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即位之後,依然延續了與民修養生息的國策,因此歷史上將其與其父合稱為『文景之治』。 漢景帝也發現了父親漢文帝政策上的一些瑕疵,並予以改正。 就拿漢文帝廢除肉刑來說吧,本來漢文帝的意思是減輕懲罰,給罪犯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是經常有犯人被打三百板子、五百板子的時候,被活活的打死。 本來罪不至死,原來被割掉鼻子,或者砍去一隻腳,好歹還活着,現在可好,直接打死了,所以善政變成了更嚴厲的懲罰。 漢景帝經過調查,先後兩次將打板子的數量減少,並規定只准打屁股,這樣就很少有罪犯被打死的情況發生了。 漢景帝為了將天下治理好,也是在不斷的提拔有用的人才。他發現晁錯有大才,於是提拔晁錯為內史,並經常與晁錯單獨談論國政,對晁錯幾乎是言聽計從,倚為心腹。後來又將晁錯提升為御史大夫。 晁錯對漢景帝當然也是忠心耿耿,盡心盡責的為漢景帝謀劃治國方針。 在晁錯的眼裏,現在對大漢朝廷最大的威脅,就是那些劉氏諸侯王,他們已經不怎麼受朝廷約束了,如果不早想辦法,早晚必成國家大患。因此,晁錯正式向漢景帝上【削藩策】,強烈建議削藩,就是廢除諸侯王的特權,加強中央集權。 這裏的諸侯王,主要是當年劉邦在剷除異姓王之前、之後,分封的劉氏諸侯王。到這個時候,也已經經歷了兩三代。這些諸侯國,疆域廣闊,戶口眾多,有些諸侯國更是擁有着強大的軍力,而且,這些軍隊只聽從自己這個諸侯國國君的調遣,基本不接受皇帝的命令。各諸侯王在自己封國內大權獨攬,擁兵自重。他們自己收稅,鑄造錢幣。除了表面上承認皇帝的最高權威之外,基本處於獨立的狀態。 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這些諸侯王都是劉邦的親人,對劉邦也算得上忠心,對漢朝剛建國時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維護作用。 但是,到漢文帝時期,隨着血緣關係的漸漸疏遠,再加上劉恆屬於庶子即位,不那麼令那些諸侯王信服,這些諸侯王已經開始變成了不安定因素。漢文帝期間,就曾經發生過數次諸侯王叛亂的事情。好在都被漢文帝及時撲滅,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漢文帝也已經意識到諸侯王的問題,但是限於當時的情況,沒有下狠手削藩,而是採用賈誼【治安策】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少其力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的建議,用比較和緩的方式,慢慢削減諸侯王的實力,就是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將一些大的諸侯國分成兩、三個,甚至多個小諸侯國,將原來那個諸侯王的兒子都封成王,將原來的封地分成多份,這樣每個諸侯國的勢力就衰弱了,也就無法和皇帝的權威相抗衡了。 但是這種做法,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皇權和王權的矛盾,只是將這個矛盾的爆發推後而已。 晁錯一直就是堅決的削藩派,力主削藩。現在見漢景帝如此信任自己,就明確的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議。 當然,這裏的削藩不是將這些諸侯王徹底廢除,或者殺掉,而是將他們的封地大規模削減,廢除他們的部分特權而已。但是,即使如此,那些諸侯王也必然不會善罷甘休。畢竟,這可是動了他們的核心利益啊。 漢景帝也有這方面的顧慮,和晁錯商議:『能順利削去他們的封地,對國家來說,當然是件大好事,但是萬一逼得他們造反怎麼辦?』 晁錯卻認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jí),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晁錯的意思是,這些諸侯王,早晚會造反,你削藩會反,不削藩也會反,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現在削藩,可能會逼得他們立刻造反,但是因為他們行事倉促,即使造反,危害也應該不會太大,如果聽之任之,等到他們羽翼豐滿、時機成熟的時候,主動造反,危害可就更大了。 如此大事,倉促間,漢景帝也拿不定主意,於是找來大臣商議。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其中,竇嬰堅決反對立即削藩。 這個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也就是竇太后的娘家侄子,所以論起來,和漢景帝是姑舅的表兄弟,典型的皇親國戚,本身也有頗為不凡的見識和本領。 本來漢景帝就處於猶豫狀態,現在見有人反對,也就暫時將這件事擱置下來。 這裏的晁錯和竇嬰,屬於政治見解不同,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的強大,說不上誰忠誰奸、誰對誰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