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史上,任何一項偉大的創新,都有其強烈的時代背景。這種創新,往往不是出現在這段歷史長河的起點,而是拐點。21世紀,涉及多病因、多系統的疑難複雜疾病將是中醫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
中醫的辨證論治,不是辨症狀論治。辨症狀是直觀的、主觀的、客觀的。而辨證需要對一組臨床表現進行抽提。這種證(知)和針對證的處方(行)是一個閉環的有共性的中醫思維模式,是中醫提高療效的根本。
基於現代診斷,摸索疾病的中醫規律,抓住疾病的規律性和共性,重新分類、分期、分證,筆者在此基礎上提出『知行合一』中醫診療模式的兩個核心:『態靶因果』處方策略和方藥用量策略。
現代科學和技術促進了醫學日新月異的發展,同時也給中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臨床中,患者常帶著明確的疾病診斷前來就診,治療過程中重視客觀指標的改善。這對中醫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中醫角度,你如何看待現代醫學診斷下的疾病?如何用中藥改善現代醫學的指標?
中醫史上,任何一項偉大的創新,都有其強烈的時代背景。這種創新,往往不是出現在這段歷史長河的起點,而是拐點。當今的中醫遇到了理論和實踐大變革、大突破的歷史性機遇。時代的呼喚是最大的社會需求,也是醫學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推手。老年病、慢性病時代的到來,爲中醫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如果說20世紀,時代呼喚解決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外傷等急性病,歷史把機遇給了現代醫學,促進了急救醫學的長足發展,那麼21世紀,涉及多病因、多系統的疑難複雜疾病,將是中醫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有了近二百年的西學東漸,有了一個甲子的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的積澱,中西醫互相借鑑,誕生出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中醫學,將是對世界醫學的貢獻。
如何確切提高中醫療效,使之可重複可推廣?在現代醫學背景下,重新構建中醫診療體系,既是中西醫結合的必由之路,亦是中醫臨床的迫切需求。筆者經過幾十年思考及實踐,繪製出一套新藍圖,構建了『知行合一』的中醫診療模式,即改變傳統中醫對疾病認識的短板(知),重新梳理臨床診療策略(行),根植傳統中醫的沃土,插上現代科學技術的翅膀,希冀臨床各科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構建這座新中醫大廈。
知(屋頂):如何認識疾病——對疾病重新分類
中醫的個性化治療其實暗含了兩個層次,一是面對不同患者的個性化辨證施治,這是中醫的優勢所在,必須肯定和發揚;二是不同的醫生對『證』的個性化認識,這些認識基本上是依賴於醫生個人的中醫理論水平和臨床經驗,做出的個體化理解和判斷,結果往往會出現十人十方。這導致了中醫療效難以穩定、無法重複,經驗難以傳承。中醫的辨證論治,不是辨症狀論治。辨症狀,是直觀的(體徵)、主觀的(醫生)、客觀的(主訴),無需抽提。而辨證不同,就需要對一組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和體徵)進行抽提,如瘀熱證、水熱互結證、厥脫證等。這種抽提出來的證(知),和針對證的處方(行),是一個閉環的有共性的中醫思維模式,這是中醫提高療效的根本。
異病同治,是指雖然不同的疾病有其共性的證候,但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基本規律。比如說心脾兩虛證,失眠的心脾兩虛、冠心病的心脾兩虛、潰瘍性結腸炎的心脾兩虛。雖然心脾兩虛是共性,但其本質上是不同的,這個本質即是現代醫學診斷背景下的不同疾病。其病因、病機、病性、病位以及預後、轉歸可能都有所不同。這並不是說中醫要照著西醫的診斷來開藥治療,而是說要在共性(病)的背後,找到它的個性(證)。過去的中醫不談共性(現代疾病病名),是因爲沒有條件。現在已經有了現代醫學的明確診斷,已經知道了疾病的共性規律,仍用固有思維的證,來面對現代醫學的病時力有不逮。必須調整思維模式,基於現代診斷,摸索疾病的中醫規律,抓住疾病的規律性和共性,重新分類、分期、分證。
整體觀是中醫的核心思想之一,但是整體觀不應該只關注刻下的患者整體狀況,還應該包括時間上的整體,要關注整個疾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只孤立地對刻下症進行辨證論治,沒有一個連貫的時間軸概念,可能會造成整個治療方向的錯誤,這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中醫的療效的不確定和經驗的難以傳承,所以必須重新用中醫思維思考疾病。依據現代醫學提供的疾病生理病理過程,重新對疾病進行分期。
師古不泥古,筆者認爲現代醫學診斷,爲中醫群體化研究的同質性提供了基本保障;專科專病,爲中醫總結同一類疾病的規律提供了豐富的病源。所以中醫必須深化對疾病的認識,按中醫思維對不同現代醫學診斷的疾病重新命名,並進行分類、分期、分證。在多年實踐中,筆者嘗試了用兩種疾病作爲範例進行探索:如急性病—SARS—肺毒疫;慢性病—糖尿病—糖絡病。
通過命名SARS爲『肺毒疫』,如此病理病機一望便知:病位在肺,病理產物是毒,疾病性質是『疫』(傳染病);又將其分類分期分證,分爲潛伏期、發熱期、咳喘期、喘脫期、恢復期五期,各期根據中醫核心病機再分若干證型。將糖尿病命名爲『糖絡病』,明確該病的表現在『糖』(控制血糖爲要),核心在『絡』,提示早期治絡,全程治絡的併發症防治理念。在分類上,提出胖型(脾癉)和瘦型(消癉)兩種不同類別的糖尿病;在分期上,又將肥胖型糖尿病分爲『郁—熱—虛—損』四期,各期細分不同證型。由此,爲糖尿病的全過程,構建出了一套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從橫向(疾病全程)和縱向(刻下證候)把握全局,實現對疾病的全面認知。
行(梁柱):如何治療疾病——切實提高療效
爲了切實提高臨床療效,經過多年思考和實踐,筆者提出了『知行合一』中醫診療模式的兩個核心:『態靶因果』處方策略和方藥用量策略。
『態靶因果』臨床處方策略
面對多因、疑難、複雜疾病,中醫在整體觀指導下的『調態』理念,將爲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重要思路和注入極大的活力。『態』是對疾病階段的劃分。每一個階段里,可能會有若干個常見的證。態與傳統所稱證有所區別,證即是根據患者刻下症狀表現歸納的具體證型,即辨證論治的證;態的範圍更加寬泛,是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疾病不同階段的發展態勢,態是在疾病整體認識過程中提出的概念,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過程。態下可細分爲若干具體的證型,而對態的把握也是對疾病不同階段核心病機的思考和歸納。
靶,指治療的靶向性,包括症靶(針對症狀)和標靶(針對臨床理化指標)。症靶之藥,可以充分借鑑古今文獻和已有的經驗,但標靶不同,古代文獻可參考者少,主要是利用現代中藥藥理研究的成果,把有效改善客觀指標的藥,按中藥屬性歸類,回歸中醫理論中運用,使之變成標靶之藥。
本態之前就是因,本態之後就是果。每一位患者的態(狀態、生態、動態、態勢)是個性化的,這是中醫區別於現代醫學的優勢和特色。通過調態,恢復機體陰平陽秘的狀態,使體內自愈系統有效地發揮作用。
舉個例子:一個糖尿病患者,表現爲大便黏臭(抓主症爲症靶),屬腸道濕熱證(求證,本態處在郁—熱—虛—損的熱態階段),血糖高(標靶),就選擇靶方葛根芩連湯。再審熱態的因—郁態還是否持續存在,有就兼顧開郁;繼看熱態後面的果—虛態是否需要預防,需要就兼顧補虛。總之,態靶因果處方策略,治的是當下,關照的是全程,處方具有清晰的思路,把治療的主動權始終牢牢把握在醫生的手裡。
態靶因果是結合現代疾病診斷的模式,提高中醫療效的必備抓手,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踐了幾十年的,已經推廣運用得到了實踐證明正確有效的實用處方策略。所以,態靶因果的處方策略,就是在釐清某一疾病分類分期基礎上,兼顧本態前後態,辨症求證尋靶。
構建方藥劑量理論框架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古代江南醫門世家秘傳【傷寒論】,傳方不傳量,可見藥量差別與療效干係匪淺。經方狹義是指【傷寒雜病論】之方,其劑量研究長期以來處於誤、亂、惑、缺狀態。
筆者自1983年起系統考證【傷寒論】本原劑量,並按此劑量嘗試治療流行性出血熱、慢性腎衰竭等各種急危重難疾病。2009年起,帶領團隊主持開展了973項目『以量—效關係爲主的經典名方相關基礎研究』,歷經五年。對比了經方、名老中醫、一般醫院藥方發現,前兩者用藥與後者相比,經方藥少而精,藥專力宏。現代處方大多整方味數多,單味藥劑量小。傅延齡教授團隊通過文獻分析,藥物實測分析,重量比例分析,煎煮提取分析,有效性分析,臨床安全性分析等,確證了經方一兩折合13.8克,而不是後世傳承的『古之一兩今之一錢』,相當於3克這個劑量。
經方1兩折合13.8克能否直接應用於臨床?團隊將經方1兩分別按照15克、9克、3克折算,分爲高、中、低和安慰劑組,開展了以葛根芩連湯治療2型糖尿病、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病肺炎、大承氣湯治療不全性腸梗阻等經方治療急危重難疾病的臨床試驗。得出的結論是中、高劑量組療效優於低劑量組和安慰劑組;而中劑量和高劑量之間沒有統計學差異。證實經方具有較寬的劑量範圍,合理用量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同時綜合文獻、藥理、藥學、藥化等多項研究結果,系統證實了中藥量效關係的存在,揭示了中醫臨床中藥用量規律。提出了『隨病定君,隨症施量』臨床中藥用量策略以及量變致新、量變致反、症量相應等量效變化規律,構建了方藥劑量理論框架,從劑量角度爲提高疑難危重症臨床療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
筆者團隊通過文獻薈萃、問卷調查、專家諮詢及臨床研究,從疾病、處方、藥物和患者等多角度綜合考慮,提出方藥臨床用量策略;並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方藥量效研究分會專家組通過【美洲中國醫學雜誌】共同推薦:①預防用藥、慢病調理時,經方1兩可折合1~3克應用;②治療一般疾病時,經方1兩可折合3~6克應用;③治療急危重症,經方1兩可折合6~9克應用。
總之,歷史的拐點是最大的機遇,中醫學的復興已經初見曙光,但這個機遇,轉瞬即逝。【道德經】曰:『大制不割。』中醫需要的正是自我改變的勇氣和決心,我們要牢牢地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使中醫重新回到世界醫學舞台,能與多學科最新成果對話的舞台,插上科學與技術的翅膀。敞開胸懷,迎接新時代的八面來風;打開疆界,汲取現代醫學最新成果。在繼承優秀傳統醫學基礎上,構建新的醫學體系,中西醫走向大同,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仝小林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