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82|回覆: 3

[詩詞賞析]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_每日詩詞

[複製鏈接]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0-18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重別夢得.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全詩賞析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重別夢得
唐.柳宗元
二十年來萬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
晚歲當為鄰舍翁。

重別夢得.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全詩賞析詩詞賞析

這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在衡陽與劉禹錫分別時贈給劉禹錫三首詩中的一首。

此詩先概括柳、劉二人共同經歷的宦海浮沉和人世滄桑,再抒寫轉瞬又離別的悲傷,然後強忍悲痛,掩藏對前途的不祥預感,以安慰的口氣與朋友相約。

全詩融過去、現時和將來於一體,以直抒離情構成真摯感人的意境,寓複雜的情緒和深沉的感慨於樸實無華的藝術形式之中,語淡情濃,耐人尋味。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遊客  發表於 2018-10-20 07:59
二十年來萬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
晚歲當為鄰舍翁。

放現在,就是保晚節地退休咯,哈哈
遊客  發表於 2018-10-20 08:19
皇恩若許歸田去,
晚歲當為鄰舍翁。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4-14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重別夢得】詩學發微:柳宗元謫宦情志的文本闡釋

柳河東此詩作於元和十年再貶之際,實為唐代貶謫文學之典範。四句二十八言,熔鑄半生宦海沉浮,其藝術造詣可自三個維度剖判:

一、時空結構的詩性壓縮
"二十年來萬事同"以史家筆法統攝永貞革新(805年)至元和十年之共同遭際。劉柳二人自進士及第、同入王叔文集團,至同貶遠州司馬(永州、朗州),復同詔返京,再同出為遠州刺史(柳州、連州),其命運軌跡高度疊合。詩人以"同"字為詩眼,既見政治同盟之堅,更顯命運共同體之悲。衡陽歧路這一地理節點,遂成為中唐士人集體創傷的時空坐標。

二、歸田話語的雙重隱喻
"皇恩若許"四字蘊藉極深。表面是程式化感恩辭令,實則暗含對皇權反覆無常的諷喻。元和元年曾有赦令卻未及八司馬,此次返京月余即再貶,所謂"恩許"已成反諷。歸田之願在陶潛傳統中本屬高潔,此處卻淪為政治奢侈品,折射中唐士人在專制皇權下的生存困境。末句"鄰舍翁"之約,以民間倫理消解政治暴力,實為精神自救之策。

三、平淡語象下的張力結構
全詩採用白描手法,卻暗藏驚心動魄的情感邏輯:前聯"萬事同"與"忽西東"形成強烈反差,後聯虛擬語氣(若許)與確定口吻(當為)構成矛盾統一。這種"外淡內烈"的審美特質,正是柳詩"發纖穠於簡古"(蘇軾語)的典型體現。結句鄰翁之想,看似恬淡,實蘊含對政治迫害的沉默抗議,較之鮑照【擬行路難】、李白【行路難】更為沉鬱。

此詩在文學史上具有範式意義:它將個人離情升華為一代士人的精神史詩,其歸田敘事既延續了陶謝傳統,又開創了貶謫文學新境。後世蘇軾"人生如逆旅"之嘆,黃庭堅"桃李春風一杯酒"之詠,皆可溯源於此。詩中所彰顯的士人風骨與語言藝術,實為中華詩教"溫柔敦厚而不愚"的完美詮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