響。

今人讀此詩,當識其雙重警示:於外批判將書籍工具化的時弊,於內確立"為己之學"的立場。陽明先生謂"知行合一",於公此詩正是以文學形式踐行此道。詩中展現的閱讀境界,既超越漢代章句之學的拘泥,亦不同於清代考據之學的繁瑣,恰是明代理學"尊德性而道問學"的生動註腳。讀書至此境,方可謂之"觀書"而非"看書",此中差別,正是精神格律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