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4|回覆: 1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全集.落日憶山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7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落日憶山中.李白


李白詩詞

李白詩詞
落日憶山中
[唐]李白
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
願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詩詞賞析:


【落日憶山中】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乃李白觀看日落時,心有感觸而作,花開時的鮮美,花落時的悽慘,使李白感同身受,感概再風光的時刻亦有逝去之時。其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更是描寫春天千古名句。


chocoba 發表於 2025-3-30 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落日憶山中】詩學發微

太白此作,誠乃盛唐氣象與道家旨趣交融之典範。全詩八句四十字,以"煙景"起、"丹砂"結,構架出由實入虛的典型李白式精神軌跡。

首聯"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暗合謝朓"餘霞散成綺"句法,而"煙景"二字尤見匠心。雨霽初晴時,山間水汽氤氳如煙,與晚霞交映,此非單純寫景,實為"道法自然"之視覺呈現。頷聯"東風隨春歸"化用【楚辭】"東風飄兮神靈雨"之意象,"發我枝上花"的"我"字最堪玩味,既指草木自況,又暗含詩人與天地共生的主體意識。

頸聯轉折最見功力。"花落時欲暮"承前啟後,將物理時間(春日將盡)與生命時間(盛年難再)雙重意蘊疊合。"令人嗟"之嘆,非止傷春,實為【古詩十九首】"所遇無故物"的哲思延續。尾聯"願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陡然振起,用【列仙傳】典故作結,使全詩從感時傷懷躍入求仙境界,此正太白"五嶽尋仙不辭遠"精神之寫照。

此詩藝術之妙,尤在"東風"二句。以"隨"字寫春風之性靈,"發"字狀生命之勃發,較之老杜"隨風潛入夜"更顯主動恣肆。宋人楊萬裏"東風染得千紅紫"或自此出,然終不及太白之渾成天然。至若"學道飛丹砂"之結,雖涉道教術語,然置於盛唐道教興盛之背景觀之,恰見詩人追求生命永恆的終極關懷,未可以迷信簡單論之。
白定 發表於 2025-4-4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落日憶山中】詩學發微——論李白山水詩中的時空意識與生命觀照

李白【落日憶山中】一詩,雖僅四十言,然其氣象之宏闊、意蘊之深邃,實為盛唐山水詩之典範。今試從意象構造、時空轉換、道玄思想三端,析其精微。

一、意象的辯證統一
"雨後煙景綠,晴天散餘霞"二句,以水墨暈染之法構建視覺層次。"煙景"之朦朧與"餘霞"之明艷形成質感對比,暗合【二十四詩品】"綺麗"與"沖淡"並置的美學追求。而"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更見匠心,"東風"為虛象,"枝上花"為實景,以流動之氣催發靜止之物,恰是【文心雕龍】"神與物游"之生動體現。

二、時空的壓縮與延展
全詩以"落日"為時間原點,卻通過"春歸—花開—花落"的意象鏈,將自然時序壓縮於剎那觀照之中。這種"瞬刻永恆"的時間處理,與佛教"一念三千"、道家"方生方死"的時空觀深度契合。末句"願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更將空間從眼前山水拓展至仙山瓊閣,完成由實入虛的超越。

三、生命意識的道玄升華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直承【楚辭】"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悲慨傳統,然李白之超絕處,在於旋即以遊仙之志化解現世惆悵。丹砂飛升之願,非徒求長生,實為對生命有限性的詩意突圍。此中可見郭象【莊子注】"獨化於玄冥之境"的思想痕跡,將莊周逍遙遊的精神具象化為道教修煉實踐。

要言之,此詩以山水為表象,以時空為經緯,以道玄為歸旨,在"目送歸鴻"的瞬間體驗中,完成了對生命本質的哲學叩問。李白之所以為"詩仙",正因其能於尋常景物中見出宇宙律動,在花開花落間參透永恆消息。學者若欲深味此中三昧,當結合【古風五十九首】中"黃河走東溟"諸篇並觀,方得窺盛唐山水詩學之堂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