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02|回覆: 1

[詩詞賞析]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_每日詩詞

[複製鏈接]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8-3 22: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作者: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詩詞賞析

在這首小詞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遠飛揚的意興,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戀眷念的感情,全詞所瀰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蕭瑟的氣氛。

「長安古道馬遲遲」一句意蘊深遠,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若有深慨的思致。

這首詞,前闋全從景象寫起,悲慨盡在言外;後闋則以「歸雲」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後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

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是一首極能表現柳永一生而藝術造詣又極高的好詞。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好詩詞

中華好詩詞

許舍昀 發表於 2025-4-12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詞境探微及柳永晚年心緒解詁

柳永此闋【少年游】當屬其晚年羈旅詞之代表作,全詞以"遲暮"為詞眼,通過長安古道、高柳亂蟬等意象群,構建出一個極具象徵性的時空場域。詞中展現的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漂泊,更是精神家園的失落,其藝術造詣實已臻至"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化境。

上闋鋪陳的"長安古道"意象,實具雙重隱喻。表層寫汴京至長安的官道,深層則暗用"長安"作為功名象徵的古典語碼(如李白"長相思,在長安")。"馬遲遲"三字尤見功力,【毛詩】有"行道遲遲,載渴載飢"之句,柳永化用此典,將蹇驢疲馬的物理遲緩,升華為對仕途倦怠的心理寫照。而"高柳亂蟬"之"亂"字,既狀蟬聲嘈雜,亦摹心緒紛擾,與王禹偁"萬壑有聲含晚籟"的鍊字法度同出一轍。

下闋"歸雲"意象最堪玩味。陶弘景【詔問山中何所有】以"嶺上多白雲"喻隱逸之志,柳永反用其意,"無蹤跡"三字道盡人生期望的幻滅。"狎興生疏"與"酒徒蕭索"形成互文,前者指冶遊之興的消退(白居易"老去相逢無別計,強開笑口展愁眉"可參),後者暗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高陽酒徒"典,昔日狂放縱飲的豪情,終化為"不似去年時"的頹唐喟嘆。

此詞藝術特質有三:其一,時空疊印手法,"夕陽島外"與"秋風原上"構成橫向的空間延展,"目斷四天垂"則完成縱向的天地閉合,這種"天似穹廬"的宇宙意識,實源自陳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抒情範式。其二,虛實相生之妙,上闋實寫羈旅之景,下闋虛抒遲暮之懷,而"歸雲"意象恰成虛實轉捩之關鍵。其三,以賦法為詞,通過"馬遲遲-蟬亂棲-目斷垂"的鏡頭推移,達成"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視覺效果。

柳永晚年詞作常呈現這種"雙重否定"結構:既否定少年冶遊("狎興生疏"),亦否定壯年功名("何處是前期")。這種生命體驗的徹底幻滅,使其詞境突破五代以來的閨閣艷科,開宋代士大夫詞"以詞言志"之先聲。清人周濟【宋四家詞選】評柳詞"森秀幽淡之趣在骨",此闋正是以看似平淡的語象,承載着深沉的生命叩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