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793|回復: 2

[诗词讲座] 题画诗是什么意思?题画诗有哪些?诗人之骄子 画家之宠儿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7-25 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画诗,诗与画,似乎是不可分离的鸳鸯。有人说,题画诗是诗人之骄子,是画家之宠儿,那么,题画诗是什么意思?题画诗有哪些?

题画诗是什么意思?题画诗有哪些?诗人之骄子 画家之宠儿

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往往画中题诗,诗画互补,使意境更加深远。再在画面加盖红印章,使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人在读诗看画、看画赏诗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题画诗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那么,问题又来了,题画诗有哪些?

题画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这枝艺苑的奇葩,从诞生那天起,就是诗与画交叉的产物。如果把它比作音乐,则是诗与画的二重奏。这首特制的歌曲,既有诗的韵律,又有画的光彩。如果将它比作舞蹈,则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画的线条是跳动的舞姿,诗的文字,则是画境的升华。题写于画卷上的诗,融诗、书、画于一体,既富诗情画意,又有笔韵书趣,是具有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内蕴的国粹,因而被称为『诗人之骄子,画家之宠儿』 。

中国题画诗源远流长。要了解题画诗有哪些,需要从六朝时期算起,有近两千年历史。但从远古绘画产生的年代看,题画诗滥觞的年代当更早。据〖晋书〗载,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准(人名)盗掘魏襄王(318年 - 296年)坟墓,得竹书数十车,共75篇,其中就有『〖图诗〗一篇,画赞之属也』 。 ( 〖晋书〗卷五一〖束皙传〗 )而画赞,就是早期一种题画诗。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和种种人为的因素,有题诗的壁画或画卷多已散佚殆尽。现存最早、画面有题诗的当是北宋赵佶的〖蜡梅山禽图〗 。

题画诗,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画为题而作的诗。它又有狭义、广义之别和自题、他题之分。自题画诗,是指画家写于自己画卷上的诗,自题画诗有哪些?如明代唐寅的〖李端端落籍图〗 。他题画诗则是指诗人或画家为别人画所题的诗,如清代金农的〖题赵承旨〈采菱图〉 〗 。

题画诗曾是统治阶级政治教化的工具,后随着政治色彩的淡化而变成文人自抒怀抱、展现才艺,并用作相互酬赠的文艺作品,发挥了广泛的交际功能。此外,题画诗还有不可忽视的愉悦功能。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中意』,诗与画结合,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画家既作诗又作画,不仅能开阔视野、增加美感,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的意念和启发观赏中国画的想象作用。

题画诗较其他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诗情画意。诗人借助画家已有的画境,再创造艺术境界,不仅包含画家所引发的创作兴趣、灵感,而且常常把已然确定的画境引入诗中,诗人加以阐释和生发,形成全新的艺术结晶,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题画诗除了体现在其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之艺术美外,还在于多方面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仅以山水、田园类题画诗为例,特别是题写于画内的山水诗,或描绘波澜不惊、一碧万顷的湖面,于心旷神怡之中观赏静态美;或描绘风起云涌、白波若山的海水,于雄奇之中给人以壮观美;或描绘云遮雾绕、层峦叠嶂的山景,于时隐时现之中领略朦胧美;或描绘平畴无际、风光旖旎的田园,于闲适之中充溢着恬淡美;或描绘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的林泉,于静谧之中带有飘逸美等等。

题画诗,无论是自题还是他题,都是诗人与画家对话的产物,因此它对画家和画作的描写哪怕是只言片语,都具有重要的认识和鉴赏价值。特别是自题画诗,是画家创作的内心独白,具有其他评论家不可替代的认识作用。在题画诗中涉及绘画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有对画家生平际遇的描叙,有对画作的鉴赏与品评,有对绘画理论的阐释,也有对不同画家的画作的比较、论析。

题画诗除了具有诗的情趣外,还为绘画艺术鉴赏增添了感人的诗意形象。因此,如果我们把中国现存的全部题画诗按年代编辑起来,那无疑将是一部以诗歌书写的、色彩缤纷的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而书画同源,画史又与书史密不可分。中国题画诗的发展史虽然不能等同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但是自从题画诗产生以后,题画诗的书法艺术便与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步了。国画大师陆俨少曾说: 『画画的十分功夫,应该是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 ,这是因为『中国画注重骨法用笔,一支毛笔,用好它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而写字是训练用笔的最好方法,要做到使笔而不为笔使,要笔尖、笔肚、笔根都能用到,四面出锋,起倒正侧,得心应手,无不如志』 。

对于中国画而言,画史与书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从中国绘画史上可以看到书法艺术发展的脉络,而从书写题画诗的书法中更可以看出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某些现存于古代名画上的题诗,无疑就是当时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现存书写于画内的题诗看,到了南宋,虽然画上题诗已成风气,但现存的有题诗的画作却很少。金元之后,画上题诗蔚然成风,及至明清两代已达极盛,因而有大量画内题诗存在,其中的书法作品也是百家荟萃,书体异彩纷呈,是研究各朝代书法艺术的珍品。因此,现存于画上的题诗,也是古人用笔书写的、以实物形式出现的书法艺术史。

题画诗对庞大的诗歌家族而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分支,但它却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艺术『富矿』 。自南宋以来,它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孙绍远编辑的〖声画集〗不仅第一次汇集了唐宋的题画名家,而且搜集了许多诗画家文集中缺失的作品。清代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既补充了许多诗人的个人文集,也增加了中国诗歌的总量。逯钦立先生所辑校的〖先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诗〗,既在画中寻诗,又把石刻题画诗也尽收集中。因此,我们不仅可以为已经编定的〖全唐诗〗、〖全宋词〗、 〖全宋诗〗、 〖全元散曲〗 、〖全明词〗等补充新发现的题画诗、词、曲等,而且还能从题画诗中发现许多史籍未载的书画家。据粗略统计,仅从明、清两代的自题画诗、词、曲中,新发现的画家或画人就不下百位。

中国题画诗从产生到发展,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即:春秋战国至秦汉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的生成期;隋唐五代的成熟期;两宋、辽、金、元的发展期;明清的繁盛期;而近代延续了明清题画诗的发展势头,并加以拓展,形成了题画诗发展的新高峰,可称为延展期。在反帝反封建的刀光剑影下诞生的题画诗,如一面血染的军旗飘扬在广阔的海疆,辉映着出征的舰船;又如一曲高亢的战歌,回荡在弥漫硝烟的天空,呼唤着沉睡的人们。它以炫目的光彩和动人的旋律写就夕阳下的辉煌。

现当代,题画诗却日渐寥落。在许多大型画展上,不仅很难见到画家的题诗,而且更难觅诗人的墨迹。 『宠儿』已不再受宠,『骄子』似也不受待见。长此以往,中国题画诗的传承颇堪忧虑。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 『一个画家如若不懂得做诗,不会题画,便是个哑巴画家,等于半个美人。 』著名艺术家徐复观也指出: 『画出一幅画,更用一首诗将此心灵、意境,咏叹出来;再加上与绘画相通的书法,把它写在画面空白的地方,使三者相互映发,这岂非由诗画在形式上的融合,而得到艺术上更大的丰富与圆成吗? 』因此,在传统的中国画诗、书、画三大要素中,诗是画之魂,书是画之骨。所以历代名画家,都十分重视诗与书。艺术巨匠齐白石就曾说: 『我的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 』但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要强调诗、书对绘画之重要和表明自己追求画品之高雅。

时至今日,发扬中国画及其题诗艺术的优秀传统,要不断造就大批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题画诗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只要我们倍加珍视中国题画诗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且保护和传承的措施有力,就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前进,题画诗的发展空间也会不断拓展。它不但不会消亡,而且将会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出现在艺坛上,永远熠熠生辉!

我们希望,当後人问起,近现代题画诗有哪些时,我们能随手拈来数首名篇!

韩屋牡 發表於 2025-4-6 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诗画交融的灵韵之境:论题画诗的艺术本质与文化意蕴

题画诗者,乃中国艺术之独特创造,诗画合璧之精妙结晶。此一艺术形式,非徒诗画之简单叠加,实为两种艺术媒介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融合,形成一种"超艺术"的审美体验。题画诗之妙,在于其突破了艺术门类之藩篱,使诗与画在相互映照中产生新的美学意蕴。

考其源流,题画诗可追溯至六朝时期。顾恺之《女史箴图》虽无诗题,然其"传神写照"之理念,已为后世诗画交融埋下伏笔。至唐宋时期,题画诗渐成风气。苏轼"诗画本一律"之论,道出了题画诗之真谛。宋徽宗赵佶《蜡梅山禽图》题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实开自题画诗之先河。元代文人画兴起,题画诗更臻成熟,倪瓒"逸笔草草"间题诗其上,诗书画印浑然一体。明清以降,题画诗蔚为大观,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句,至今脍炙人口。

题画诗之艺术特质,首在其"跨媒介性"。诗以语言表画之意,画以形象传诗之情,二者相得益彰。如唐寅《李端端落籍图》题诗"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诗补画之未尽,画显诗之未言。次在其"意境共生性"。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境界,在题画诗中体现最为充分。八大山人《荷花水鸟图》题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寥寥数字而意境全出。再者在"审美增值性"。题画诗使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产生化学反应,如恽寿平题画诗"花如欲语,禽如欲飞",令静态画面顿生动态之美。

题画诗之文化意蕴尤为深厚。其一为"文人精神的物化呈现"。文人通过题画诗展现其才情与品格,如郑思肖画兰不画土,题诗"土为番人夺",彰显民族气节。其二为"艺术哲学的生动诠释"。题画诗常含艺术理论,石涛"一画论"多通过题画诗表达。其三为"社交功能的艺术升华"。文人雅集,常以题画诗唱和,如苏轼与文同的墨竹题咏,既是艺术交流,亦是情感沟通。

今人观题画诗,当超越形式层面,体悟其背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庸和谐"的美学追求。在数字图像泛滥的当代,题画诗所体现的诗画交融智慧,尤能启示我们思考艺术本质与人文精神。题画诗不仅是"诗人之骄子,画家之宠儿",更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价值必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被重新发现与诠释。
清风 發表於 2025-4-8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题画诗之流变与艺术特质》

题画诗者,乃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交融之独特形式也。其本质非仅为画面题跋,实为诗画艺术之深度对话。清人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有云:"题与画互为注脚",正道出此中三昧。

考其源流,题画诗实肇端于六朝画赞。顾恺之《女史箴图》虽无诗题,然图文互证之形式已具雏形。至唐宋时期,题画诗始成体系。宋徽宗赵佶《腊梅山禽图》题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开宫廷绘画题诗之先河。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更将文人题画推向高峰,其"诗画本一律"之论,遂成千古艺评准则。

题画诗之分类,当以创作主体为要。自题者如徐渭《墨葡萄图》"半生落魄已成翁",诗画相发,尽显狂士风骨;他题者如乾隆御题《富春山居图》,虽不免"以天子之尊夺艺林之韵"(钱钟书语),然亦见题诗之社会功能。就内容论,可分三类:一为阐发画理,如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二为寄托情怀,如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三为纪事咏史,如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题诗。

其艺术特质有三:一曰"书画同源"之笔墨趣味。元代赵孟頫题画诗书法与画面线条气韵相通,形成"三绝"艺术。二曰"虚实相生"之意境拓展。八大山人《鱼鸭图》题诗"墨点无多泪点多",使有限画面生无限悲怀。三曰"诗画互文"之审美张力。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未绘蛙而蛙声自现,正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

今人观题画诗,当知此非简单图文搭配。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谓:"题画诗如美人簪花,贵在相称。"其要在诗画气息相通,精神相贯。而今数字化时代,传统题画诗形式虽变,然其"诗画相济"之美学历程,仍为华夏艺术精神之重要载体,值得吾辈深入研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