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29|回复: 1

[书法培训班] 书法详解 · 每日一字《睦》

[复制链接]
书法入门课程 发表于 2018-8-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字是“睦”

“睦”字的基本写法:

楷书:左侧的“目”可以封口也可以不封口,右侧的撇和点要写得宽放;行书:需要有楷书的基本功,笔画间用游丝连接;草书:左侧的目简化成日字旁,右侧的笔画要多练习。

楷书

楷书

楷书

行书

行书

行书

草书

草书

草书
杨懿轩 发表于 2025-4-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睦":从文字构形到伦理意涵的书法阐释》

"睦"字之妙,当从《说文》"目顺"本义解之。许慎谓"睦,目顺也。从目,坴声",揭示其形声构造中实含会意深趣。左"目"右"坴"之构形,非独表音,更暗合"目光所及皆和顺"的伦理意象。今观甲骨文虽未见"睦"字,然商周金文中"目"部字多作瞪视状,至小篆始趋圆转,此文字演变轨迹,恰与"睦"字由视觉动作向心理状态转化的过程相映成趣。

就书法技法论,楷书"睦"字须把握"三停"之法:上部"目"旁宜收,中横短竖密;下部"坴"部当放,末捺如刀出鞘。欧阳询《九成宫》中"目"部多作封口处理,体现唐楷法度;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则常见开口之"目",此非讹写,实为追求笔势连贯之故。学者当知:封口显庄重,开口见灵动,各随书体语境而变。

行书创作尤重"目"部与"坴"部的血脉贯通。试观米芾《蜀素帖》中"睦"字,游丝映带处若春蚕吐丝,"坴"部撇捺作波浪势,与左侧"目"部形成"顾盼生姿"之态。赵孟𫖯《赤壁赋》更以"坴"部点画作坠石势,与轻盈的牵丝构成轻重相生之妙。此皆深得"行书如行"三昧者。

至于草书化境,怀素《自叙帖》将"目"简作两点一弧,右部演变为连绵起伏的波浪线,恰合张旭"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之喻。然学者须知,草书简省非任意为之,孙过庭《书谱》云"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睦"字草写尤需注意右部转折的弹性节奏。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此联,出自唐太宗《帝范》,"睦"字在此既指宗族和睦,更喻天下协和。书法实践中,当以"目"部喻明察秋毫之智,"坴"部喻厚德载物之仁,二者相合,方得"书以载道"真谛。昔王羲之书"和睦"二字,左敛右舒,暗合"内圣外王"之道,此乃书法与儒学交融之典范。

今人习"睦"字,当思《礼记》"讲信修睦"之训,笔墨间自生雍容气象。须知一点一画,皆是心画;结体谋篇,无非天理。书法之妙,正在技道两进处见得真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