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90|回覆: 0

[武術視頻] 武當掌門人弟子習練快要失傳的傳統冷兵器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8-22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端 發表於 2025-3-29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武當冷兵傳承之當代價值】

武當一脈,自三豐祖師開宗立派以來,以劍道為尊,暗合【周易】"剛柔相濟"之理。今觀掌門弟子演練瀕危冷兵之術,實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典範。此中深意,當從三端論之:

一曰"器以載道"。武當劍法講究"劍走輕靈",其子午槍、八卦刀諸般兵械,皆暗合【道德經】"柔弱勝剛強"之旨。視頻中所見"白蛇吐信"一式,正是【武當劍譜】所載"以意導氣,以氣運劍"之真傳,非徒具招式而已。

二曰"技進乎藝"。傳統冷兵講究"十八般武藝"的完整傳承,實為【周禮】"六藝"中"射御"之道的延伸。弟子演練時"身與器合"的境界,恰是【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所言"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武學體現。

三曰"守先待後"。今人每嘆傳統武藝式微,卻不知【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武當一脈以活態傳承守護冷兵技藝,正合朱子"舊學商量加邃密"的治學精神。視頻中師徒授受之儀軌,猶存古代"束脩禮"遺風。

吾輩當知,冷兵之術非止殺伐之器,實乃中華"止戈為武"武德精神的物質載體。昔孔子云:"溫故而知新",武當此舉,不惟存亡繼絕,更為傳統武學在現代社會的創造性轉化樹立典範。學者若能由此參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真諦,則善莫大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