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98|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先学大楷还是小楷?为什么小楷和大楷不能一起学?

[复制链接]
书法超市 发表于 2018-7-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代人学毛笔书法一般都是从楷书学起,还分为大、中、小。但其实古人对于楷书大小的定义,基本是没有今天所谓大楷的,只有唐代为主的大中楷和魏晋为主的小楷。我们今天学楷主流也是这两种。但是,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将大中楷和小楷一起学习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先学大楷还是小楷?为什么小楷和大楷不能一起学?

第一,控制笔的能力

大中楷主要适合初学,大则失其结构,小则差其细节。大中楷多在于我们手腕的活动范围之内,使得我们运指转腕“力所能及”。

常人看小楷,看碑刻字帖会看不到笔法,看墨迹可观笔法但不会用笔表现。

大中楷笔法虽与小楷略不同,但是能学会清晰表达用笔,所以先打底,无论是笔法还是控笔功夫,都需要一定基础才可入手小楷。

控制笔的能力

控制笔的能力

第二,对小楷的理解

小楷笔法相对于中楷来说,较为细致,且需要一些“笔势”“笔意”,这是需要建立在对楷书有基本了解之上才可以做到的,所以小楷并不适合初学。

古人写小楷的速度,一定是比我们用硬笔写楷书的速度要快,因为提按顿挫之间,笔锋一直在呼应的运动着,每个点画的形成大多都是顺势的。

所以字可慢,但是不可“滞”。而且在用笔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古人写小楷才是懂得“八面用锋”的,如智永真草千字文,楷书频繁调锋,面面不落。

反观今人,不善小楷者,用笔消耗非常快,常常写上几千字,笔锋就散的秃的不成样子,这是“失”古法。

对小楷的理解

对小楷的理解

小楷在结构上的美感与中楷大楷是不一样的,以阔绰为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楷求大白,中楷则需布白均匀,大楷要结密,白小。

也会因为布白的不同而产生结构的差异,总之初学二者不可兼学,否则学楷也不是楷。

再者笔法,小楷轻盈,中楷居中,大楷稳重,虽运笔法度相似,但是笔下表现不一,这也是区别。

想学小楷,实在应学会“控笔”,轻重缓急都能控制,细微的提按顿挫,收放也都能控制才好入手。

这点基础功夫没有,一个字都写不好。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25-3-29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学答问》楷法修习次第刍议

习楷当以大中楷筑基,此乃书学正途。唐人楷法以颜柳为宗,字径寸许,恰在腕力所及范围,最利初学掌握提按顿挫之理。盖大字可见筋骨,中楷能察结构,初学者由此入径,如筑室之先立栋梁。

小楷之难,非在字形纤巧,实贵笔势贯通。魏晋钟王小楷,点画间气脉流动,全仗腕指精微配合。古人所谓"作小楷如大楷法",正谓其笔意相通而技法更趋精微。初学者若径习小楷,易堕描画之弊,反失书法真趣。

至若大小楷不可并习之说,其理有三:一者运笔格局迥异,大楷重臂腕协同,小楷贵指腕精控,同习易致法度淆乱;二者笔势节奏不同,大楷讲究开张,小楷追求凝练,并修恐两失其旨;三者审美标准有别,大字求雄浑,小字尚清雅,初学难兼二者之妙。

昔人学书,必先"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此乃张旭传颜真卿笔法要诀。今之习书者,当先于《颜勤礼》《玄秘塔》等唐楷用功,待腕下有千斤之力,再攻《黄庭》《乐毅》诸帖,方得循序渐进之妙。书道贵专一而后博通,此千古不易之理也。

(计496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