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67|回覆: 0

[何新西方偽史考] 何新:關於希臘羅馬偽史研究的總結(下)

[複製連結]
何新文史 發表於 2018-8-16 15: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論希臘偽史答問錄(之一):

世界歷史的重新定位

關於希臘羅馬偽史研究的總結(下)

(2017-01-27)

  C·關於印度問題:西方史學對於兩個印度的移花接木

  【中國人誤讀印度史——關於古印度的國名及其偽史】

  正如存在似是而非的兩個希臘、兩個羅馬,也存在似是而非的兩個印度。

  歷史中出現了兩個印度:一個是喜馬拉雅山西南麓的西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另一個是人們現在所說的南亞印度。但後者,實際卻幾乎是沒有任何悠久古文明存在的蠻荒印度。然而二者卻經常被似是而非地混淆,被移花接木,被指鹿為馬。

古印度河文明的起源地巴基斯坦,與南亞印度根本沒有關係

古印度河文明的起源地巴基斯坦,與南亞印度根本沒有關係

古印度河文明的起源地巴基斯坦,與南亞印度根本沒有關係

  一、印度本義不是國名,而是地名

  1、19世紀以前的南亞次大陸並不存在一個叫『印度』的國家。古印度次大陸大部分時間處於小國林立的分裂狀態。印度並非國家名稱,而是唐僧玄奘命名的區域名稱。古代印度人從來沒有這麼叫過自己。所以泰戈爾也說過,『印度』之名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2、印度一名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玄奘所說,得名於月亮,『印度者,唐言明月』。但另一說法,則謂得名於梵語之Sindhu,即印度河。折衷二說,則印度河可能本來是明月河的意思。

  二、印度河文明在巴基斯坦不在南亞印度

  3、印度河主要流域是中國西部和巴基斯坦。印度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在印度河流域有一塊肥沃的平原即印度河平原。歷史上所說的古印度文明,就是以此平原為中心的區域。然而這塊地域,在地理上歸屬於與中國接壤的巴基斯坦。這塊被稱為印度河平原的地區,即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印度河平原文明長期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及文化區域。印度河古文明的繼承者不是今日的印度,而是巴基斯坦。

  所以: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並不在南亞印度 ,而在西南亞的巴基斯坦,印度河古文明與南亞印度根本無關。所謂古印度文明其實主要是西亞阿富汗和西南亞巴基斯坦地區存在的古文明。

  [18世紀在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區發現了數千年前大古城殘址。旁遮普即五河平原,是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區(巴基斯坦境內)。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稱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是遠古世界最偉大的人造建築奇蹟的所在地,主體位於巴基斯坦。

  這個文明包括著名的古代城鎮遺蹟摩享約達羅(Mohenjo-daro)。考古證據證明其數學、工程學和原牙科等技術水平非常先進。它的設施完善、技術先進,擁有世界上第一個城市衛生系統。印度河文明持續了800年左右,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滅亡的。兩個古城遺址出土大量印章,但印章文字至今無人能夠解讀。印度河實際上也是中國之河。它的源頭在中國的青藏高原。

  塔爾沙漠將印度河平原與恆河平原分割開,形成兩大政治文化區域。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大沖積平原之一,約佔巴基斯坦國上面積的1/3。印度河流域的五河之地乃是所謂的『古印度』(即巴基斯坦)文化之勝地。]

  三、中國古書所說的印度也並不是南亞的印度

  4、在中國歷史書中,對印度的早期記載見於【史記】(身毒)。身毒即印度河之梵文Sindhu的對音。地域在四川之遠西2000裏。【山海經】記載有『身毒國』。【後漢書】則稱之為『天竺國』。

  這些古籍中所說的身毒或天竺也都不是南亞印度,而是巴基斯坦。

  印度這個名稱實際上是唐僧玄奘所勘定的,而所指的主要地區正是今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的古國。

  5、至於恆河平原,即今日南亞地區的印度和孟加拉國,在古代稱為『婆羅多』。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梵文吠陀史詩的【摩訶婆羅多】及【蓮花往世書】。印度古人亦稱印度次大陸為南瞻部洲(Jambudvipa)。佛經及【西遊記】中提到的南瞻部洲即指此地。

  這個地區並不存在任何歷史久遠的古代文明。

  6、印度河流域雖然早有古國,卻無信史,也沒有留下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唯一記錄了印度河文明古國的可信歷史是玄奘著作【大唐西域記】。這部偉大的著作是中亞和南亞考古史學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

  名聲赫赫的各種吠陀經文和所謂的印度史詩,其實許多是子虛烏有的傳說,長期口耳相傳,至18——19世紀以後才有英國人製作的所謂文字寫本。但是,文藝復興以後西方學界慣於偽造文物和歷史。因此,根據這種傳說建構的所謂印度古史,正如希臘古史一樣不可信。

  [例如【梨俱吠陀】,西方人說其成書時間是在公元前2000至1500年之間(其實是無稽之談)。但是由於印度人沒有文字記述,所謂【梨俱吠陀】據說是靠婆羅門祭司們代代口耳相傳,爾後才有手稿的。直到19世紀歐洲人才第一次記錄和刊印了【梨俱吠陀】,有德﹑英﹑法等譯本。但是這些記錄非常缺乏歷史可靠性和作為文物的可信性。]

  四、所謂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故事是一個虛構

  7、雅利安人(aryan)是一個人類學的虛構。這個詞據說源於梵語,意為光榮的,可敬的、高貴的。在佛教和印度教、耆那教中,ariya是聖的意思。雅利安人則是聖人的意思,即證悟四聖諦的人。

  在佛教和印度教中,雅利安人的概念本來無關於族群或人種。但是18—19世紀的歐洲學者憑空炮製了一個『雅利安人』人群。據說就是這些出自白色人種的雅利安人創造了古代的印度文明。

  在19世紀,馬克斯·穆勒提出了白色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假說。他們通過語言學虛構假定日耳曼語言與古代梵語有某種親緣關係。然後通過這個語言學虛構而對印度『雅利安人』的概念進行了擴大。把這個概念,擴大到原始印歐人和日耳曼人同屬於一個白色種族。由此而建構了關於印度古代歷史和日耳曼民族關係的一系列偽史。

  8、古代佛教文化並非興起於南亞印度,而是起源於巴基斯坦以及尼泊爾所在的印度河流域,後來盛行於今日阿富汗的喀布爾河流域以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區。

  那些前往南亞印度尋找佛教聖地的國人,可謂緣木求魚,拜錯了廟門。古代佛教起源地和聖地地域都不在中國人印象中的南亞印度,而是在印度河流域的巴基斯坦以及尼泊爾、阿富汗。

  五、關於印度的歷史編年完全不可信

  9、近代西方虛擬了一部以歌頌雅利安文明為主的偽造和誇大的印度史。 其偽造印度史之目的是論證英國人統治印度作為殖民宗主國的合法性。印度史學界基本照抄英國人製造的印度史,因其誇大印度古文明也。

  中國史學界也一直對西方偽造歷史照抄照搬,包括季羨林等知名學者。

  10、印度的歷史編年,主要都是根據玄奘的遊記和佛教史虛擬的。印度本來無文字史也無歷史紀年。

  目前世界史學中的印度史紀年主要出自佛經中的佛經紀年。佛教紀年一般常以佛涅槃亦即釋迦牟尼身死的一年作為計算的標準。但是,關於佛祖的誕生和涅槃年代,歷史和佛經都沒有留下確定的記載。

  國際間較流行的一種計算是根據我國【歷代三寶記】(卷十一)所記傳說,認為涅槃年可能是在公元前486年。然而西方歷史學者竟然據此而推算印度重要人物、政治和事件的年代。但所有這些計算,都只是一種模糊的推算,基本上沒有歷史的任何可信性。

【附錄】

何新:研究印度偽史的八點結論

(修訂稿)

  我研究印度偽史後,總結得到以下八點結論:

  1、以歷史學而論,印度無信史(指成文史)。關於唐代以前印度的歷史,都只是傳說而非可信歷史。而且這些傳說大部分來自唐玄奘的隨筆式遊記【大唐西域記】——也非信史,不足作為構建歷史真相之工具。

  2、『印度』一詞來自印度河,但是,印度河卻不在人們所說的今日印度。所以,今日的南亞印度被人們稱為印度,實際上是歷史的誤會。而據玄奘說,印度地區古代多婆羅門,所以曾稱『婆羅門國』(Bharatavarsa,婆羅多,印度古名)。

  [【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雲經界之別,總謂婆羅門國焉。』]

  3、印度河是一條國際河流,發源地在中國青藏高原的岡底斯山脈。

  印度河流域的主體部分在今日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與恆河流域的南亞印度,歷史上並不是一個國家(直到18——19世紀英國人進入後才把它整合為一個大印度殖民地)。

  4、事實上,西漢以來中國古代人所說的身毒、天竺、印度,都是梵語之『Sindhu』的對音,所指地乃今日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流域;而並非指被印度大沙漠(塔爾沙漠)所隔開的遙遠恆河流域(印度大平原)及其以南德干高原的南亞印度。

  4、以地理而論,南亞次大陸可約略分為三大版塊,見下圖:

左右區域的兩塊大平原被一個大沙漠(塔爾沙漠)隔開而一分為二

左右區域的兩塊大平原被一個大沙漠(塔爾沙漠)隔開而一分為二

  圖中,左右區域的兩塊大平原被一個大沙漠(塔爾沙漠)隔開而一分為二:

  一、以塔爾沙漠為界,西部與中國和中亞以及西亞相連的印度河版塊,即今日的巴基斯坦,古代的天竺。

  二、塔爾沙漠東側,是恆河大平原版塊,地理上也稱之為印度大平原。

  三、次大陸南部的山地即面對印度洋的德干高原。

  現在人們所說的印度,主要指後兩部分。

正如歷史中有兩個羅馬,經常被弱智的中國學界混淆

正如歷史中有兩個羅馬,經常被弱智的中國學界混淆

  5、所以,正如歷史中有兩個羅馬,經常被弱智的中國學界混淆:一個是歐洲羅馬,一個是亞洲羅馬(東方羅馬,地在今日的土耳其,西人偽造名稱曰拜占庭)。後者富強於前者萬倍,但被西人洗腦的國人對後者卻基本無知。

  事實上,歷史中也有兩個印度,一個是喜馬拉雅山西南麓的西南亞印度——今日的巴基斯坦,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發現。

  一個是人們現在說的南亞的印度,這是在古代文明方面幾乎一無所有的荒漠印度。

  但是二者經常被似是而非地混淆,移花接木,指鹿為馬。

  6、佛教的起源地是在今日的尼泊爾而不是在印度。

  歷史上(英國建立大殖民地以前)的印度地區——南亞次大陸沒有完全統一過。

  若干沒有確切可信史料而出於主觀臆測的一些傳說時期——如什麼雅利安人的入侵,什麼笈多王朝、孔雀帝國之類其實都只是根據一些鬼話或者神話。

  沒有可信的任何歷史證據表明,南亞次大陸在古代曾經出現過任何統一王朝或者統一帝國。

  7、唐玄奘進入南亞次大陸時所見的印度,也是四分五裂、小國林立,『畫野區分,七十餘國。』『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本來並沒有統一的名稱。

  但是,玄奘改變了身毒、天竺、信德等來自梵語之『Sindhu』——印度河的本義,而賦予理想化的一種美義,稱之為明月之邦,象徵光明與明月——佛光普照之地,謂之印度。就是『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

  『印度』這個名稱其實就是來自唐玄奘。

  也就是說,作為玄奘個人意念中之佛教的美好之地,玄奘以『印度』作為明月之象徵而用來統稱次大陸地區。但是對於他來說,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名,而是一種泛指性的區域之名。

  [【大唐西域記】:『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言諸群生輪迴不息,無明長夜莫有司晨,其猶白日既隱,宵月斯繼,雖有星光之照,豈如朗月之明!敬緣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

  8、以考古學而論,古代文化遺址的發現和出土,集中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流域。

  而塔爾沙漠以東的恆河平原,則沒有什麼史前文化遺址出土,沒有什麼古老的文明遺蹟發現。在這個號稱的佛國中,連佛教遺蹟都很少見。只是在蒙古人建立莫臥爾王朝以後,才出現了如泰姬陵等少數名勝。

  至於作為印度領土主要部分的德干高原,則基本就更是一片文化沙漠。

  換句話說,所謂的印度古文明——就印度的本土而論,實際完全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概念。

  這也就是去印度旅遊者,如果欲尋找那裏所謂『悠久的古文明』——必定會大失所望、一無所獲的原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