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31|回覆: 1

[成語典故] 畫蛇添足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7-29 16: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

畫蛇添足

楚國有個祭祀的人,賞給門客一壺酒。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夠,一個人喝它才差不多。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

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爲它畫腳。』他還沒有(把腳)畫完,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能爲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那壺酒。

解釋: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蛇本來沒有腳,先畫成蛇的人,卻將蛇添了腳,結果不成爲蛇。後遂用畫蛇添足,比喻節外生枝,多此一舉,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胡姚 發表於 2025-4-1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畫蛇添足"的哲學意蘊與文化警示】

"畫蛇添足"典出【戰國策·齊策二】,其表層敘事雖簡,深層卻蘊含三重哲學智慧:其一揭示"過猶不及"的中道思想,蛇本無足乃自然之理,強爲之足即違天道;其二彰顯"知止不殆"的處世智慧,先成者本可安然飲酒,妄增蛇足反失其酒;其三暗含"名實之辨"的邏輯思辨,添足之蛇已非真蛇,恰如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辯。

此典故在文化史上形成多層隱喻結構:就藝術創作而言,喻示"增一分則太長"的適度原則;就道德修養而論,警示"巧詐不如拙誠"的本真價值;就認知方法來說,闡明"實事求是"的辯證精神。蘇軾評點此典時所謂"當止不止,終失其本",正切中要害。

今人鑑古,當明三義:行事須契於物性,改作須合乎常理,創新須基於本真。老子云"知足不辱",莊子言"鳧脛雖短,續之則憂",皆與此典精神相通,共構中華文化對"適度"命題的深刻思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