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82|回復: 1

[诗词赏析]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8-3 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华诗词

中华诗词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作者: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诗词赏析

在这首小词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远飞扬的意兴,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恋眷念的感情,全词所弥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萧瑟的气氛。

「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意蕴深远,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若有深慨的思致。

这首词,前阕全从景象写起,悲慨尽在言外;后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

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许舍昀 發表於 2025-4-12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词境探微及柳永晚年心绪解诂

柳永此阕《少年游》当属其晚年羁旅词之代表作,全词以"迟暮"为词眼,通过长安古道、高柳乱蝉等意象群,构建出一个极具象征性的时空场域。词中展现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漂泊,更是精神家园的失落,其艺术造诣实已臻至"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化境。

上阕铺陈的"长安古道"意象,实具双重隐喻。表层写汴京至长安的官道,深层则暗用"长安"作为功名象征的古典语码(如李白"长相思,在长安")。"马迟迟"三字尤见功力,《毛诗》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之句,柳永化用此典,将蹇驴疲马的物理迟缓,升华为对仕途倦怠的心理写照。而"高柳乱蝉"之"乱"字,既状蝉声嘈杂,亦摹心绪纷扰,与王禹偁"万壑有声含晚籁"的炼字法度同出一辙。

下阕"归云"意象最堪玩味。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以"岭上多白云"喻隐逸之志,柳永反用其意,"无踪迹"三字道尽人生期望的幻灭。"狎兴生疏"与"酒徒萧索"形成互文,前者指冶游之兴的消退(白居易"老去相逢无别计,强开笑口展愁眉"可参),后者暗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高阳酒徒"典,昔日狂放纵饮的豪情,终化为"不似去年时"的颓唐喟叹。

此词艺术特质有三:其一,时空叠印手法,"夕阳岛外"与"秋风原上"构成横向的空间延展,"目断四天垂"则完成纵向的天地闭合,这种"天似穹庐"的宇宙意识,实源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抒情范式。其二,虚实相生之妙,上阕实写羁旅之景,下阕虚抒迟暮之怀,而"归云"意象恰成虚实转捩之关键。其三,以赋法为词,通过"马迟迟-蝉乱栖-目断垂"的镜头推移,达成"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视觉效果。

柳永晚年词作常呈现这种"双重否定"结构:既否定少年冶游("狎兴生疏"),亦否定壮年功名("何处是前期")。这种生命体验的彻底幻灭,使其词境突破五代以来的闺阁艳科,开宋代士大夫词"以词言志"之先声。清人周济《宋四家词选》评柳词"森秀幽淡之趣在骨",此阕正是以看似平淡的语象,承载着深沉的生命叩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