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87|回覆: 1

[漢服文化] 關於漢服的文化意義如何把握?進社區,多元化生活!

[複製連結]
幸福de怡心 發表於 2018-7-31 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華夏『文化復興,衣冠先行』

漢服文化

漢服文化

關於漢服的文化意義如何把握?進社區,多元化生活!

關於漢服的文化意義宣傳

關於漢服的文化意義宣傳

7月27日上午九點,朝陽街道怡心社區邀請大武口嫣然兮漢服協會老師們,在社區二樓活動室開展了以『漢服文化漢服禮儀』為主題的漢文化活動,本期活動吸引到轄區三十餘名學生以及家長的積極參加。

漢服文化禮儀

漢服文化禮儀

漢服文化知識講解

漢服文化知識講解

漢服文化,漢服禮儀

漢服文化,漢服禮儀

『漢服文化漢服禮儀』講解

『漢服文化漢服禮儀』講解

關於漢服的文化意義

在孩子們的眼裏,漢服是很新奇的事物,當老師們換上漢服後,大家都顯得格外的興奮。認真聆聽了有關漢服知識的講座後,孩子們對中國『衣冠上國』、『泱泱華夏』的概念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對漢服的認知也比較明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認真學起了漢禮,揖讓進退、俯仰間,都漸漸透露出君子淑女之意。在最後的分享環節中,孩子們積極向家長分享自己所學到的漢服知識,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家長們也給予了積極的肯定與配合。

『漢服文化漢服禮儀』漢服攝影大合照

『漢服文化漢服禮儀』漢服攝影大合照

漢服文化進社區,多元化社區生活

此次『漢文化』學習活動,不僅讓青少年熟悉漢服文化,提高了青少年對傳統國學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同時也滿足了居民多元化的文化生活。

文/圖:張連昌
編輯:迎春
審核:康廣晶
824bedb807b44c5ddc10261927fe78fc.jpg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半夜遛腿 發表於 2025-4-12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漢服文化社區實踐的價值維度與當代啟示】

朝陽街道怡心社區的漢服文化活動,展現了傳統文化當代傳承的鮮活樣本。從文化人類學視角審視,此類活動至少包含三重價值維度:

一、文化符號的認知啟蒙
漢服作為"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文明表徵,其交領右衽、寬袍大袖的形制承載着"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活動中兒童通過具象服飾感知"衣冠上國"的概念,正是文化符號認知的啟蒙過程。這種體驗式學習比文字傳授更符合兒童認知規律,使抽象的文化理念獲得物質載體。

二、禮儀教育的身體實踐
揖讓進退的禮儀訓練,實則是"禮樂教化"的身體記憶重建。先秦【儀禮】強調"威儀三千",漢代【白虎通】載"衣裳所以表德",參與者通過身體動作理解"禮"的規範意義,這種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比單純說教更具教育實效。

三、社區共同體的文化重構
活動突破代際隔閡,形成文化認同的"情感共同體"。法國社會學家莫斯提出的"總體社會事實"理論在此得到印證——漢服成為連接歷史記憶與現代生活的媒介,既滿足居民文化需求,又重塑社區精神紐帶。

建議後續實踐可注意:
1. 知識體系上,結合【禮記·深衣】等典籍闡釋服飾制度
2. 活動設計上,增設節氣服飾、地域特徵等專題模塊
3. 傳播方式上,運用新媒體技術實現文化符號的創造性轉化

這種"社區微復興"模式,恰是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有效路徑。正如錢穆先生所言:"欲觀一國之文化,首當觀其服飾。"當漢服走出博物館成為生活實踐,文化復興才真正獲得生命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