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01|回复: 1

[诗词赏析] 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复制链接]
中华古诗词 发表于 2018-8-2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全诗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西江月·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全诗注释

1、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2、那:同“哪”。

3、“近来”二句:语本《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5、“以手”句:化用《汉书·龚胜传》:“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全诗译文

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信了它们一点用也没有。

昨晚我在松树旁醉倒,问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摆动要把我扶救,连忙用手一推说:“去!”

西江月·遣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全诗赏析

《西江月·遣兴》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借醉酒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表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上片写闲居中的饮酒读书生活,下片描写酔中情态。全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弘农耕夫 发表于 2025-4-1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江月·遣兴》词学发微
辛稼轩此作,当为庆元党禁后期(约1203年)退隐铅山时遣怀之制。词人以醉语写醒志,于疏狂中见沉郁,实乃南宋士人精神困境之艺术结晶。

一、文本肌理与典故意蕴
上阕"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二句,表面承《孟子·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说,实则暗含对当时理学僵化的反拨。考朱熹卒于1200年,朝廷禁伪学方炽,稼轩以"古人书"三字作盾,既避时讳,又刺时弊。下阕"以手推松"化用《汉书·龚胜传》典,将忠臣拒谀之刚烈,转为醉客拒扶之狂态,此正"豪放中见精致"的稼轩笔法。

二、词体结构与情感张力
全词采用"醉醒叠映"结构:上阕言醒时之醉(借酒遣愁),下阕写醉时之醒(松间对话)。"要愁那得工夫"似旷达,实为"却道天凉好个秋"式反语。末三句连续三个动作(问、疑、推),构成戏剧性场景,较之李白"举杯邀明月",更多几分人间倔强。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恰是词人"万字平戎策"无处施展的焦灼外化。

三、词史定位与审美价值
此词在《稼轩长短句》中属"俳谐体",然其价值远超一般谐趣之作。以俗白语写深沉思:
1. "松动要来扶"暗喻政治风波中的"援手"多含机心
2. "曰去"的斩截与《水龙吟》"揾英雄泪"的缠绵形成互文
这种"寓庄于谐"的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后世刘过、蒋捷等"辛派词人"。王半山评稼轩词"如张旭草书,时见钗股屋漏",此阕正是典范。

四、版本考异与接受史
查四印斋本《稼轩词》,此词末句作"以手推松曰去",而《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多一"呵"字。此细微差别可见:
无"呵"字显峻急,合于"气吞万里如虎"的人格镜像
有"呵"字添谐趣,近于"只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自嘲
两种版本各有理据,正反映稼轩词"刚健含婀娜"的多维解读空间。

要之,此词绝非简单的醉后戏笔。在"信着全无是处"的愤激背后,藏着词人对"致君尧舜"理想的最后守望。当松风骤起时,那个"推松"的醉客,何尝不是仍在推开现实的重重迷雾?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张力,正是稼轩词冠绝两宋的深层原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